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研讨 – 为建构更成熟民意搭建平台

2011-11-15
 
  明年中,曾荫权作为特首的任期便会完结,近期已有不少论者检视他在任期的政绩。作为公共事务讨论节目制作人,笔者对曾特首上任之初提到会在施政中加强「公众参与」元素这一点特别期待,看看将来有什么「好桥」可作参考。 可惜这数年间不少论者对政府公众谘询手法都是毁多于誉,坊间舆论热烈,在此不赘。

  然而,曾特首任期内出现不少具争议性的公共政策建议,倒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制作题材; 难度在于我们如何在争议声中,发挥公共广播职能,为市民搭建一个理性、包容的讨论平台,从而让社会形成更成熟的民意。

  政改方案也许是曾荫权任内最棘手的政治任务,其后更衍生了五区「变相公投」。

  2009年11月,特区政府发表「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谘询文件」,谘询期三个月至2010年2月。四十八页的谘询文件,不知有多少市民认真看过,但坊间讨论已甚为激烈,并出现不少分歧。致电「烽烟」节目的听众,比较掌握各方事实和论点者不少,但「条件反射」般发表意见的似乎更多。面对这种社会形势,节目制作人的一大疑问是:惯常的「烽烟」讨论形式是否足以应付内容如此复杂,分歧如此严重,影响如此深远的公共议题?

  在此关键时刻,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史丹福大学协商民主研究中心提出的「协商性民意调查」(或称「慎思民调」)概念,我们再从公共媒体角度,演化出「慎思研讨」节目制作模式。

  本文内容主要介绍香港电台及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合办「慎思研讨」的目标,制作流程,节目设计及效果,供读者参考。

协商性民意调查

  根据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网页中的介绍,举行「协商性民意调查」者以公共政策决策机构居多;看来民意调查只是手段,以协商形式强化「公众参与」及凝聚共识才是决策者采用这种方式的最终目的。

  作为公共广播机构,香港电台举办类似活动的工作定位及目的和政府行政机关并不相同。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如下:

  一. 尽量为受众,包括听众及现场参与者提供较全面的资讯及观点;

  二. 让持不同立场的主责官员或意见领袖在较公平的环境下发言及交流;

  三. 透过随机抽样方法,邀请市民出席,从而提高参与者的人口代表性,令讨论内容更有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透过较有组织和系统的制作过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较深入及全面的政策讨论平台。制作流程大致如下:

一. 先敲定议题。为确保市民有兴趣花时间出席研讨会,我们会选择具争议性、对社会有深远影响、正反立场清晰且有足够资料供市民参考的议题。

二. 由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全港随机抽样1000名18岁或以上,操粤语香港市民,回答与议题有关的一、两条简单问题,以得出该议题在全港市民当中的民意倾向。

三. 当中再以香港人口年龄及阶层分布,抽出100名愿意出席节目参与讨论的市民。

四. 香港电台会向愿意出席的市民,在讨论会举行前数天,发放与议题相关的主要参考资料,例如政府谘询文件,事件发展时间表,坊间代表正反双方论点的评论文章等。市民认真看过,但坊间讨论已甚为激烈,并出现不少分歧。致电「烽烟」节目的听众,比较掌握各方事实和论点者不少,但「条件反射」般发表意见的似乎更多。面对这种社会形势,节目制作人的一大疑问是:惯常的「烽烟」讨论形式是否足以应付内容如此复杂,分歧如此严重,影响如此深远的公共议题?

五. 港台会邀请持正、反不同观点的嘉宾出席。目标人物为具代表性意见领袖如政策主责官员、政党要员、大学学者、智库研究员等。

六. 为讨论制定规则,确保发言人士能在公正及理性环境下发表意见。讨论流程包括嘉宾个人发言及互相辩论时间,出席之市民亦有机会向嘉宾提问。过程间主持人会确保正反双方总发言时间相若。

七. 市民在出席节目当日,于开始讨论会前会填写一份有关议题较详尽的问卷,以记录他们在参与讨论前的意向。

八. 大会讨论开始,包括讲者个人发言及互相辩论,亦会接受现场市民质询。

九. 讲者总结发言后,市民会分成小组自行讨论。

十. 不论在全体会议或小组讨论中,均设主持人主持会议,确保不同意见者有机会发言及交流,主持人严守中立原则。

十一. 小组讨论后,市民会再一次填写与进场时相同的问卷。

十二. 在总结部份,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会先公布较早前已完成的全港1000人样本问卷结果,以显示全港市民的民意方向。然后公布100人出席者在参与讨论前及后之取向,并量度其分别。

  由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港台联同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就三个热门公共议题举办过三次慎思研讨,分别为:(一)2010-2-11 政改慎思:市民应否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二)2011-1-9 申亚慎思:市民应否支持香港申办2023年亚运会?(三)2011-9-11 香港慎思:市民应否支持改变填补立法会议席空缺安排?

  有关三次慎思研讨的内容及结果,可参考香港电台网站「公共事务专页」(rthk.hk/special/pau)之慎思系列(http://app3.rthk.hk/special/pau/special.php?cat=5)。

制作目的与观察

  由于现场出席人数往往在一百人以下,在统计学上来说并无代表性;更重要的是,港台制作慎思研讨目的不在于寻找民意方向,亦不是要透过正反双方的讨论去影响市民看法,我们的制作目标是要向受众示范一个较有系统的讨论模式,从而鼓励市民对具争议性的公共议题有多些理解,在深思熟虑后才作出抉择。

  从过往三次慎思研讨,我得到以下观察:

一. 出席市民的特质:明显与平日「烽烟」节目来电听众不同;例如:年轻人比例较「烽烟」听众高,在讨论过程中沉默者占多数,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是透过随机抽样,被动地接受我们邀请出席,而非主动致电电台发言。事实上,一些出席者平日并不收听电台,因此我们不能接触到他们,他们的民意也不一定能透过传媒反映出来。

二. 出席市民对议题的认识:不少出席者皆承认,在接受邀请出席时,并没有接触过政府的谘询文件,他们都是透过我们寄出的基本资料,包括政府谘询文件和各界评论文章才对议题有较深了解。

三. 正反双方讲者的表现:我们邀请讲者出席时,会详细介绍慎思研讨的理念及讨论规则,让嘉宾有足够时间准备,并明白主办单位期望进行理性讨论。 观乎过往三次经验,嘉宾的准备非常充份,虽然时有论点上针锋相对,但仍能维持理性氛围,让出席者及听众有空间吸收和思考。

四. 大会与小组讨论中出席市民的表现:虽则是同一批人士,市民在全体大会与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可以截然不同。不少市民在全体大会中都会听从主持要求,用心聆听,在答问环节中,亦只有一部份人踊跃发问,余下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但到了分组讨论,市民大部份都踊跃发言,有些甚至成为小组的意见领袖。

  也许民意在坊间酝酿的过程和我们在慎思研讨的经历有着雷同之处:市民先从政府及传媒获得资讯,再听取坊间意见领袖的观点,但最有影响力的可能还是自己群体内的人。

五. 讨论前后的民意变化;三次慎思研讨出席者在讨论前后民意变化如下:

政改慎思:市民应否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

  慎思辩论前,约有50%参加者表示市民应该支持政府政改方案,表示不应该的占25%。辩论会后,两项数据的比率分别为39%及42%。意见属「一半半」的人由25%下降至20%。

申亚慎思:市民应否支持香港申办2023年亚运会?

  慎思辩论前,从社会整体考虑,38%出席者认为香港应申办2023年亚运会,表示不应该的占49%。辩论会后,表示应该和不应该的分别为42%和53%。意见属「一半半」的人由13%下降至5%。

香港慎思:市民应否支持改变填补立法会议席空缺安排?

  慎思辩论前,表示支持修改法例的占49%,而赞成维持现状的占48%。辩论会后,表示支持修改法例和维持现状的分别为43%及55%。「意见属」、「没所谓」的人由2%下降至1%。

  从数字显示,三次慎思研讨都显示出经过讨论后:出席者的正反趋向皆发生变化;在讨论后「一半半」、「没所谓」人数皆下降;三次的结果都是在讨论后倾向反对议题者较多。

  作为制作人,我们未能科学地解释为何三次讨论后反对政府建议者都有所增加,但对于首两点变化,我们认为是可喜的,证明了慎思讨论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且令到本来未能确定己见的人得出一个结论,相信这类形式的讨论有助推动社会理性讨论问题,我们亦会继续在适题适时的情况下推出慎思研讨节目,履行公共广播推动多元意见的角色。

  至于政府作为决策者,假若想在施政中加强「公众参与」元素,也不妨举办一个规模更大、有更多主责官员出席作讲者的慎思研讨,相信必定比单单一个传媒制作代表性更大,社会效益更高。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