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因何崛起?

2012-05-14
  长期以来,中国内地电视节目的竞争格局以电视剧、综艺娱乐、新闻三足鼎立,其中又以电视剧和综艺娱乐节目为主体的,而以纪录片为代表的纪实类栏目处于默默无闻的边缘状态可谓久矣。不过,在综艺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热潮的背后,纪实类栏目始终如涓涓细流不绝如缕,2000年代江西电视台《传奇故事》、辽宁电视台《王刚讲故事》、江苏电视台《人间》等一类带有浓郁故事色彩的纪实类栏目就因激发起观众对富有戏剧性的情感生活的极大好奇心而广受关注。进入2010年代随着综艺娱乐的喧嚣渐趋平静,电视纪实类栏目更焕发勃勃生机,以档案文献为主要敍事元素的纪实栏目日益引发观众具有一定历史维度的现实思考,以历史题材为主体内容的电视纪实栏目开始渐趋规模化。

  这类栏目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卫视「立足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国档案机构解密的档案资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以现代视角解读历史,用独特方式提供真相」的文献档案类栏目《档案》;北京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用独特的方式探访北京人文古迹、巷陌民风,用独特的视角反映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的电视栏目《这里是北京》;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立足今天、重议旧事,向纵深挖掘和发现有意义话题,为今人和后代提供成长借鉴」的《档案》栏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讲述巍巍中华灿烂文明」的《国宝档案》栏目;重庆卫视「尊重史实,收集挖掘历史材料,还原历史真实故事,探求文化源流」的《记忆》栏目;也包括凤凰卫视「关注大时代、大历史、大题材,以史为鉴,了解过去,带给观众深刻反省和思考」的《凤凰大视野》栏目等等,这类栏目的共性特点是收视表现稳定、具有较高的观众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历史题材引起观众兴趣
  对于内地电视机构而言,以电视剧、综艺节目为主体的竞争格局正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观众收视兴趣的变化逐渐向新闻、纪实类节目拓展,从2010年起内地各级电视机构在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对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倾向进行微妙调整,尤其是2011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媒体简称为「限娱令」)出台,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均为电视纪实栏目的崛起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外部环境。电视机构的竞争逐步转向高收视基础上高美誉度的竞争,更注重节目高影响力与良好观众口碑并重,内地纪实类电视节目制播因此进入新的快速成长时期。从当前电视节目的情况看,一些具备一定新闻性的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是电视机构最恰当的选择,这固然有历史题材具备神秘感和揭秘性、容易引起观众兴趣等原因,然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诸多诱因。

  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成员在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记忆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和时代的共性意识,历史最根本的意义体现在实现民族身份认同和自我命运关怀。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的社会大众对历史有着尤为深厚而久远的传统,而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历史则有更为迫切的文化需求。面对今日中国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观众往往需要借助历史的「自然映射」功能来解除困惑、寻找方向,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媒介发展和信息公开步伐加快,诸多历史话题得以解禁,更多历史盲点逐步揭秘,越来越多的珍贵历史文献档案面向全社会公开。此外,现代传播科技特别是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合力作用,使得现代社会文化日益由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内地以电视纪实节目为主要载体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热潮的兴起。

强化历史纪录片的传媒效果
  观众关注历史题材纪录片,关键在于历史题材纪录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归根结底,在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过去,历史是活着的现在,所有的历史表述都是现实需要的一种体现。观众欣赏历史题材纪录片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一种联系,使得人们可以借助于历史的逻辑实现身份认同,进而定位自身的现存状况和未来发展可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积极意义正在于能帮助人们学会阅读社会语境中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通过历史的参照明确现实的定位,通过对历史的思考一定程度上消解现实的困惑。如中央电视台2006年播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大国崛起》,通过对西方大国崛起过程的全面回顾和细致描述,引发观众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的一系列思考—近代中国为何未能崛起?中国在当今世界如何崛起?中国崛起当遵循既有模式还是另辟蹊径?该片所呈现的诸多史实因其引发的思考而与现实紧密结合,从而使这些「已死的过去」重焕新生,作品的价值也因此而凸显。

  以纪录片《大国崛起》为参照,反观当前内地诸多大投入、大制作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虽然其规模往往更为恢宏,在注重多种视听元素综合表现力的同时也都力求以平视、微观、个性化的视角重构历史,但是在总体创作倾向上往往陷入忽略历史人文情怀的现实参照、放弃社会现实价值的历史追寻的认识误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真谛,如中央电视台2005年播出、在当前内地纪录片创作中具有某种范式意义的纪录片《故宫》,片子在追求形式美感和视觉奇观的同时,更多留恋于历史遗迹的死胡同儿而与现实生活绝缘,其开创性价值因此只是局限在纪录片制作技艺拓展的浅层次革新。

  与这些大制作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倾向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是栏目化历史题材纪录片呈现出来的越来越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浓郁的人文情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其新闻性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注重贴近新闻事件和时事热点,注意寻找历史选题和新闻时事热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满足观众现实的信息需求为表达历史创造陈述空间,将历史打造成新闻的第二高地,在编播时机选择上也有意识地紧随国内外时事焦点及社会文化热点,即时抓住观众最强关注的时间点,强化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实现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突破
  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掌故,往往是人们应知、未知、欲知的历史史实、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在本质上即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或者说,只要能发现新的历史意义,历史就是新闻。历史事实新发现、历史氛围新感知和历史价值新解读,通过纪录片栏目具有时效性或时宜性的聚焦,可以唤起观众对仍然影响现实的「过往的历事」的关注,引导观众经由过去与现在、他者与自我的合理联系确立适宜的社会身份认同。通过对历史新闻性的挖掘,历史题材纪录片获得了最丰富的节目内容和最广泛的受众基础,北京电视台《档案》制片人吕军就认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最不担心选题匮乏,《档案》栏目甚至更青睐那些已经被其他栏目多次重复的选题,因为只要换一个角度去发现,历史题材纪录片选题永远都是新的。

  在内地电视竞争的格局当中,由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资源的垄断性和地域覆盖的广泛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导致其他电视机构普遍认为新闻性电视节目增长空间有限,除消息类新闻以外,许多电视机构、尤其是卫星电视频道,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电视新闻领域的整体关注。面对历史题材纪录片栏目以其新闻性而崛起的新潮流,内地电视机构因此或可面临新的发展可能性:将以历史题材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片纳入电视新闻传播整体架构予以重点关注,将电视新闻置于当前以电视剧、综艺娱乐为主体的电视节目竞争格局进行整体布局,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突破。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