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走进香港──《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服务回顾与前瞻

2001-05-15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新科技传播迅速,香港上网的家庭在九四年只有不到百份之一,去年底,二百一十万户家庭中,已经有大约一半家庭可以上网,说明上网已经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

  在科网公司热潮带动下,香港的网站在过去数年亦发展迅速,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科网股的泡沫爆破,香港当然不能独善其身,网站倒闭裁员之声不绝,大家对网站的发展趋向悲观。藉此时机,我希望回顾一下香港媒体在网上的发展,并反省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的未来角色定位和发展路向。

媒介汇聚发展迅速

  随着香港上网人数的增加,过去七年,香港媒体逐步将内容上网。香港电台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建立网上广播站,是第一个建立网站的香港媒体;《明报》和《星岛日报》次之,于一九九五年建立网站,其他传统媒体随后亦纷纷设立网站(各主要媒体的网站内容见附表一)。


  传统媒体各有所长,报章长于文字和照片、电台精于声音、电视台以声音、文字和图像,结合成视像节目。但网上各种媒介汇聚,大家所用的媒介开始重叠。部分报章例如明报也制作视像新闻在网上播送;无线电视和《苹果日报》也曾成立独立部门,专责网上的多媒体内容。

  但是,各个商业媒体的网站都无法开拓足够收入来源,结果纷纷缩减开支。由去年底到今年初,多个媒体,包括《苹果日报》、《南华早报》和无线电视都遣散大部分网站工作人员,网上只维持有限度的内容。香港媒体的网上发展可说进入了巩固期。

循序渐进 稳扎根基

  以上简介了香港媒体网上发展大致的情况,以下集中讨论香港电台的情况。

  香港电台是香港的公营广播机构,有六个全日二十四小时广播的电台频道(包括三个粤语、一个普通话、一个英语及一个古典音乐频道),电视部每年制作超过五百小时新闻、时事及文教节目。港台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一开始我们就希望用最少的资源,为最多的人提供服务,由于互联网没有时间限制以及无边界的特性,网上广播站成为了我们理想的选择。

  一九九四年,当互联网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之时,香港电台为了支持互联网广播的科技研究,在中文大学电算机服务中心协助下,率先实验「香港电台联网版」,开始了我们的网上服务。

  起初我们只在网站提供粤语新闻广播,并让网友重温一些得奖的电视节目。第二年增加了英文新闻广播及每周广播两个电视新闻时事节目──「五棱镜」和「头条新闻」,多年来,我们一直勇于尝试,缔造多个里程碑∶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在中文大学电算机服务中心协助下,创建「香港电台联网版」,开拓新的广播科技,在网上提供新闻简报及少量电视及电台节目。

*一九九五年九月
  成功取得同步直播Live Real Audio的科技,与美国西雅图Progressive Network合作,在香港立法局选举日:九月十七日早上七时开始,透过互联网,三十六小时全球直播电台选举新闻和节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应用同步直播科技作三十六小时直播的电台,展开电台网上直播崭新一页。

*一九九六年底
  港台担任第三十三届亚太广播联盟周年大会主办机构,特别为这次活动设立网站,全球现场直播专题讨论部份,第一次成功使到不能出席会议的会员,在本国即时分享大会的讯息。

*一九九七年六月
  与香港中文大学电算机服务中心合作,将香港回归的各项庆祝活动,连续四十八小时经互联网视像直播,全球有廿五万人次收看或收听了这次盛事,而在此期间,到访港台网站的人次更高达九百万,是香港互联网业务上,史无前例的一项创举。

*一九九八年四月
  网站定名为「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提供四个电台频道二十四小时直播,以及自选电台、电视节目服务。

*二零零零年四月
  全面拓展网上广播服务,每天直播全部六个电台频道(二十四小时X6=144小时音像节目)、所有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每周共七小时视像节目)、提供中文新闻文本。

*二零零一年二月
  网站增设中文简体字版,方便海内外华人参阅浏览。

*二零零一年三月
  与六大洲各国共五百零六个电台和电视台网站连线,其中包括中国内地二十八个省、市,六十三个电台及九十五个电视台,让网友更方便接通全球各地电子传媒,分享资讯。

*二零零一年四月
  增加网上英文新闻文本,网上电台及电视节目影音资料库已贮存一年,网友从此可随时重温港台过去一年的电台电视节目。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网友的认同,网站到访次数,由九四年底的每天七千次,增加到现时的每天二百万次,其中六成以上访客是来自海外,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等国家地区,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成为港台节目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

总结经验重新定位

  过去一年,互联网科技固然日新月异,目不暇给,个别机构之兴衰更是风云诡谲,令人扼腕。传统媒体参与发展网站,我个人有几点观察,冀能抛砖引玉。

  基本上,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媒体的内容才是卖点,「Content is King」的道理亘古不变。网站要成功,当然不能偏离原来品牌的「皇牌」,因此,不同的媒体,应该根据本身的品牌而厘订发展策略。

  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服务处助理处长梁光汉,去年在网股热潮时慨叹∶「互联网发展初期,依赖不少来自学界、科研界和个别有心人士,各尽所能和无私地奉献,提供各式各样的资讯和具有远见的发展建议。但今天这些精神和心血,差不多被网络市场化的商业宣传信息完全淹盖,一般用户无法分辨,甚至无从得知高质素网上资讯和服务的存在。」

  对此,我们深有同感,亦希望有所回馈。

  科网公司热潮下,网站如雨后春笋,但内容良莠不齐。如今,没有实力的网站渐渐淘汰,我们亦希望藉此时机,重新审视我们网站的内容,希望更上一层楼,既成为香港人的网站,也让世界从这里走进香港。

  另外一个观察是,互联网的长处是无边界、无时空的限制,但传统媒体将内容搬上网页,想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话,必须首先分析本身的「全球化」吸引力。由于这些发展都牵涉人力资源的重新调配,决策者必须慎重。

面向全球建立品牌

  一个成功的网站,必须有优质的内容,否则无法吸引网友逗留,而优质的内容则全赖员工的支持。正如澳洲学者庄柏仁(Brian Johns)引述他在澳洲的经验说,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公营广播网站,机构的文化也需要有所调整。

  每个员工也许在各自范畴内都表现良好,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再不能抱陈守旧,以做好本份为目标,代之而起的应该是一种全局的观点。以从事电台广播的员工为例,以往我们的对象是电波频道涵盖所及范围内的特定听众,可是透过互联网,我们也有无数网上的听众,他们可能是香港人,也可能是全球各地关心香港的人,我们的听众扩阔了,我们也要照顾他们的需求,例如让他们同时透过互联网点歌和与主持人对答;他们的作息时间跟我们不同,我们要尽量在网上提供其他辅助的文字讯息,让他们更容易重温心爱的节目。

  一直以来,香港电台都没有自己的电视频道,电视节目都在商营电视频道中播出。透过互联网,我们已建立起自己的网上电视频道,既有网上直播,亦有自选影像服务。我们的员工已装备起来,让全世界了解香港,走进香港。

继往开来服务市民

  以往互联网用户受制于连线速度,有时无法收看网上的视像节目。香港的宽频用户目下已超过四十万,随着宽频用户增加,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亦会提供更多优质的音像和视像材料,相信会得到更多网友的支持。

  下一步,我们会致力发展e-Learning网上学习的内容,希望推广文学、艺术和语言的学习。利用互联网这一多媒体互动平台,学习将成为有趣的事情,终身学习的工具和素材,就在每个人的身旁左右。

  此外,港台历年保存了丰富的节目档案,见证了香港的演变及发展,如能将数量达四万小时的音像及九千小时的视像节目档案数码化,让有兴趣的人士在网上查阅,对香港的历史研究未尝不是一种贡献。公营广播机构与私营公司合作或结成伙伴关系以加强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香港电台亦已作好准备,愿意与公、私营的机构合作,实现这一宏愿。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