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手机平台逐渐兴起

2013-01-14



  笔者于2012年10月号的《传媒透视》撰写了<香港记者看哪家的新闻>一文,文中谈及香港记者看哪些媒体的新闻、他们的新闻使用习惯和市民的有何异同、记者现在的阅报行为和以前有否分别。文章刊出后,接获一些传媒朋友的查询,他们希望了解多些详情,特别是有关报纸不同发放平台的现况。我们再看手上的资料数据,发觉可以在这方面作进一步说明,介绍读者使用印刷版、网上版和手机apps版的情况,特别是手机作为发放平台的新兴趋势。

  本文引用的资料来自基督教研究中心委托中大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于2012年5月进行的一项电话民意调查,此调查获世界传道会/那打素基金赞助研究经费。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成功访问了1505位15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回应率为69%。调查问及市民的看报情况,被访者中有1278位(即85%)表示有看报习惯,而看印刷版的有911人(61%),看网上版的有403人(27%),看手机apps版刷有273人(18%)。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被访者通常用甚麽途径看报纸。他们可选一个或多个途径。结果显示,较多人仍是只看印刷版报纸,但也有人透过不同及多个途径看报,具体分布如下:

A. 只看印刷版:54.5%
B. 只看网上版:15.7%
C. 只看手机版:10.0%
D. 看印刷及网上版:8.5%
E. 看印刷及手机版:3.9%
F. 看网上及手机版:3.0%
G. 看印刷、网上及手机版:4.4%

三种平台的阅报习惯
  表一显示香港市民看报的情况,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报纸(收费、免费、网站),及不同的版面平台(印刷、网上、手机)。在三种版面中,各报纸的份额分布情况相近,都是由某些报纸主导,但细看又可发现一些有趣的差别。各报在印刷、网上和手机的读者比例,也值得大家留意。表中各个版面的总和超过100%,因部分市民阅读多于一份报纸。

  印刷版方面,占较大份额的依次是《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头条日报》(各占约三成)。网上版就以Yahoo!一枝独秀(超过六成),《苹果日报》也占颇大比例(三成多)。手机apps版是较新兴的平台,各报投入的资源也不相同。《苹果日报》在这方面最为瞩目(占了六成多),之后包括《东方日报》、《头条日报》、Yahoo!。把三种版面平台合计,《苹果日报》所占的比例最高,之后依次是《东方日报》、《头条日报》、Yahoo!。在中上游的报纸包括《爽报》、《明报》、《am730》、《星岛日报》、《晴报》、《都市日报》。接下来是《经济日报》、《太阳报》、《信报》。

  在印刷、网上和手机的读者比例上,《苹果日报》较为平均,它的印刷版虽仍占最大比例,但已不到五成,而它的手机版比例却有三分一。其余报纸仍以印列版占主导,而手机版有相当比例的包括《南华早报》、《虎报》、《明报》、《东方日报》、《am730》、《信报》、Google、《经济日报》。《南华早报》、《信报》和《经济日报》的网上版本来就要收费,它们开发收费手机版也属顺理成章,其手机读者加上网上读者的比例更达两成多至三成多。

  不同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人士对各种平台有不同偏好。性别方面,男性选择网上版的比例较女性为高,而女性则较多选择印刷版。年龄方面,15至29岁的人选择手机的比例比其他组别为高,30至49岁者则略多选取互联网,50岁或以上的人倾向印刷版。教育方面,中三或以下的人较喜欢印刷版。有专上教育程度者就有更高比例选择手机和网络。高中学历者的喜好,就界乎上述两个群组之间。

衍生八种阅报方式
  将表一的数据加以浓缩整理,可得出表二。此表有两个主轴,横向的是内容发放平台,也可视之为不同科技形式的向度。纵向的是收费模式,主要分为收费和免费(包括网站)两大类,收费报又细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的报纸。

  以发放平台及收费模式作交义分析,从表二可得出八种类型(本应有九种,但入门网站新闻没有印刷版),它们所占的读者比例各异。其中以印刷收费报仍占最大份额,有六成多的阅报者选择这种方式。其次是印刷免费报,占去四成多的比例。排第三及第四的分别是入门网站的免费新闻和收费报的手机版,各占约两成。第五位是收费报的网上版,占了一成七。其余的几种方式只占极低比例。表二中,九种方式的总和是171%,即是说阅报者平均看1.7份报纸。

  可以说,以发行平台来看,印刷版报纸仍是主流(63%),比网上版(23%)和手机版(14%)都要多。收费模式方面,收费报仍占多数(58%),之后是免费报(29%)和网站(13%)。免费报纸的总体发行量虽大,但在读者心目中的阅读率却未见相若的高水平,由此可推断读者对收费报和免费报的阅读习惯及态度都很不同。

手机版是报纸演化新阶段
  近年报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90年代初及以前,印刷收费报是绝对主流,报纸主要靠广告及零售收入。到了约1995年,第二阶段开始,免费的网上版报纸出现,印刷收费报的经营者用小量资源开辟了网上平台,但也有个别报纸决定要向其网上读者收费,开展了两个平台、两种收费模式的局面。

  第三阶段是在2002年,第一份香港的免费报纸《都市日报》创刊,它靠地铁网络派送,很快就受到市民欢迎,而且有利可图。其后多份免费报加入战团,它们有些是独立经营,有些是收费报业集团的附属新刊物。于是看报的总人数增加,报业的广告收益市场占有率上升,同时报纸之间的竞争加剧。

  到了第四阶段,苹果iPad于2008年面世,平板电脑开拓了一个新的流动平台,加上近数年利用手机apps看新闻逐渐流行,新科技令看报纸更方便,特别是对年轻人有吸引力。报业经营者希望推动手机及流动平台用户成为订户,效果暂不算明显,网上广告收入仍未有太大进帐。

  现时报业的走势可说是「三多一合」:多发放平台、多收费模式、多竞争、融合经营。很多报馆都有几个内容平台,有些收费有些免费,不同平台以及报纸之间存在激烈竞争。报馆采取综合营运管理,结合不同平台和收费模式,有些兼营收费报和免费报,希望做出协同效应并减低经营风险。

  印刷报的优势在于能继续吸引大量广告,令网上版和手机版的「入侵」速度减慢。收费报的优点在于内容详尽深入,免费报的致胜之道是免费及良好的发行网络。网上版令读者安坐家中或办公室,即可游走于无限资讯空间,但如何吸引广告仍待努力。

  手机版有网上版特征再加上流动优点,与市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更密切,发展潜力应很大。手机成为大家的日常必需品,它可以随身带,有多种功能如通话、计时、记事、上网、音乐、娱乐、搜寻等,报业作为新闻资讯的提供者,搭上这班「手机便车」其实是很合理的发展。现时已有一成人只用手机来看新闻,近两成人用手机及其他途径看新闻。这应该只是个开端,因为报业经营者已看到这是个未来趋势,他们会投入更多资源,加上科技不断进步,手机版新闻读者的比例肯定会提高。

  表二所显示的八种阅报方式,将来会不断互相渗透取代,值得作追踪式观察。相信只看印刷版报纸的读者比例逐渐下降,看网上版和手机版的会上升,但变化速度如何就难以预测。在科幻电影和电视片集《星空奇遇记》(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Captain Jean-Luc Picard看书报和文件都是用先进的流动PDA,类似现时大家用的智能手机。看来这种无纸环境不会很快实现,但相信这一天要比以前的设想来得快一些。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港漫」与创意工业

冯应谦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