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式店对媒体带来的新方向

2010-07-15
  二零零七年苹果电脑发表的 iPhone,转瞬间已经过几代的演变,技术方面亦越趋成熟。在 此机出现之前,其实手机已经能够上网,不过其时手机上网却不是十分流行。追查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手机内的浏览器比较阳春,不可以正常显示大部份网页,使用上亦不是很方便;
  二.上网费用仍然是比较贵;
  三.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比较难找,除非是电脑发烧友,其他人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一个软件也没有安装过。

智能手机 iPhone 的出现
  直至 iPhone 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形势。从硬件角度来看,它是第一个把桌面级数的浏览器放进手机上,加上特大的画面,和较强的图像处理,上网的体验即时良好了很多。与此同时,电讯商亦愿意把资料传送的价格大幅降低;现在大传送量或无限量的数据通讯计划 (Data Plan) 已经到达一个较合理的价格。流动上网的普及,对媒体来说是一个新平台,现在大家在港铁车厢内,也会经常碰到使用智能手机的人。

  iPhone OS 平台最成功的一环是它的 App Store。比起以前 Windows Mobile 或 Palm 年代,如果用家需要一些软件,那么用家必须到互联网搜寻,然后再自行将软件上载到手机。对于惯用电脑的人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一般的用家便有些难度了。至于 App Store,就好像是 iPhone 上的 Google 一样,用家只需要打上关键字,便可以找到想要的软件;又或可以看看有什么流行的软件,这使得iPhone 开发的App Store 的下载率十分之高,亦做成之后所有智能手机亦逐一建立自己的 App Store。不过 App Store 的优势不只于此,因为 App Store 是从原本售卖音乐的 iTunes Store 演变出来,收费系统已经十分成熟,而用家亦都十分习惯这种有如购买音乐的销售模式,所以不只是免费软件,就连需收费的软件,亦都获得十分理想的销售成绩。


  App Store 收费模式的成功,对新媒体带来正面的影响。当旧媒体从报纸杂志转到互联网时,遇到最大问题便是收费。如果把一本小说或杂志做成 apps 放上 App Store 发售,过程便变得很简单,发行者需要付出的只是制造 apps 的成本,和给 App Store 销售额的 30% 手续费。

  制造 app 的成本很视乎要做的app的质素和功能;当然,多花一点开发费用,加一点多媒体功能到 app 上,便可拥有多一些卖点。之前 App Store 有一个名为《说法国酒》 (http://itunes.apple.com/app/id355897828?mt=8) 的 app,当中除了加入一些搜寻功能外,还加了各类酒名称的真人发声法文正确读音,这正正就是一个很好的多媒体应用例子。其实可以给 apps 增值的方法还有:加入影片、图片集;根据用家坐标的 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 提供用家所在地区的内容; 又或者实时利用「推送服务」(push notification) 提供一些即时资讯给用家。

互联网化身 app
  网站内容转做 app 现在也很普遍,很多本地大型媒体也已经有自己的 iPhone app 了。他们本身也有网站,很多内容其实也可以用浏览器读取,但为什么还要做 app 呢?一是因为大部份智能手机用家比较爱用apps多于用浏览器上网;二是之前说的 App Store 效应。一个成功的 app 可以达至宣传效果,如果做一个流动版网页反而比较难接触到用家。关于一个 app 是好是坏,个人认为,最重要是要提供多一点网页所不能满足的功能,如本地资料库。另外建议设计者要考虑「离线」(offline) 的模式,虽然现在是互联网时代,iPhone上网也十分快,但因为 iPod Touch 只可以经Wifi 无线上网,所以离线模式对这群用家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家还需要明白,iPod Touch 的销售量到现在仍远比 iPhone 多,所以我觉得一个兼具「在线」(online) 和「离线」(offline) 也可以使用的app,是十分重要的。

  相对于手机型的 iPhone 或 iPod Touch,新出品的 iPad 对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将会更大。iPad 第一个卖点,是他的电子书 (iBook) 和他的 iBook Store。iBook Store综合了 App Store 的成功,除了连锁大型书商可以在 iBook Store 上售卖书籍外,普通作者只要有作品的国际标准书号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SBN),和一个epub格式 (一种电子图书标准) 的文件原稿,便可以出版了。

出版商利用互动平台百花齐放
  苹果公司还提供了一些iBook Store的代理 (aggregator) 给这些小作家,以解决收费的繁复程序。虽然现时 iPad 在香港还未正式发售,iBook Store 的成败仍然未定,但可以肯定,iBook Store 已为出版商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机遇。值得一提的是,iBook 现在虽然只可以在 iPad 上执行,但已经更新的 iPhone OS 4.0 中,iPhone 和 iPod Touch 也可以应用iBook,到时其潜在市场势将非常大。 除了 iBook 以外,iPad 上的apps 更加是百花齐放。例如美国广播公司的 ABC player (http://itunes.apple.com/us/app/abc-player/id364191819?mt=8),可以经iPad 观看该电视台的节目重温;其介面及易用性比其网页更加优秀。另外一大堆新闻网站 apps 如USA Today, BBC News, Financial Times 虽然也是网上移植版,但因为他们也特别为 iPad 版设计了很美观的介面,加上该产品本身的 touch screen 功能,整体上带给用家的使用感觉亦是比网页版要好。 收费软件方便,外国的出版商也正在试着利用 App Store 的收费模式提供收费内容。最近梅铎的新闻集团 (News Corp.) 便尝试推出收费版的 iPad 报纸 app,名为《The Times of London》,每月收费16.99美元,(http://itunes.apple.com/app/the-times-of-london/id374015721?mt=8),结果便卖了五千份。另外他们也推出了免费下载的 free app《Wall Street Journal》(http://itunes.apple.com/app/the-wall-street-journal/id364387007?mt=8) ,而以网页的订阅模式收费,每星期收费 3.99 美元,两个月来也有一万个订阅。《Time Magazine》(http://itunes.apple.com/app/time-magazine/id369021520?mt=8) 和《Marvel Comics》(http://itunes.apple.com/app/marvel-comics/id350027738?mt=8) 则以 free app 加 in-app purchase (则在一个app里面付钱买一些额外功能或内容) 的方式,售卖每一期的杂志底漫画。由此可见,出版商仍然于 App Store 上寻找最为市场受落的内容销售的方法。

  以上各种报纸、杂志都仍然是将实体杂志直接转到 iPad上 ,但《WIRED Magazine》(http://itunes.apple.com/app/wired-magazine/id373903654?mt=8) 已经尝试在杂志上加入大量多媒体内容,包括影片、图片集和大量互动功能,使人觉得它就一如《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报纸,推出后亦都大受欢迎,立即成为美国paid apps首位,这可能就是未来多媒体杂志的发展方向。

  除了杂志外,iPad 上的读物apps 更是精彩,如《Toy Story》 (http://itunes.apple.com/app/toy-story-read-along/id364376920?mt=8) 就加入了朗读功能及填色游戏等;而《Alice In Wonderland》(http://itunes.apple.com/app/alice-for-the-ipad/id354537426?mt=8) 则可以用 iPad 上的加速度感应器 (accelerometer) 制造一些有趣效果。 App Store 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平台,如何做一个好 app,根本没有一定的准则,接下来便是媒体自己发掘和利用这些新媒体接触更多的用户了!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