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地民生新闻的生存观察

2011-06-14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有一群被称作「G长粉」的特殊群体,他们是《新闻日日睇》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7点以后,以观众报名所担任的G4记者就会对广州市内趣闻、饮食娱乐好去处进行报道,采访广州老街坊的生活模式,每周会根据当日节目的收视率来评定当周冠军并发放奖金。而栏目专业的G4记者,报道广州市内市民百姓的大大小小民生问题、城中热点话题,其中不少涉及政府管理问题。

独特的民生新闻样态
  这是广州本地新闻的特殊样态。广州是珠三角地区媒体较发达的城市,批准落地的三个本地电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中,基本都开办了民生新闻节目。而除了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今日一线》和《马后炮》使用普通话播出之外,其余的民生新闻节目均使用广州方言,它们包括广东电视珠江频道的《今日关注》、广州电视综合频道的《今日报道》、《时事查笃撑》和广州电视新闻频道的《新闻日日睇》。

  随机抽取广州本地各档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状况,可以发现《新闻日日睇》在收视率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图1)

  《新闻日日睇》是「点评」型民生新闻的代表。节目开播于2004年2月,同年10月,节目在原读报内容的基础上增设近半小时的电视新闻杂志,内容以报道广州民生为主。此后,节目不断拓展民生题材的范围,在保持原有的解读评说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出新的民生内容,节目时间也不断延长。此外,通过网络论坛等形式,许多观众成了新闻的提供者、评论者和报道者,节目因此增加了街头现场采访和手机短信评论。与此同时,主持人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将新闻事件转化为聊天的话题,以平等的视觉、平民的语言,通过对新闻的评价和分析,与观众一起解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事小事。节目以头条、冲突、交流、正义、灾难、趣闻等作个分类,并适时插播一些配有新闻照片的流行音乐MTV。这种本土化的新闻内容及服务方式,以其「粤味」十足的平民化视角讲述一个城市发生的故事。

  在香港访问期间,我一直在香港的电视格局中寻找类似的样态。这两座相隔大约160公里的城市人口大致相等,使用同样的方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其他文化背景也十分相似。但是在香港的媒介环境中,或是以无綫翡翠台《六点半新闻》为代表的集合式新闻资讯节目,或是以《新闻透视》/《星期二档案》为代表的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新闻和新闻评论严格区分,主持和主播严格区分,记者是新闻传播的主导。多年前,和《新闻日日睇》较为类似的《今日睇真D》,亦是以市民视角评点社会热点和人间百态,但在组织机构上属节目制作部,而不是归属新闻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电视台对这一类问题的基本判断。

  那么,为什么广州的媒介环境有会诞生出独特的民生新闻样态?什么样的民生新闻适合在广州生存?

特定的播出时间安排
  根据广州人(注2)的收视习惯,香港电视连续剧在生活中依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香港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时间一般集中在晚上20:30-22:30这个时段。根据电视剧的连续性和悬念性的特点,一般而言,观众一旦开始看某部电视剧,就有一直追下去的欲望,不会为了看新闻而放弃连续剧。因为,就算不看这个时段的新闻,依然可以在其他时段找到内容大致相同的一档节目。况且,现在的资讯如此发达,即使不看电视新闻,也还可从网络、报纸、手机等途径掌握最新的时事资讯,尤其是对于中青年人而言。广州本地观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吸引中青年人收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该节目能够安排在他们的闲暇时间,或者说在「合家欢」时段和家人一起看。

  所以,民生新闻如果想争取更多的观众,可以考虑避开香港电视连续剧的黄金时段。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广州电视新闻》历年来都是广州地区同类节目的收视冠军,平均收视达到20%(注3)以上,所以,18:30-19:00也不宜安排民生新闻。到了19:00,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隆重登场,各省的电视台卫星频道必需转播。不过,在广州地区,真正收看《新闻联播》的观众并不多,民生新闻节目从19:00开始安排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然而,一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安排,需要经过更全面的考虑,不能单凭「避开竞争」这个理由决定。《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节目,这个频道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可以作为主打节目,放在最有利的时段,而不用像《今日报道》和《今日关注》这两档在主频道播出节目那样,先将时间让位于该频道首推的电视连续剧。当然,《今日报道》和《今日关注》的时间安排也具有合理性,因为广州电视台和珠江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都安排在18:30-19:00,民生新闻节目不可能紧贴着晚间新闻播出,先放电视剧可以起到一种缓冲作用,同时,也不用与《新闻日日睇》展开正面冲突,避免造成恶性竞争。而像《时事茶笃撑》这种节目时间不长的节目,赶在《广州电视新闻》之前抢先登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针对广州地区而言,新闻的最佳播出时间为19:00-20:30,但这个时间并不绝对,应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衡量。

时政与民生相结合
  读报环节是《新闻日日睇》的重头戏,由栏目组选取当天广州本地各大报纸的重要新闻,由主持人口述该报道的主要内容,并作出必要的点评。《新闻日日睇》的读报环节,注重时政和民生相结合。广大市民,不仅仅关心柴米油盐这些琐事,对于政府的最新政策、法规,也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此类节目的优势是擅长将政策法规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站在广大街坊的立场进行评析,对于不平事,主持人敢于站出来声讨;对于不幸者,主持人果断地伸出援手;对于人间温情,主持人毫不吝啬地传颂。老百姓觉得有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道出了他们的难处,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和这个节目的主持人。

  其实,自从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几家电视台在广州落地之后,广州人已经养成了观看粤语电视节目的习惯。广州地区的电视台的大部分频道,都是使用粤语,只不过,那是一种书面语式的粤语,都是由一些正襟危坐的主持人对着稿件念出来的,总会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隔阂。距离感的消除,使得民生新闻类节目较高的稳定而牢固的收视群体。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个版块的选题以新闻价值和评论价值为依据,并不局限于地方新闻,也包括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主持人的评论从语言到观点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且力求全面公正,在这个接近5分钟的版块中,观众可以比较全方位地了解国内外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的始末,并了解到不同街坊和资深新闻人对此事的看法,邀请广大网民参与讨论。这个版块具有报纸的「社论」性质,同时它拓展着公共话语空间。

  民生新闻如果单纯报道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这是所谓的「小民生」,「小民生」是必要的。但电视民生新闻生存空间和话语空间密切相关。民生新闻要走得更远,必须实现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过渡。所谓的大民生,就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注4),并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对这些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今日关注》、《今日报道》、《时事查笃撑》和《新闻日日睇》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

新闻层次的延伸可能
  在传统的新闻定义中,新闻的三个层次,提供信息、提供参与(Carey, 1987)、提供协商(Nip, 2006)。三个不同的指向也导致了新闻的不同样态和记者角色的差异。提供信息的指向,以客观为目标,这个是通常对新闻信息的要求,产生了专业主义定义的新闻记者。提供参与的指向,必然在一定程度呈现某种偏见,记者和市民是一个整体。提供协商的指向,会要求受众加入到对话的过程,记者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时政与民生的结合,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过渡,甚或新闻和舆论之间的争论,其实只是一种表象。

  广州处在珠三角地区的核心位置。由于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点和价值观图腾。如果说,随着阶层分化重组,利益意识的自觉,必然导致人们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愿望的增强,广州一贯较为宽松的政治传统,较为强势的市场作用,就使得广州市民的这一愿望较之其他地方更为强烈和表现得更为日常。可以说,经济力量引起的社会生态的变化和文化传统的共同作用成为一直以来被遮蔽的公共意见开始浮现的根本原因。

  因而,在广州本地的民生新闻,偏向展现的从来就不是一幅长久以来由官方话语主导的、以群体方式竞争斗争的政治画面,而是赋予多元的文化涵义,彰显人们的共同信仰和共同道德,特别是使生活于其中的个人能够产生重返「家园」的亲切之感。除了上文提及的《新闻日日睇》,《时事茶笃撑》亦是将节目回归到一个一个虚拟的「TV茶吧」,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物,他们就像是茶吧中喝茶聊天的客人,对同一热点话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嬉笑怒駡,反映不同阶层的声音。

  可见,广州本地民生新闻的样态,某种程度上应该归结为参与形态的新闻与协商形态的新闻。它们往往通过关注一个社区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通过搭建公共平台,协调公共生活,扩大整个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唤醒公民意识,拓宽报道视野,实现从「社会守望者」到「社会对话组织者」、从「意见表达者」到「意见平衡者」的双重角色转变。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层次提供客观的信息是首要的,因为它是使人们信赖媒体,愿意参与,展开讨论的开始。

  中国内地现在仍然以「四级办电视」为基本格局。作为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生产一方面需要呈现出良性运作的信息流通所自觉承担的去塞求通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不仅是公开和客观讨论社会议题的园地,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同舟共济,共享艰难式的认知。这为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民生新闻提供了新的可能。


注1: 收视数据来源于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版权局)网站http://www.xwgd.gov.cn/xggd/jsp/comm/index.jsp ,表格根据这些数据制作。

注2: 这里的广州人,尤其是指广州的家庭主妇。

注3: 数据来源,广州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版权局)网站http://www.xwgd.gov.cn/xggd/jsp/comm/index.jsp

注4: 杨兴锋:《既要小民生也要大民生》,南方报网,http://media.nfdaily.cn/cmyj/01/01/content/2009-01/14/content_4841780.htm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