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事件」是如何酿成的?

2013-02-05
  「南周事件」其来有自。为什么这场关于新闻自由的抗议从「南周」发端?为什么事件导火线是「南周特刊」?为什么引爆冲突的是「新年献词」?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创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其坎坷身世,是中国传媒命运的缩影。「南周」问世时,新闻改革方起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创办《南方周末》的初衷,是通过一份娱乐性报纸,尝试市场化,培养人才。

  但首任主编左方先生认定,自己的使命是「告别《真理报》模式」,即,告别来自苏联共产党的将报纸作为宣传工具的模式。他要将报纸办成啓蒙平台,不再说假话,努力说真话。在他主持下,报纸开始批评,从官员,到警察。90年代初,「南周」已引起中宣部不满。中宣部抓住一篇涉及警方的失实报道,下令关闭该报。幸而广东省委保护,「南周」免遭一劫。

  1994年,江艺平女士接任《南方周末》主编,她和左方共同确定的办报理念是:「弘扬正义,彰显爱心,坚守良知」。邀我加盟时,左方谈到,中国经济突进、政改滞后,「南周」未来锋芒所指,必将是权贵资本主义。

  90年代中期,《南方周末》反腐重磅报道越来越多,此后,加强新闻专业主义训练,调查报道成为立身之本。我在1998年底到该报任常务副主编,亲眼看到「南周」登上事业高峰。它是一家成功的市场化媒体,发行量逾百万,广告额逾亿,利润数千万。它在国内一纸风行,来自当局的打压也随之加剧。在我任职期间,每年收到中宣部的斥责「阅评」十多件。2000年,2001年,江艺平和我先后被免职。

  《南方周末》是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心腹之患。最近十年,「南周」编辑部迭遭重创,多名优秀编辑被逐。上面派来宣传部官员或是思想僵化的党报干部担任总编,委任「审读员」严审稿件。但「南周」编辑部的传统不易撼动。2012年5月,新华社副社长庹震调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他以彻底制服《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为使命,对「南周」的打压变本加厉,直接干预和预先审查屡屡发生,本次新年特刊事件中,《南方周末》编辑部近百员工发表公开信,披露「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南方周末编辑部被改、被撤稿件共1034篇。」。

为什么是「新年特刊」?
  「特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样式,始见于上世纪90年代,通常在节庆日或纪念日出现。各报都将它看做表达理念展示个性的不可错失的机会,倾力为之。我在担任《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期间,参与了「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和若干新年特刊的策划制作。

  1999年底,时逢世纪之交,各报都策划「新千年特刊」。许多媒体将此视为嘉年华,一些媒体不惜成本,派记者到南太平洋岛国,目击「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南周」则反其道而行,派记者和编辑回到各自故乡,目睹、感受并记录现实。这组实录中,一位记者写的是经历过大饥荒的母亲的故事,而另一位记者,写下了打工的父亲在采石场被炸身亡的悲剧。这期特刊写道:「我们回到自然,回到平凡,我们回到常识,回到真实。真实有时也会让人难堪,但是,它显示出来的勇气足以令谎言却步。」

  从1999年新年特刊开始,每一期,都有记者对中国西部一个镇、中部一个村、东部一条街的采访见闻。这同一镇、同一村、同一街,「南周」记者每年都去,持续去了十年,记录了十年,留下珍贵的社会记录。

  「南周」特刊思想犀利。「五四80周年特刊」鼓吹民主,「建国50周年特刊」提出告别臣民社会建设公民社会。2001年后,「南周」新年特刊开始每年评选年度人物,此后新年特刊又开辟「年度传媒致敬」等板块。通过向优秀的传媒和传媒人致敬,「南周」集纳了中国传媒在一年中的出色表现特别是舆论监督的贡献,也弥补了因新闻管制,自己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缺憾。这些「年终盘点」和献词一起,构成「南周」新年特刊的鲜明特色,使该报得以集中表达自己的追求,包括饱受压抑后的心声。新千年特刊制作时,主编江艺平的位子已岌岌可危,她在献词中向读者透露了「绝不放弃」的决心,献词的标题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沈》。

为什么是「新年献词」?
  「南周」新年献词,可以追溯到1997年第一期的「主编寄语」。1999年元旦,一篇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一篇主编寄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被喜爱「南周」的读者传诵。江艺平和我离任后,献词风格在延续,依然被读者关注。

  请看「南周」新年献词说了什么:

  1999: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

  2003:所有这些或悲或喜的开始,在不同的层面指向同一个终点:人之尊严与福祉的增进。2003年的奋力与求索,在这路途中为中国大写了两个关键的名词:「公民」与「权利」……

  2006: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每一个人的幸福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2008: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2009:是的,我们要毫不游移地支持那些人类共同的价值。我们支持进步、民主、自由、人权,支持中国走向现代文明……

  2011: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强拆、截访、官员贪腐、官富二代的骄横对平等、对权利、对人心的践踏必须遏制,社会分配不公所累积的社会紧张必须得到有序释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金贵起来……

  2012:大转型的中国,已然走到这里。一切都奠基于权利。权利摇晃的国度,决不可能固若磐石……

  2013(原稿):中国人本应就是自由人。中国梦本应就是宪政梦。宪政之下,才能国家持续强盛,宪政之下,才有人民真正强大。……

  我仔细重读1997年以来的各篇献词,全部18篇,总计26000余字的文本中,政治性高频词是「改革」(34次)、「权利」(26次)、「公民」(20次)、「宪政」(19次)、「正义」(16次)、「真相」(12次)、「公平」(11次);高频率情感用词是「阳光」(27次)和「梦想」(78次)。这些关键词,构成了《南方周末》一望可识的话语风格。

  这就是为什么,《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是宣传部严防死守的目标,而他们死盯不放的是元旦献词。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从文案到文稿,一次次送审,一次次挨刀。献词折腾最多,最后由宣传部副部长耳提面命,口述记录,以致引语出现「2000年前大禹治水」的低级错误。

  经屡次送审修改,献词原稿《中国梦,宪政梦》已完全被弃,文中没有「正义」、「真相」、「公民」这些「南周」常用词,被强行加入三段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讲话。原稿中18处「宪政」,到最后一次送审,仅剩的两处被删尽,标题也从《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改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这个句子来自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遭践踏后的献词,风格丕变,几近领导人报告。这最粗暴的举动,使「南周人」积聚心底的愤怒,终于爆发。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