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姓名传播强度观察

2014-07-11

  关键词检析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传媒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常用方法。笔者发现,领袖姓名亦是不应忽略的关键词,其频率波动、强度变化,富含政治信息。

  2001年,笔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检索《解放军报》。当时出版不久的《解放军报》光盘检索系统,功能已很强。和当下使用的移动硬盘版和《人民日报》在线检索相比,困难处是须逐张光盘逐年统计。然而它提供了多种检索条件,且有较完备的布尔逻辑(boolean logic)检索选项。

  笔者的检索题目是:从1956年到1966年,中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彪、邓小平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标题的出现频率比较。经检索得下图:


  这幅图为研究文革起源提供了参照。例如,在文革前的11年中,中共主席毛泽东的传播强度并非始终第一。在1960年达到小高峰后,毛的频率滑落。1962年,“毛泽东”一词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的出现次数低于总理周恩来;1963年,居首者是国家主席刘少奇。及至1964、1965,毛的频率再度领先,1966年飙升。在发动文革的这一年,毛泽东出现224次,是刘少奇的10倍。伴随残酷路线斗争的个人崇拜,由此揭幕。

  2014年6月,笔者在公共课“通传媒,识中国”上讲《中国传媒与后邓时代(习)》。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试图用这个方法,观察“18大后18个月”领导人姓名的传播强度。这次使用的是《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

18大后的18个月

  数据的意义需要在比较中显现。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11月就任,从2012年12月到2014年5月,这18个月的传播强度,只有与历届领导人的类似时段相比方能辨识。

  我们确定了一个可比方案,即:以“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关键词,检索他们就任后的18个月,姓名在《人民日报》全文的使用篇数。其中,“毛泽东”选择了1969年中共9大之后的18个月;“华国锋”选择的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就任党主席后的18个月;“胡耀邦”和“邓小平”,选择1982年中共12大分别就任党总书记和军委主席后的18个月;“赵紫阳”,选择1987年13大就任总书记后的18个月;“江泽民”,选择1992年14大就任总书记后的18个月;“胡锦涛”,选择2002年16大就任总书记后的18个月。检析结果如图:


  上述检索统计显示的绝对篇数,无疑有研究价值。毛时代有狂热的现代造神运动,华国锋时期有新个人崇拜,领导人姓名高频次出现,合乎逻辑。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反思文革教训,提出“少宣传个人”,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每一位的传播强度,不及毛泽东的七分之一,约为华国锋的三分之一。后邓小平时代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江泽民、胡锦涛的出现频率比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翻倍提升,习近平的传播强度又大大高于江、胡(江:2001;胡:2405;习:4725),甚至高于华(2605)。

扩版因素对统计的影响

  上述统计没有考虑《人民日报》的版面数变动。1949年以来,该报曾数次扩版。与上述统计相关的1969年,《人民日报》为6版;1976年,6版;1982年,8版;1987年,8版;1992年,8版;2002年后的2003年,12版;2012年,20版。换言之,在毛时代,《人民日报》若有习近平时期的版面规模,“毛泽东”一词的使用篇数必定高得更加惊人。同时我们考虑,江、胡、习这三位领导人传播强度的递升,是否与扩版有关?

  我们选定了一个可比性更高的检索方法:从毛到习,仅观察《人民日报》第一版上8位领导人的出现频率。结果是:


  这幅图与上一幅比较,大图形相似,均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分别:

  其一,尽看一版,华国锋的传播强度最高,甚至略超毛泽东。可能的解释是,华当时身兼党主席与国务院总理,他的名字大量出现在国务活动的报道中,加之对其个人的宣传,频率因此拉高。

  其二,在同样时段、同样版面,江泽民的出现频率高于胡锦涛,这符合一般人的观感。

  其三,尽看一版,习近平的传播强度仍明显高于江、胡,但与全部版面的统计结果相比,比差缩小(江:1003;胡:987;习:1311)。

  其四,习与毛、华的比差也相应缩小(毛:1411;华:1477;习:1311)。这18个月,习近平一身数任,行色匆匆。显然,领导人姓名在《人民日报》头版的出现,与国务、党务活动的频密程度有关。

在前八版比较三人传播度

  我们试图寻找一种兼顾可比性与传播实况的观察方法。分析《人民日报》版面构成,我们发现,扩版所增,主要为经济、文化、环境、科技、广告等内容。与领导人姓名频率密切相关的时事、政治报道和重要言论,主要集中在靠前的版面。为此,我们选择在《人民日报》前8版,检索统计“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三个姓名的使用篇数。

  这个检索设定,就版面数而言,三位领导人基本处于同等规模的传播平台,不但涵盖了国务、党务活动,也基本涵盖了提及其姓名的其他报道、评论等。结果显示:


  就任后的18个月,“江泽民”在《人民日报》8个版的使用篇数为1987;“胡锦涛”在前8版的使用篇数为1993;“习近平”在前8版的使用篇数为4186。

  江时期《人民日报》为8版,偶有增版,故江的数字是全部版面使用篇数的99%;胡时期12版,胡的数字占全部版面使用篇数的83%;习,20版,他的数字占全部版面使用篇数的88%。这说明,取前8版作同等条件检索比较,观察结果较为准确。

  该统计显示:习的传播强度是江的210%,胡的210%,均是两位前任的两倍。

  “通传媒,识中国”公共课结束后,笔者再次使用对1956-1966《解放军报》的统计方法,检索比较了18大后18个月中共七位常委的姓名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的出现频度,数据为:习近平:745;李克强:365;张德江:67;刘云山:56;王岐山:54;俞正声:53;张高丽:54。如图所示:


  综合分析上述不同方法的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大致判断:上世纪80年代最高领导人姓名传播度相对较低的时期已成历史。在后邓时代,这一传播强度逐步攀升。中共18大后的18个月,党报对领袖展开强势宣传,《人民日报》上领袖姓名的出现频率,超越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前任,直追华、毛。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鼓掌的艺术

钱钢
2020-01-19

排比学“习”记

钱钢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