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新闻? 911事件与传媒

2001-10-15

  九一一袭击事件像「恐怖大王般从天降」,上任不久、代表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总统布殊,已急不及待,宣布这是一种新类型的战争,向他锁定的头号恐怖份子拉登,与涉嫌包庇的阿富汗宣战,要打一场「新战争」。

  然而,自二十世纪的「整体战」类型出现后,现代战争已朝多向性、非对称与不规则发展,这场从西方角度是反恐怖主义的新战争,既有交战国,亦有战场,究竟何新之有?它之所以为「新」,大抵只包括了民众通过现代即时新闻报导,集体经历了一场夹杂现实与宣传、混同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的文明冲突。

  「这是什么战争?」媒介都在问这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仗是打定了,还多此一举去问?对世界各地的传媒工作者,面对的一种叫「战时传播环境」,旧酒新瓶的问题却是:「这是什么新闻?」

集体经历范式转移

  「这是什么」意味着人们对眼前所目睹的一切,刹那间未敢置信,都相信这又是一次「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的经验。

  在未经示警下,第一架民航飞机,撞在纽约最高的建筑物世贸双子塔大厦上。在几分钟内,北座大厦冒着浓烟的影像,通过即时电视新闻报导传遍世界拥有这种广播科技的角落,跟着出现在全球数以亿计电视观众眼前的,已成为本世界最震撼人心的影像。

  九一一袭击是属于即时电视新闻的,曾经给吹嘘为全新「范式」来临的网络新闻,反而瞠乎其后。这一晚,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的网站大塞车,连续多个小时都堵塞着急切上网的读者,其他主要新闻网站的处境,亦差不多。

  这其实是非战之罪,在去年中科网股泡沬爆破后,大部份网站纵使逃过了关门,也饱受削减投资与大裁员之苦,它们已滞后于形势,没法满足像九一一袭击这种超限式突发事件的需要。

  这一夜,大部份新闻传媒的编采人员,都给杀个措手不及,连CNN这种大台,在定镜拍摄世贸冲天大火灾的初阶段,亦找不到记者作现场报导,观众看到的几近未经删剪的毛带,电视像哑了一样,其中英国广播公司比较冷静,毕竟对做灾难新闻,BBC尽管近年正忙于找寻新定位,但还是比较有经验。

  CNN——虽然因品牌效应仍会是这类新闻的赢家,但这几次打出串错了字的画面,如storey写成story,记者在镜头前因背着镜头报导,被大厦突如其来的崩解而吓得惊惶失措,反映在那惊心动魄的几小时中,被考验的不只是美国总统和救援人员,还有几年来被轻薄短小的网络新闻、哗众取宠的小报文化宠坏了的各大小传媒机构。随着对战争定义的转变,手提数码摄录与通讯器材的普及,战地记者的定义,已被重新解读与非神秘化。

谁是战地记者

  当任何地方都可能沦为战场,谁是战地记者,只取决于当事人跟现场的物理距离,而非工种上的分别。所以,有记者高调地说:「我们全都是战地记者。」亦可圈可点。

  香港的情况更糟,事后两家电视台还为该在什么时候终止正常电视节目而找些没有人有兴趣知道的理由,似乎仍在陈旧范式中纠缠。传媒本来就只看结果,不理手段的游戏,分秒必争,迟了就是输,没有话说,能否在正常电视节目取得应付突发事件(未必是新闻事件,也包括应付对手高收视节目的变阵),一直在考验已呈老化的本地电视管理思维。亚视新闻本做得有点神经刀式时好时坏,但就是多播了一小段时间,而赢了一点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独立新闻频道的有线电视,它常在突发新闻的时间性上赢了无线电视台,但面对冷酷而漫长的世贸烈火冲天的画面,再口齿伶俐的报导员也变得巴巴结结。本地导播习惯了照读自动排稿,离稿便辞汇不足的缺点,都给无情地暴露了出来。那些深宵(香港是晚上)的新闻报导,在十月八日清晨(香港时间)报导所谓美国反击战,吃下的螺丝不可胜数,那一段日子,有关人员可能面对了入行已来最大挑战。

  在这段日子才发觉,香港不只缺乏可观与可听性较强的时事评论员,亦缺乏出镜时见压台感的新闻导播类人员。香港限于语言、地域、自我优越感与传统新闻观念的限制,始终未能调用内地人才,以丰富本地新闻资源。

  在历史性的时刻,永远是影像所带动的视觉经验先行,然后才是为了让集体记忆、被解读与存档的细碎理性分析——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过六四事件,那一役的资深记者,大多已离场,记忆所及那一夜同样一塌糊涂,不过在世事苍茫的历史洪流中,都沉淀到不复再见的记忆暗角去。

  不过,这始终叫人黯然的时刻,最少有六名纽约当地传媒的工程人员失踪。

灾难官能刺激

  全国(对美国)与全球即时电视新闻,不仅担任了消息传递者的角色,也发挥了安抚、鼓动与团结民众,推动官(军)方与西方价值为主导的宣传,与给历史铸模的功能,也在技术上,把灾难在视觉上给拉近到观众鼻尖前面,再此以实时real time的方式集体经验一场充满道德矛盾与感官刺激的超限灾难。在认知上为媒体受众带来了新的冲击,这是一次范式转移的经验。它为部份观众带来巨大无匹「真人骚」式的官能刺激(所以有人看到大厦倒塌时拍手,未必基于民族立场,而是因太过刺激之故,变成幸灾乐祸)。

  九一一事件报导最值得留意的,是电视屏幕设计的优化。旧式电视新闻屏幕纯以影像为主,字幕主要作为辅助被访者发言之用。如今,电视屏幕被切割为数个不同的信息区,影像与文字各自扮演不同的功能,文字由辅助角色升格为对新闻的包装,与给意识形态定位,为新闻插上即时标签是具争议性的做法。例如CNN与BBC的措词便有不同。前者从美国本位出发,仅跟布殊发言的词汇,如用「新战争」一词,后者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距离,如「世贸大厦受撞」。走马灯式报幕,连作风一向较保守的香港无线电视,亦在其新闻报导中使用,使今后电视观众的眼球,看电视时须作多视点式调校。这是电视电脑屏幕一体化的趋势。

  媒体通过电视新闻的加工整理,把这宗惊世大事,包装成电视连续剧,套用上诸如「美国受袭」、「新战争」与「美国反击」一类章回小说目录。

  虽然,在传播形式上,今次是十余年前六四事件与波斯湾战争的延续,但今次所派用场的采访科技,却是新生的东西。数码摄录与无线电话(特别是卫星电话)之普及,即时现场报导(Live)愈来愈容易,也减低了记者冒险犯难的风险。

  只要从事件发生后很短时间内,便搜集大量从不同角度的录影片段中看到,连「第一撞」这个逻辑上不可能拍到的片段也有,除非早知有此一撞,否则不可能拍到第一架飞机撞大厦的画面,后调查发现是巧合,不过据说拍摄者索取高价,这可从侧面看到近年「黑市」新闻片段买卖之普遍。

战争包装与崇拜

  文字媒介对九一一事件报导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它们对事发当日的报导,而在于对「对后灾难」时期,对什么是战争这个问题的诠释与包装。糅合电脑绘图软件功能与美术编辑手艺的Infographics,曾在波斯湾战争报导中大放异彩,美术编辑把当时联军各式各样的武器解剖重绘,其中精细与滥画程度,早已超越了新闻报导的需要,而沦为对战争的崇拜,骨子里潜藏着军国主义或纳粹新表现主义的幽灵。

  Infographics的新图鉴工艺,对九十年代报业发展影响至巨,令「多余」的文字让路给各式各样的加工图片与电脑插画。今次,世贸大厦的尘埃还未落定,本地传媒并无美国传媒有切肤之痛的悲情,隔岸观火,在所难免。本地报刊便急不及待去营造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云密布的气氛,对武器与军事科技的崇拜,相对十年前,实过之而无不及。

  唯恐天下不乱之余,重视的不是对战争的深层讨论与反省,而是对战争的包装与物件的着迷,把战争非人化与游戏化。全球传媒二十四小时接力轮番广播,反恐战争已是人类历史上,民众获得最多有关事态「垃圾资讯」的一趟,观众大有亲临战场的错觉。

  现在要评论九一一事件及之后反恐战争中「国家」与「传媒」的关系,或许仍言之尚早,但有颇多评论不满布殊政府对传媒的「管理」,打从竞选时,曾隔忘记静音的米高风大骂记者的小布殊,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尊重新闻工作者的美国总统。

  较早前,有专栏作家因批评布殊在世贸大厦遇袭后失踪,而被抽稿;最近,又作为国家宣传媒体,没有「履行」责任,跟美国政府唱反调,美国之音广播电台台长和美国国际广播局局长双双被罢了官事件,再加上美国主流媒介忽视国内反战的声音,一面倒地当主战派的宣传机器,使人不禁质疑布殊这边厢大义凛然,说是为了悍卫自由而战的真实性有多少。

  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地记者的「黄金岁月」,记者随军转战世界各地,走在前线跟士兵并肩作战。其自由度在越战之后被逐步收窄,到波斯湾战争时,记者受军方诸方限制,甚至被误导以防泄漏军事机密。今天,美国政府与军方已有一套在战时如何管理传媒的策略,在传媒采访自由跟国家安全处、新闻与情报的对立面之上,划出界线。然而,这则是仍待探讨的大课题。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