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春,我在伦敦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世界广播部(World Service)工作。BBC是个很重视员工训练的机构。我在那里工作了七年,参加过他们不同形式的多个训练课程。记忆中我上的第一个训练课程的其中一课,谈及到英国1982年和阿根廷因福克兰群岛的主权争议引发的战争。课程的导师当时向我们讲解新闻事实的准确性是如何重要、新闻和宣传的分别、以及编辑自主的问题。导师对我们说,BBC西班牙语广墦就福克兰群岛战争的报导,令英国当时的戴卓尔夫人政府很不满,因为BBC对战事伤亡等报导和官方的报导不很一样,政府认为这样对英国军民的士气不但无益,反而有机会助长敌人的气势。
戴卓尔政府据说因此多番向BBC施压。但BBC当时的管理阶层不为所动,因为他们认为BBC的报导,都是自己的记者在前线工作时有根有据的报导,果断地坚持自己的编辑自主权,认为向受众和国民专业地在不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报导媒体接触到的所有可靠的资料和见到的事实真相,比起政府方面是以新闻专业标准所提供的消息,更符合国家利益。后来英国政府索性在交战期间自立一拉丁美洲语频道,绕过BBC直接向阿根廷广播。但BBC并没有因此改变方针,继续本着公共广播的精神制作相关的节目。
这次训练,让我明白要维护公共广播的编辑自主,得靠公共广播机构上下一心地以准确和整全报导事实真相的新闻专业精神,来抗拒外来的政治或其他压力。这种上下一心的努力,加上其公正专业的新闻操守使其报导能取信于民,就是在战时也让BBC能继续高举公共广播而非民族主义广播的大旗。
香港电台面对更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香港肩负上公共广播服务的香港电台,不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而是一个公务员体制内的行政部门。虽然港台和政府有一个架构协议,让港台拥有编辑自主权,但港台既然是一个政府部门,在人事任命和资源调配上政府很难完全没有从属关系,要依靠这种安排来进行称职的公共广播服务,先天上是非常不足的。一旦政府高层因种种政治理由不满意港台的节目或报导时,作为公务员的港台高层是否能顶得住来自上司或同僚的压力呢?
当然,香港电台从来都是一个政府部门。它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发展出来的公共广播传统,未尝有一天是以独立于政府架构的方式发展出来的。但目前港台的处境,最少在两方面比从前面对更大的挑战。第一个明显的挑战,就是现在港台的总编辑(即广播处长)和以往几任处长不一样,并非是专业和受到新闻界广泛认可的媒界资深从业员。我相信邓忍光处长是位称职的政务官。但通才的政务官是否就是一位公共广播的专才和承担者呢?
港台面对的第二大挑战,就是在日益政治化和非敌即友的氛围下,如何能专业地坚持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97问题,香港其实已颇政治化。但由于当时政党政治、政制发展、社会运动、媒界生态比起今天来说还没有那麽分化,加上回归前港英政府虽然并非公共广播的坚实支持者,但由于BBC在英国起着公共广播服务的楷模作用,因此,作为港府部门的香港电台在编辑自主和制作上以BBC作为圭臬,殖民政府也不会或不想太过与它对着干。
目前港台内部总编辑与部分非常资深的专业编辑和制作员工在编辑判断上出现到彼此公开互不信任的分歧,对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是敲起了警号。结构上先天不足的港台如果内部不能上下一心的去维护公共广播的精神,港台是否能有足够的内部资源,好好地承担不偏不倚、顶得住外间压力的新闻专业操守呢?在目前对立的政治环境下,政务官出身的广播处长被指称有政治任务要整治港台,反对派的政党和团体也通过「撑港台」运动与对方实行抗争,要求处长下台。建制派的一些活跃分子也不遑多让的通过支持处长来进行反抗争。当港台的争议变成社会上很分化的政治纷争时,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服务的空间还剩下多少呢?
公共广播的原则和操守
我在BBC工作期间参与的另一次训练课程,令我自己对公共广播服务进行了严肃的反思。那次在训练课程中,导师播放了当时BBC驻约翰内斯堡记者的一段电视新闻报导。当时南非还在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记者当天去采访最大反对派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一次反政府大集会。集会举行期间,警方向集会施放了催泪气体,驱散集会群众,连BBC的采访队也不能幸免。之后,采访队在集会附近的一条街道上遇上了一宗暴力事件,看见非洲人国民大会的一群成员手持刀斧追杀一名黑人,摄影师马上跑上前去拍摄有关场面的片段,记者也继续紧随上去旁述和报导,并去了解这名黑人为何被同样是黑人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员追杀。记者后来得悉,原来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员认为这名黑人是白人警察的卧底,向政府通风报讯破坏反政府的行动。镜头一直追拍这名黑人逃命的情境,以及他最后被追上并被杀害的情况。
整段新闻片段使人看到在种族隔离政策下很暴力的一面。相关的暴力,有来自政府和警方的,也有来自最大反对派的。新闻片段在BBC电视上播出时是经过处理,把那些最血腥和恐怖的部分删除。但我们在训练课程中看到的,是未经删除的版本,看着那名被追杀的黑人一边大声求饶和否认自己是卧底,一边被斩杀的情景,是很受震憾和惊心夺魄的经验。
我看了这段新闻后,久久不能释怀。后来慢慢地,我对公共广播的原则和操守有以下的体会。第一,大众媒体不可能是新闻事件的纯粹观察者,因为新闻媒体的出现和报导,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行为和举措,因此也影响到新闻事态的发展。以当时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为例,他们举行反种族隔离政策的大集会,当然是要吸引像BBC这样的国际媒体的关注,使南非白人政府感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相反,南非白人政府自然是不欢迎BBC的关注,特别是西欧各国基本上是持反种族隔离主义的立场,西欧媒体自然是持类近的态度来报导有关的事态。在这情况下,专业的公共广播,并不是一定不会影响新闻事态的纯粹观察者,而是要对这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作出准确和公正的报导。报导的首先目的并不是要影响新闻事态的发展(尽管这可能是难以避免的),而是要让受众知道事实上发生了什么事,以及社会上对这些事件的发生有哪些不同的同时又是重要的解说和评价。
第二,要公正和不偏倚地进行公共广播,媒体本身新闻事件所牵涉的大是大非的争议(例如种族隔离主义)便不能负起倡议者的角色,而是要提供平台,让争议各方提出其有力的论说和接受不同意见尖锐的质询,使受众在最大程度上多方面了解到争议的关键所在。
BBC当时要在南非的争议中扮演较为不偏倚的角色而非争议一方的倡议者角色,比起南非国内的媒体来说是较容易的。但媒体一旦负上了倡议者的责任,其折射出来的报导和分析,会否太受其倡议的目的所主导,不能让其他重要的观点和视野得到应有的重视呢?以BBC上述的新闻片为例,反种族隔离的倡议媒体会如何展视政府的暴力和非国大的暴力呢?若政府是在维护不公平体制下展视的制度性暴力,那麽反对者是否就可采用行刑式的以暴易暴的方式来对付一个有嫌疑的人士呢?一旦倡议的一方认为需要用抗争的方式来争取达到他们的目的时,敌我的策略思维和要求,离公共广播准确和不偏倚的要求,大概会是很远的了。
称职的公共广播总编辑
BBC虽然是公共广播服务的楷模,但它也不是不会犯错的。2003年爆发第二次海湾战争前,BBC主打的电台晨早时事节目就关于英国政府的伊拉克大杀伤力武器调查报告的报导,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甚至因此弄出人命。近期关于其已离世的前儿童节目主持性侵犯丑闻的编辑处理,也反映其编辑管理上大有问题。毕竟,人的判断和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但我在BBC的训练告诉我,当执政党和反对党都分别对BBC的编辑管理阶层表示不满甚至愤愤不平时,BBC的时事新闻节目离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原则大概是不远了。
香港电台的总编辑是港台公共广播服务的最高守护者。如果港台同时使社会上的建制和反对力量都感受到尖锐的诘问而不很舒服时,他大抵是一位称职的公共广播总编辑了。
戴卓尔政府据说因此多番向BBC施压。但BBC当时的管理阶层不为所动,因为他们认为BBC的报导,都是自己的记者在前线工作时有根有据的报导,果断地坚持自己的编辑自主权,认为向受众和国民专业地在不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报导媒体接触到的所有可靠的资料和见到的事实真相,比起政府方面是以新闻专业标准所提供的消息,更符合国家利益。后来英国政府索性在交战期间自立一拉丁美洲语频道,绕过BBC直接向阿根廷广播。但BBC并没有因此改变方针,继续本着公共广播的精神制作相关的节目。
这次训练,让我明白要维护公共广播的编辑自主,得靠公共广播机构上下一心地以准确和整全报导事实真相的新闻专业精神,来抗拒外来的政治或其他压力。这种上下一心的努力,加上其公正专业的新闻操守使其报导能取信于民,就是在战时也让BBC能继续高举公共广播而非民族主义广播的大旗。
香港电台面对更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在香港肩负上公共广播服务的香港电台,不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而是一个公务员体制内的行政部门。虽然港台和政府有一个架构协议,让港台拥有编辑自主权,但港台既然是一个政府部门,在人事任命和资源调配上政府很难完全没有从属关系,要依靠这种安排来进行称职的公共广播服务,先天上是非常不足的。一旦政府高层因种种政治理由不满意港台的节目或报导时,作为公务员的港台高层是否能顶得住来自上司或同僚的压力呢?
当然,香港电台从来都是一个政府部门。它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发展出来的公共广播传统,未尝有一天是以独立于政府架构的方式发展出来的。但目前港台的处境,最少在两方面比从前面对更大的挑战。第一个明显的挑战,就是现在港台的总编辑(即广播处长)和以往几任处长不一样,并非是专业和受到新闻界广泛认可的媒界资深从业员。我相信邓忍光处长是位称职的政务官。但通才的政务官是否就是一位公共广播的专才和承担者呢?
港台面对的第二大挑战,就是在日益政治化和非敌即友的氛围下,如何能专业地坚持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97问题,香港其实已颇政治化。但由于当时政党政治、政制发展、社会运动、媒界生态比起今天来说还没有那麽分化,加上回归前港英政府虽然并非公共广播的坚实支持者,但由于BBC在英国起着公共广播服务的楷模作用,因此,作为港府部门的香港电台在编辑自主和制作上以BBC作为圭臬,殖民政府也不会或不想太过与它对着干。
目前港台内部总编辑与部分非常资深的专业编辑和制作员工在编辑判断上出现到彼此公开互不信任的分歧,对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是敲起了警号。结构上先天不足的港台如果内部不能上下一心的去维护公共广播的精神,港台是否能有足够的内部资源,好好地承担不偏不倚、顶得住外间压力的新闻专业操守呢?在目前对立的政治环境下,政务官出身的广播处长被指称有政治任务要整治港台,反对派的政党和团体也通过「撑港台」运动与对方实行抗争,要求处长下台。建制派的一些活跃分子也不遑多让的通过支持处长来进行反抗争。当港台的争议变成社会上很分化的政治纷争时,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服务的空间还剩下多少呢?
公共广播的原则和操守
我在BBC工作期间参与的另一次训练课程,令我自己对公共广播服务进行了严肃的反思。那次在训练课程中,导师播放了当时BBC驻约翰内斯堡记者的一段电视新闻报导。当时南非还在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记者当天去采访最大反对派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一次反政府大集会。集会举行期间,警方向集会施放了催泪气体,驱散集会群众,连BBC的采访队也不能幸免。之后,采访队在集会附近的一条街道上遇上了一宗暴力事件,看见非洲人国民大会的一群成员手持刀斧追杀一名黑人,摄影师马上跑上前去拍摄有关场面的片段,记者也继续紧随上去旁述和报导,并去了解这名黑人为何被同样是黑人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员追杀。记者后来得悉,原来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成员认为这名黑人是白人警察的卧底,向政府通风报讯破坏反政府的行动。镜头一直追拍这名黑人逃命的情境,以及他最后被追上并被杀害的情况。
整段新闻片段使人看到在种族隔离政策下很暴力的一面。相关的暴力,有来自政府和警方的,也有来自最大反对派的。新闻片段在BBC电视上播出时是经过处理,把那些最血腥和恐怖的部分删除。但我们在训练课程中看到的,是未经删除的版本,看着那名被追杀的黑人一边大声求饶和否认自己是卧底,一边被斩杀的情景,是很受震憾和惊心夺魄的经验。
我看了这段新闻后,久久不能释怀。后来慢慢地,我对公共广播的原则和操守有以下的体会。第一,大众媒体不可能是新闻事件的纯粹观察者,因为新闻媒体的出现和报导,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行为和举措,因此也影响到新闻事态的发展。以当时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为例,他们举行反种族隔离政策的大集会,当然是要吸引像BBC这样的国际媒体的关注,使南非白人政府感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相反,南非白人政府自然是不欢迎BBC的关注,特别是西欧各国基本上是持反种族隔离主义的立场,西欧媒体自然是持类近的态度来报导有关的事态。在这情况下,专业的公共广播,并不是一定不会影响新闻事态的纯粹观察者,而是要对这些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作出准确和公正的报导。报导的首先目的并不是要影响新闻事态的发展(尽管这可能是难以避免的),而是要让受众知道事实上发生了什么事,以及社会上对这些事件的发生有哪些不同的同时又是重要的解说和评价。
第二,要公正和不偏倚地进行公共广播,媒体本身新闻事件所牵涉的大是大非的争议(例如种族隔离主义)便不能负起倡议者的角色,而是要提供平台,让争议各方提出其有力的论说和接受不同意见尖锐的质询,使受众在最大程度上多方面了解到争议的关键所在。
BBC当时要在南非的争议中扮演较为不偏倚的角色而非争议一方的倡议者角色,比起南非国内的媒体来说是较容易的。但媒体一旦负上了倡议者的责任,其折射出来的报导和分析,会否太受其倡议的目的所主导,不能让其他重要的观点和视野得到应有的重视呢?以BBC上述的新闻片为例,反种族隔离的倡议媒体会如何展视政府的暴力和非国大的暴力呢?若政府是在维护不公平体制下展视的制度性暴力,那麽反对者是否就可采用行刑式的以暴易暴的方式来对付一个有嫌疑的人士呢?一旦倡议的一方认为需要用抗争的方式来争取达到他们的目的时,敌我的策略思维和要求,离公共广播准确和不偏倚的要求,大概会是很远的了。
称职的公共广播总编辑
BBC虽然是公共广播服务的楷模,但它也不是不会犯错的。2003年爆发第二次海湾战争前,BBC主打的电台晨早时事节目就关于英国政府的伊拉克大杀伤力武器调查报告的报导,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甚至因此弄出人命。近期关于其已离世的前儿童节目主持性侵犯丑闻的编辑处理,也反映其编辑管理上大有问题。毕竟,人的判断和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但我在BBC的训练告诉我,当执政党和反对党都分别对BBC的编辑管理阶层表示不满甚至愤愤不平时,BBC的时事新闻节目离不偏不倚的公共广播原则大概是不远了。
香港电台的总编辑是港台公共广播服务的最高守护者。如果港台同时使社会上的建制和反对力量都感受到尖锐的诘问而不很舒服时,他大抵是一位称职的公共广播总编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