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介如何面对资讯冲击

1997-06-15

  记得国际电脑网络在香港的 盛行也只不过是短短几年,现时在港的ISP已经有差不多一百间,在港的各大报章也有资讯科技专辑,定期报导电脑资讯及Internet的最新消息。

  似乎由于国际电脑网络盛行的关系,我们突然间可以很容易的接触得到大量科技及资讯的消息,专用名词也接触不少,什么DVD、LD、VCD、CD ROM等,「另类媒介」也渐渐成为主流。众多的另类媒介中,似乎以Internet的发展最快,差不多每星期都会有新的Internet应用宣布。

另类媒介渐成主流  冲破地域时间规限

  笔者有位朋友透过网上万维网买了一些书,价钱比在港买平宜,因为该书店是纯粹在Internet上做生意,不需要花一大笔装修铺面的费用来放置书本给顾客阅览,成本减少了,给顾客的折扣自然也会大了。这间模拟(Virtual )书店里大部份的书籍会提供目录,或是作者的email address,亦有节录各大报章对该书的批评,读者的批评也可以登出,抒发一下对该书的意见。书店的生意不错,最近看过他们的网址,发觉他们的藏书量已增至二百多万本,有五百本书以六折出售,我觉得最大用处便是可以在他们的网址找想要的书本,只要给书本的类别或作者等,他们的网页便会提供书本的详细资料、价钱及送书时间都清楚知道。

  你或会问这样方便的书店究竟在哪里?书店原来是在美国,只是接受从国际电脑网络来订购书本,书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邮寄送到府上。这个正好代表了Internet是无地区规限的。

  Internet对于资讯的传送也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在英国念书时,每天都会去电脑室看香港报章的网页,如果Bandwidth允许的话,也会下载香港电台的新闻报告,那时听到香港的气温及交通情况,感觉十分奇妙,身处千里之外,但又好像在港,香港传媒上网对关心香港的海外港人,除了提供了他们之间一些话题之外,还可以一解思乡之愁,简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技发明!

面对资讯科技发展  开拓渠道增加利润

  笔者主持了一个研讨会,主题是从电影「水货」非刑事化引申到另类媒介的生存空间,并请了几位代表不同立场的讲者发表意见。研讨会上,每位讲者都从自己代表的立场去说出水货非刑事化的好处或坏处,讲者之中亦有政府代表。电影业的代表认为「水货」非刑事化会打击已经停济不前的电影业;代表一间租售录影带及影碟连锁店的讲者则认为消费者有权利去选拣购买较平宜的「正货」——毕竟「水货」也是「正货」;政府就扮演了平衡者的角色,一方面不想干预市场运作,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消费者的利益。姑勿论谁是谁非,况且笔者不认为这件事情是黑与白那么简单。新的资讯及科技好像催促我们去作出应对。

  就用上文提及的书店为例,买卖货品已经不需要考虑到地区的划分,当然你或会说书本也要用方法将它送到顾客的手中,但现今科技绝对可以将书本数码化然后储存,顾客付钱之后便可以将「书本」下载(download)到他自己的电脑中作阅读用途,那么连运输费也可以省回。正是因为Internet是全球性的,传统用地域划分的销售方法是否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呢?

  香港电讯IMS的VOD(Video on demand)将会在今年七月推出,现今资讯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传送高质素的画面及声音,不久的将来你亦可以用电话或在电脑按一下键便可以从外国的Video server购买及直接下载电影观看,可能现在的通讯科技还不值得这样的做法,但通讯的费用只会下降,两至三年后已经可以做到。所以商品的发行,是否应该要以世界性作为基础呢?有论点认为引入水货会打击创作者的利润,其实创作者可否利用资讯科技去增加创作渠道呢?

  美国荷李活电影业就是一个尽用资讯科技去增加利润的好例子。在一套电影上映前,宣传的海报已经印有相关的网址,到网址可以看看电影的预告片段、制作花絮、故事背景等,网址并可能提供online游戏,若果游戏胜出的话,便可得到和电影有关的宣传物品如T恤之类,网址亦可以让人们下载电影主题曲或Screen saver等。再想一想,其实创作人亦可以利用Online Shopping 的方便来增加收入,譬如某香港的歌星在香港出版了一只最新CD,他可以在台湾的版本故意和香港版本有出入,在港的歌迷可能因为online Shopping方便的关系便从台湾的online CD store订购该歌手的台湾版,那么CD销量,便会因此而增加。

传统媒介生存空间  积极态度相辅相承

  记得当国际电脑网络刚盛行时,听人说它会取替传统的媒介,但到今天似乎传统的媒介都有生存空间,甚至和新的资讯科技相辅相承。其实Internet都同样地借用传统媒介的概念去不停演变自己,例如以往要在Internet上找资料,你要主动去寻找,可能要用一些搜索器或是你要知道资料的所在地方,这些都是Information pull。最近,美国几间公司制造了一些免费软件如point cast或Back web,可以让你选拣不同的频道,情况和看有线电视差不多,隔一段时间软件便会送上你先前选拣有兴趣的相关资料给你。这样的Information push其实和传统的概念差不多,可见新兴和传统的媒介及资讯科技都可以互相参详,不断的演变,变得更加好。笔者有一位在资讯界打滚多年的朋友说得好,他说无论科技怎样发展得快,things will keep re-inventing themselves!

  新科技的来临,除了带来正面的益处之外,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国际电脑网络也不例外。在Internet上最含糊的要算是版权了。前文提及的购书例子,如书本可以数码化,那么怎样防止他人将它转载及再出售呢?最近笔者要学生写一篇短报告作为功课,他们首先在网上找资料,非必要也不会到图书馆找有关的书本,本来网上得来的资料和经消化之后才用作报告的材料,都是一种好的搜集资料方法,但懒惰的同学便会利用电脑"copy and paste"功能来「帮助」他们的报告,这是否会发展成"digital cannibalism"呢?究竟Internet有否令他们多些思考呢?看看目前香港的大学课程,似乎都未有科目去全面探讨这个新媒介。

  究竟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资讯冲击呢?笔者认为,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新科技。笔者明白新科技会带给很多人不安的感觉,但是如要和世界的步伐一致,便要不怕新事物,不要怕因为新科技的来临要改变一向的习惯,反而尽量争取第一时间接触新科技,说不定你会成为资讯先锋的一份子!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数码广播 七年之痒

林永君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