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传统对欧洲媒体的影响

2014-06-18

  2014年5月,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举行两年一度的外访,这次再到欧洲访问两周,共有21位新闻工作者及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参加,走访了日内瓦、巴黎及伦敦三地。此行的目的旨在了解国际机构的运作、中欧关系及欧洲传媒经营的最新情况。我们参观了的报刊包括:《世界报》(Le Monde)、Courrier International、《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也有和伦敦《星岛日报》的行家见面。电子媒体则有France 24 TV、BBC、Sky News,也走访了法新社(AFP)和路透社(Reuters)两间国际通讯社。

  笔者之前有参加在2012年访美及2010年访欧之行,个人观察曾记录于《传媒透视》撰写的文章,可见于2012年6月号的「科技变天:美国报业新趋势」,和2010年7月号的「欧洲报刊和电视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目的,在于和大家分享今年外访的见闻。

法国传媒:独有的欧陆风情

  《世界报》于1944年创立,是法国的一份重要报纸,但近年销量下降,现时每天印数少于30万份。它有300名印刷报员工及80名网上版员工,其中2人负责社交媒体,8人负责录影制作。开始时其印刷版和网上版分开运作,2004年走向融合。它在网上有动画和图像,但只供订户看。去年网站有盈余,印刷报却亏本,总体收支打个平手。《世界报》另设周刊Le Monde Magazine,有35名员工从报纸调派过去。周刊内容与报纸不同,有互补作用。读者年龄对象不同,较年轻及多女性,但均属专业和高素质。周刊在营运上较成功。

  因扩充过度而遇上财政困虽,《世界报》在2010年被3名投资者收购(共占51%股权),该报其余记者共占股权20% (之前则占50%)。投资者可提名一个候任总编辑,交由全体人员投票,要获6成支持才能通过作实,任期6年。投资者及记者均可罢免总编辑,整个运作颇为复杂,可说是个妥协方案。

        Courrier International是一份周刊,创刊于1990年,由Le Monde报业集团拥有,共有100名员工。其宗旨是到世界各地找寻好的文章,翻译为法文。它付很多版权费,文章来自约不同国家的900份刊物,包括香港的《信报》和《南华早报》,也有网站和blog。过去十多年办得很成功,有声誉又有收益,但近数年盈利下降。它的收入9成来自印刷版,其余来自广告。它有4个外地版本(日本、葡萄牙、荷兰、比利时)。

       不少法国人不懂英文或其他语文,所以此刊物有市场。主要读者属社会上层、专业人士和学生,年龄以35至40岁较多。其印刷版和网上版没有明显竞争,网上版有自己的独家内容,每日有30篇文章,一半免费一半收费。员工同时服务于印刷版和网上版,该刊特别着重图像。

  France 24 TV是面向国际的电视台,总部设在巴黎,创立于2006年,每日提供24小时法语、英语及阿拉伯语节目。三台各自营运,有400名编采人员,总共700员工。它特别关注欧洲、非洲、中东,节目全免费及有流动电话下载。此机构由法国政府全资拥有,接受但未获太多广告,建台目的在于表达法国观点、向世界传递法国价值观,及为海外法国人服务。

  它不像美国之音,策略上要稍为独立于政府,可说是个混合系统:雇员非公务员、机构非公营也非商营。其最高主管由政府委任,董事局中有政府代表,但没有政府及商业的审查。它在法语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因它被视为较可靠及有财力。

  法新社是历史最悠久的新闻通讯社,1835年开始营运,于全球150国家共有1,500名新闻工作者,总员工达2,260名。它每天发布5,000条新闻,3,000张相片,200个录影,100个图表,提供6种语言服务。其核心价值是真相、公正、多元。法新社每年有1亿2千万欧元的国家津贴,所以商业压力较少。

  该社认为文字仍很重要,但相片可独自讲故事,并要用多媒体角度去制作新闻,记者要同时多工种操作(multi-tasking),生产文字、相片、录像、图表。法新社意识到自己的新竞争对手是Google和Twitter等新媒体。它原来有些采访特权,可以有记者常驻在警局、内政部及总理办公室。该社在7年前设立AFP Foundation作培训之用,语言对象为法文、英文和阿拉伯文。
 

英国传媒:西方主流的代表

  《金融时报》创立于1888年,以前有数个印刷版,现时只有一个。全球共有570全职新闻人员。它面向国际财经人士,提供新闻、评论和数据分析,强调准确及独有的评论文章。其读者渐由印刷版转至数字平台,现时销量共有665,000份,其中250,000份是印刷报纸,属历史新高。每天全球的读者有220万,比《华尔街日报》的还多,而且专门设有中文网。它的编辑说,以前每个记者每天写一至两个故事,工作很悠闲;现时24小时运作,记者要随时提供更多故事,压力更大。

  综合式经营的编辑部,每周7天24小时跨地域运作(伦敦、纽约、香港)。它致力处理即时新闻,并加添价值,执行网上策展,以丰富内容及把资讯图像化。它强调网上运作,设有两个专责的社交媒体编辑。《金融时报》致力提供醒目标题、吸引的相片图表及易看的文字,以优质新闻来加强竞争力,不要人云亦云,要有主见及重心。它在网上的内容比印刷版为多,其网上订阅比印刷报订阅更稳定。流动媒体愈见重要,现时占所有数码订阅的四分一。以前8成收入来自印刷广告,现时超过一半来自订阅。但他们表示不会放弃印刷版,只是其重要性下降了。

  BBC是著名的英国公营广播机构,创立于1922年,强调创新、独立、公正、可信赖和多元化。英国每户每年付145镑作电视牌照费,BBC每年经费收入近50亿英镑。现时员工有23,000人,其中6,000多是编采人员。在2012年啓用的新广播大楼,与旧大楼融合。其综合编采部共用同一收集新闻平台,但有电台、电视、网上等不同发放平台。记者不再区分于电台或电视,大家都有多媒体职能,内部也有多媒体员工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其BBC iPlayer:自2005年开始以iPhone作平台,之后推出网站、电视及流动版本、电脑下载、社交功能、流动Apps及在去年可作流动下载。它有三个目标:(一)服务不只限于办公室及家居,加强流动服务;(二)不只限于补看某些节目,可即时回看现场节目及「发现」新节目;(三)不只针对18至35岁男性对科技有兴趣人士,而是面向所有观众。


  它近年有高速增长,主要来自流动及平板电脑装置。例如在2012年3月,以电视、电脑、流动/平板电脑为收看平台的比例分别是28%:55%:17%。到了2013年3月,相应比的例变为25%:39%:36%。它努力开拓更多频道、更多内容和优化收看经验,有附属公司负责向外地售卖内容,在欧洲其他地区有收费的iPlayer版,并且进军video-on-demand市场。

  创立于1989年的Sky News,以前是传统商营电视台,近半数英国家庭是它 的订户。近年它强调数码化,加强了网上及流动通讯Apps。其新闻团队人数不多,共有600多名编采人员,不再区分传统和网上运作,利用不同平台为各种不同观众群提供不同内容。它的基本信条不变:快速、准确、可信、有操守、尊重观众,其特色是小而快、创新、自信、活力、弹性。记者要能以多媒体运作、能同时操作不同工种,强调即时新闻,记者要有不同专长,为观众提供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Sky News本身不赚钱,而是母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SkyB) 的一个品牌,给母公司的顾客提供价值。母公司有2,400万顾客,使用其电视、电话或宽频服务。它又走出英国,在欧洲大陆、美国、亚拉伯国家、非洲、亚洲、澳洲等地都有据点。

  路透社创立于1851年,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通讯社。近年它开始着重社交媒体,和应用先进科技如背装采访设备,强调速度和善用网络,记者要多和受众互动。路透社共有2,700编采人员,以10种语言发布新闻资讯,每年发出210万条新闻、68万张相片及10万个影音故事。

  路透社的一些编辑现时更像策展人(curator)。它的电视业务Reuters TV以APTN、Bloomberg等为商业对手,近年它在亚洲及发展中国家的业务发展较快。1982年成立Reuters Foundation,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培训及奖学金。
 

总结:科技影响和传统差异

  数年前的美国及欧洲之旅,我们看到新科技的影响、新意念的出现及不同媒体的各种努力,希望适应传媒生态变化及走出营运危机。今年的访欧之行,发现上述的主题基本不变,但情况更清晰及趋势更深化。欧洲一些媒体近年重视科技,努力转型,有新的营运模式,过程中保持专业,务求恰当定位,深耕细作。从上述新闻机构近年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下列一些明显趋势:

(一) 新科技的影响与日俱增,流动和互动通讯日见重要,将成为主流。

(二) 对新闻运作的速度、要求和竞争都与日俱增。

(三) 对记者的共同要求:多媒体能力、同时多工种运作。

(四) 报网要合一,要融合管理和操作。

(五) 新闻资讯来源统一处理,不同发送平台为各种受众提供服务。

(六) 社交媒体及内容策展成为固定手段,人手投入不须很多但必要有。

(七) 影音及图表内容更受欢迎,文字讯息也要更吸引和容易消化。

(八) 网上内容渐取部分免费、部分收费模式。

(九) 报刊的网上版和印刷版互补分工而非直接竞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内容。

(十) 网上订阅成为一个主要出路,减轻对传统报摊售卖和印刷广告的依赖。

(十一) 一些媒体实行多种经营,甚至跨媒体营运,或提供其他商品和服务。

(十二) 媒体要面向国际,拓展外地受众。

(十三) 财经媒体有较明显优势,因它们有清晣定位。其他媒体也要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策略,强调产品能为受众增值。

  英、美传媒结构和取向和香港的较接近,欧洲大陆媒体的一些做法就显得独特,香港同业可参考但不能照搬。如《世界报》的组织结构、人事安排、选总编辑等举措,令大家开了眼界但不可能引进。这可见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事情不能强求,要和历史传统相适应。大家共通之处是,媒体的拥有者、管理层和前线员工要有适当及良性的互动,加深了解沟通,务求走向双赢,最少也要互相接受和妥协。

  社会需求也值得我们注意。例如Courrier International 的理念、法新社及France 24 TV 的角色功能,可以给大家观摩借镜,其中涉及语文能力、知识阶层、学生需要、业界见识和愿景等因素。在大中华地区,是否有需要及能否出版像Courrier International的中文版?

  公营台的角色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BBC、France 24 TV有不同的模式,德国的Deutsche Welle和阿拉伯的Al Jazeera也有不同做法。它们有各自的观点,面向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法新社也有其国家和文化任务,它和路透社的基金会都在发挥作用,努力培训新闻人才、回馈社会和增加影响力。比较之下,香港电台的角色和功能又如何?有否可供借鉴之处?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