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意识形态新战线──新闻性、现代性与普世价值

2000-06-15

  台海风息凛冽,宣传攻势背后隐含着欲战又止的武力威吓,政治角力之外又交错着难解的经济利益,国家前提之下还背负着历史包袱。

  然而,中台战线,另有新战场,除了军事、政治、经济、国族问题之外,我们可以进一步深描中台的意识曲线——台湾大步迈入世界地球村,提出民主、自决、人权等普世价值;而中共在急欲收复台湾的噪动情绪中,一再以传统、封闭的意识,宣说台独没有好下场。

  中国与台湾,从意识差距的角度,可视为现代性(Modernity)的价值战争。而香港这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夹在中台之间,又把意识战线变得更为复杂。以往香港传媒对意识角力的理解比较简单,九七之后将会渐趋敏感。倘若我们把近月的事态发展,例如王凤超事件与陈水扁演说,纳入不同现代性(Conflicting Modernities)的冲突之中,则可看出后冷战阶段的全球意识格局中,中港台互动的战略定位与争战轨迹。传媒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意识机器之一,所以必须放置在上述的宏观位置上考量。

政治意识排斥普世价值

  解放前,中国知识份子已经热情拥抱现代价值,以作为富国强兵的武器,德先生、赛先生老早已被推上维新改革的舞台。李欧梵教授近作《上海摩登》,就深入描写了战前上海的现代风情。然而,解放之后,中国从现代经济体系脱轨而出,以土法泡制的共产主义,走到冷战期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中国现代性出现断层,鼓动大炼钢式的机械生产,淡化个体自由等现代价值。要等到邓小平的自由化路线成为新经典之后,中国再出现奇特的意识形态变种,市场经济在一党专政的调控之下,造就九十年代经济开放而政治保守的矛盾统一。

  经济上的现代化,如马力强劲的火车高速进入全球体系,然而政治意识即与普世价值格格不入。中共发言人经常说挂在口边的话,是那人那事伤害十二亿中国人民的感情,是那人那国多生事端没有好下场,是一切后果由滋事份子负责。这些论述,反映出中国意识上侧重集体而非个人、集权而非民权、传统意气而非程序理性,与现代价值有不少排斥的地方。

新闻性与现代性的接驳

  近月王凤超劝喻香港新闻界的风波,除了是新闻自由、自我审查等老问题之外,更是现代价值与共产价值的冲突。中共的正统思想里,所有新闻、事实、报导,都有政治性和倾向性。新闻,是政治机器的一部份。

  事实上,这种左派观点甚有见地。我们说美国自由民主,但其传媒亦有系统性的意识倾向,以部份新闻事实妖魔化战略敌人,从而强化美国本土的团结情绪,同时巩固美国的世界性霸权。

  当然,「现代性」也有超越国族主权利益的普世价值观——在实务中崇拜现代器物文明,在精神面貌上追求科学实证和客观事实。「资讯」和「新闻」,在现代社会中,除有政治宣传的效力之外,还有其他商贸情报、知情权利、公民沟通等社会功能。

  中国要提倡现代化,要与世界接轨,新闻性与现代性便成为其中一个接驳关节。有线电视专访台湾副总统吕秀莲,谈及台独主张,其中既有政治效应,也有现代资讯价值。王凤超的说法,是劝喻香港选取政治一律,放弃其他的资讯效益。所以换一种说法,这次风波,是「中共的新闻性」与「现代的新闻性」的基本冲突。

创造意识新战线

  中国在商贸、科技、文化各方面都逐步现代化。新闻资讯方面,能否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例如选做民意调查、搞好政治公关,容许新闻性质多元发展,不必打压对立的政治新闻,而是加强政治资讯的程序调控。新闻现代化了,并不一定削弱管治力量。

  军事力量方面,中国自然比台湾雄厚,但在意识战场上,陈水扁五二○演说,正如台湾教授杨开煌所言,台湾开辟了新战线,而且似有胜过大陆的声势。陈水扁避谈台独,却高举现代性,以普世价值领先大陆。

  陈水扁的演词绝不简单,中英文稿都显出背后不少摩登谋士。其中「本土性」、「政治奇迹」、「人道关怀」、「对等合作」,创造「未来一个中国」等语,在在显示台湾比中国更加贴近现代化的地球村。就算这只是在意识价值上的贴近,也足已令台湾紧扣国际社会,而中国给人的印象,依然是经济潜力虽佳、意识仍然落后。

  中共能否摆脱老套的政治八股,起码将外交言论现代化,除了努力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同时急起直追,以东方文化的特长,创造与普世价值相容而不相斥的意识战线,否则就算能禁绝香港的台独新闻,又对台湾文攻武吓,亦永远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粗声粗气的土霸王。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鼓掌的艺术

钱钢
2020-01-19

排比学“习”记

钱钢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