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行内人」应该知道得更多,懂得分辨好坏,能帮助我们作出更恰当的决定。那么选择新闻媒体又如何?这似乎不是太复杂的事,大家也有相当经验,而且已习以为常。但毕竟了解一下业内人士如何选看新闻,也是有益有建设性的。比较记者和一般市民的新闻使用习惯,或可从侧面看到香港新闻界的一些特点。
先谈谈本文的资料来源。我和同事陈韬文及李立峯在过去十多年来,每隔五年进行一次香港的记者编辑问卷调查,最近一次于2011年底完成。每次记者调查均包括全港的所有新闻机构,用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每次样本由五百多至九百多人不等,回应率由56%至62%。问卷的问题很多,遍及记者编辑的工作情况、对新闻业务的看法、传媒的社会角色等,还邀请记者顺序列出他们最常看的四个新闻媒体。此外,我得到中大崇基神学院的叶菁华教授帮忙,借出他在2012年5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也用随机抽样,回应率69%),有关香港市民使用新闻习惯的资料,以作比对。
我想了解下列的一些问题:
(一) 记者看哪些媒体的新闻?
(二) 他们的新闻使用习惯和市民的有何异同?
(三) 记者现在的阅报行为和以前有否分别?
(四) 从记者的新闻使用行为中,我们可以有什么启示?
记者的主要新闻来源
先用所得数据回答第一个问题。从表一可见,香港记者最常看的是《苹果日报》(达65%),接下来是无綫电视(47%)和有线电视(44%),《明报》(30%)和香港电台 (24%)分别排在第四及第五位。
我们常说新闻有「议题设定」的功能,媒体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那么谁告诉记者应该注意哪些事情?记者行家之间组成了一个「解释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y),互相引证和肯定大家每天所做的新闻工作。其中有些具领导地位的媒体,更非正式地扮演重要角色,为记者们提供资讯及意见参考,对行家有内部的「议题设定」作用。
报纸方面,较多记者编辑阅读《苹果日报》、《明报》、《东方日报》、《信报》、《经济日报》和《星岛日报》。它们有些是较畅销报纸,有些是具品牌效应的中产报纸。这些报纸受到行家的垂青,原因相信包括销量和品牌两个因素。无綫电视、有线电视、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这四家电子传媒的接触面广,时效性强,对记者了解和跟进事态发展应很有帮助,但电子新闻媒体在意见表达上则不是主要平台。
免费报纸发行量大,由每日廿多万份至九十万份不等,证明得到市民的欢迎。不过市民看免费报时,投入的时间少,专注度较低,免费报的内容没有收费报的详尽,意见表达也没有那么多。在表一中排得最高的免费报《头条日报》只位列14,反映记者看免费报较看收费报为少。免费报的新闻内容精简,有点像电子传媒,但又不及后者快速,所以不是记者的主要消息参考。
市民和记者的异同
第二个问题是市民和记者的新闻使用习惯有否分别。市民较喜欢看免费的电视新闻,所以无綫电视排名第一,亚洲电视也排第四,接下来是要收费的有线电视。他们较多看收费的《苹果日报》和《东方日报》,及免费的《头条日报》,之后是《爽报》和《明报》。其他的中文免费报纸也排得较前。
现时市民阅报纸有三种途径,可以看印刷版、网上版及手机版。《苹果日报》在电子化方面做得较有成绩,其印刷、网上及手机的读者比例分别是44%:23%:33%。相对而言,《东方日报》的比例是81%:9%:10%,《明报》是74%:15%:11%,而《头条日报》是89%:3%:8%。
如表一所示,市民主要看的是本地新闻传媒,首20名的都是香港的媒体。但记者的喜好就较为多样化和国际化,在首20名中外国媒体占了五个。仔细分析记者所看的各样新闻媒体,以机构种类计,报刊占了43%,电台电视有19%,网上媒体达26%;其中本地机构占60%,外地机构有40%。但以提及具体机构的数目计,报刊就有48%,电台电视43%,网上机构只有6%;提及的本地机构数目占了93%,外地的仅得7%。
可见香港记者现时虽以本地新闻来源为重,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但新闻从业员也涉猎不少外地的传媒消息来源。其中报刊仍占主要地位,他们也会关注电台电视,而且对网上的消息也留意(特别是外地的网站)。记者身处资讯爆炸年代,不得不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在记者问卷调查中,他们最多可列出四个常看的新闻媒体,在四个选择中很多都包括自己服务的机构。有关这个「自家常看率」,最高的比例依次是《东方日报》(91%)、有线电视(88%)、《苹果日报》(83%)、《明报》(78%)、无綫电视(65%)。这些机构都是一般记者常看的传媒,而这个「自家常看率」也可能反映了员工对自己服务机构的投入和忠诚度。值得一提的是,有数个机构的记者表示不常看自己公司生产的新闻。
记者阅报习惯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是,记者现时常看的报纸和以前有何不同。因为以前的记者调查只问及报纸而不包括电子传媒,所以我们只能比较报纸的阅读情况。表二列出过去十多年情况的恒常与变化。
不变的是,《苹果日报》和《明报》多年来均是记者最常看的报纸。《东方日报》、《信报》、《经济日报》和《星岛日报》也在历次调查中居于前列。尤其是《苹果日报》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相反一些报纸的「常看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例如自九七回归后,英文报纸的受重视程度下跌。一些大众化报纸的阅读比例,也不比从前。
近年因有多份免费报纸出现,令市场上的报纸数目大增,至今本地出版的日晚报达20份。但记者常关注的报纸仍是那些,而且愈来愈聚焦在少数几份,出现「报纸意见领袖」数目减少的现象。
要多看多比较多元化
最后,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记者新闻使用情况,得出什么经验结论?对于一般市民来说,他们选择新闻媒体时,可以参考记者的「新闻餐单」,毕竟记者是行内人,他们的「专业判断」应有相当份量。当然市民的需要和记者的不同,而且各人自有不同兴趣和品味,不必完全照跟。市民大众的集体选择,又反映了香港社会的整体精神面貌,及社会阶层口味的多元性。
记者因工作需要,必须看不同的传媒。我们在问卷中请他们填写最多四个媒体,92%的回应者都写了四个机构,相信看多过四个的大有人在。这个情况对市民的启示是,不要只看一个新闻媒体。那为何要多看多听不同的新闻渠道?因为我们需要作出比较。记者要广为收集新闻材料,以了解情况及和行家竞争;市民也要了解时事,掌握较全面的观点角度,自行判别真假对错。
除了要多看多比较,大家还要有多元选择,方能成为智慧型的新闻消费者。具体而言,选取的资讯来源应来自不同种类的媒体和反映不同的声音。
例如看一些大众化报纸可了解普罗市民对不同政党及政府的立场看法,看中产报纸能知道专业人士的视角,看财经报章可掌握经济角度及较深入的时事评论,听电台、看电视和留意网上新闻就能迅速知悉时事情况。除了一些本土主流媒体外,有时间更可参看亲中背景的报刊媒体,及浏覧外国新闻机构的报道。
对于新闻业界本身来说,记者及市民的收看习惯也有一些参考价值。首先是收费报纸仍有其角色和优点,问题是它们如何在新科技环境下能够成功转型。大家仍然渴求优质新闻资讯,愿意付费购买报纸,因为它的资讯具深广度和权威性。在未来,印刷版如何配合网上版及手机版,如何促进各种有效的收费模式,怎样和社交媒体结合,收费报、免费报甚至电子媒体之间如何能在同一屋檐下经营、分工和竞争,都是重要课题。近年一些本地及外国传媒,也累积了一些有益经验。
西谚有云:「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意指你吃甚麽就似甚麽。同样道理,「人如其读」(you are what you read),阅读甚麽决定了你的思想水平。新闻和食物一样,大家宜小心选择,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