再谈中国模式:争议与价值分化

2010-03-15
  笔者在上期本刊撰文指出,以「中国模式」为代表的盛世话语之传播强度变化,可视为中国政治气候变化的观测指标。通过百度检索二零零九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传媒上「中国模式」的逐月传播强度变化,可见该词在建国六十年庆典前后达到高峰,其后热度回落,但仍较高 (见图)。围绕「中国模式」,出现了一批观点相左的文章。其立场大致可分为「宣扬派」、「质疑派」和「慎言派」。

「中国模式」的要穴是「国」
  「中国模式」最有力的宣扬者,是一些标榜「中国学派」、持国家主义立场的学者。他们认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宣告了西方体制的破产和中国道路的成功。他们认同所谓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认同中共的一党体制,认同政府将稳定置于首位,其中有人高度肯定国有企业的作用,认为国企是中共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国企崛起显示了「中国模式」的独特优势。(人民网:http://ccnews.people.com.cn/GB/10971543.html)

  二零一零年第四期《财经》杂志刊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的文章《「中国模式」有多独特》。作者在文中请读者「先来观察这么一个国家」—「它具有下列特征:政府储蓄率在六年之内增加了一倍;基尼系数(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是 0.45;工资增长落后于 GDP 增长;一百家最大企业75%的资产是国资;政治上没有竞争;对外资非常开放;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十年内农业就业减少了三分之一。」

  这是中国吗?「如果你认为这是在讲中国,你没有全错。」对「中国模式」持异议的黄先生引述资料说,中国政府储蓄在一九九二年占 GDP 的百分之四点四,二零零七年该比例提升至百分之八点一,增长近一倍;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均世人皆知,基尼系数很高。但他紧接着告诉读者,他说的那个国家,其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西。当年的巴西和如今的中国颇为相似,用强大的行政手段,征收土地,投资基建,发展国企,创造了「奇迹年代」,一些评论家认为巴西可以成为挑战美国的西半球巨人。但巴西模式给经济和社会留下无穷后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度通胀,不断爆发金融危机,GDP 的高速增长变为零增长,政治动荡,犯罪率居高。

  国家与国民关系,是争议焦点。质疑派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以牺牲国民利益为代价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权贵资本主义模式。中国二零一零年的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七,高于 GDP 增长三个百分点。二零一零年第四期《财经》杂志的社评《审慎看待「中国模式」》问:「在大幅度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何以不减反增呢?」社评说:「这意味着,尽管做大了蛋糕,但政府拿走了更多,民间获得的份额相应减少。有关新一轮『国进民退』的议论也表明了各级政府在与个人和市场竞争利益。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投资不仅边际收益递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民间资本,使得无处可去的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股市和楼市,推高了资产泡沫的风险。」

「中国模式」恐成改革对象
  建国六十年庆典前后,中国官方热衷宣扬「中国模式」。但到年末,慎言派的言论渐多。慎言派坚守邓小平「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训诫,反对为日益滋长的浮躁情绪推波助澜。还有人认为,鼓吹「中国模式」是美国「捧杀中国」的阴谋,是要让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例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

  在中国媒体中,《学习时报》值得关注。有学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原本应是思想解放前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了保守力量的堡垒,而中央党校却成了党内改革的大本营;其标志,就是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这份报纸,旗帜鲜明主张政治体制改革,多次转引《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敢言媒体的言论。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七日,该报发表了一组对「中国模式」存疑的文章,作者中有党内高官。

  全国政协外事委主任、原国新办主任赵启正在《中国无意输出「模式」》中写道:「『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含义,但是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这个模式或案例处于现在进行时,它还在发展中。」在《中国改革》杂志二零一零年第一、二号合刊中,赵启正再次撰文,明确提出,他更倾向于以「中国案例」的说法代替「中国模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前副校长李君如的《慎提「中国模式」》一文称,「邓小平曾经希望我们到二零二零年,中国各方面体制能够定型。但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在继续探索。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在旧体制还没有完全变革、新体制还没有完善定型的情况下,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模式」,以后就有可能把这个「模式」视为改革的对象。

核心问题是要不要政治改革
  曾写过《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的学者俞可平,亦接受媒体访问,谈论「中国模式」。(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679036.html) 因为他声称「我对中国模式充满期待」,被网友认为「向左转」。然而细读访谈录,发现他和那些将「中国模式」看作建国六十年的来成功经验、贴上马列主义、社会主义标签的宣扬派不同,他的论述带着党内改革派的色彩。俞可平坦言「中国模式还在形成之中,远未定型;中国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训。」他在解释「中国模式」的要素时说,中国在经济上「既不推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也不实行全面私有化」,政治上「不是简单的一党政治」,在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多元思潮并存。他特别将「公民社会已经产生,并且正在对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也作为「中国模式」的要素之一。他认为「中国模式」推行增量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渐进改革为主要的发展策略,同时进行必要的突破性改革。

  所谓的突破性改革,当然是政治体制改革。围绕「中国模式」的这场争议,核心是要不要政改。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明显滞后,这是国内外公认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反过来盲目歌颂所谓「中国模式」,这是很危险的。一个愿意改革的党,偏偏有人跟它说,你已经成功了,世界都在向你学习了。今后的路会很困难,有很多反复。「这是改革和反改革、现代和前现代博弈过程的组成部分,胜负未分,危机仍在,人们应该认真关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8569 )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警队与社交媒体

黄子健、马伟杰
2017-05-08

未有科技局前的日子

莫乃光
2012-11-13

香港网游产业的数点建议

冯应谦
20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