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Radio, the Mainstream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Hong Kong》

2014-10-16

书名:Talk Radio, the Mainstream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Hong Kong
作者: Francis L.F. Lee (李立峰)
出版: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日期:2014年

  手执李立峰新作,不禁叹一句「不得了!」

   作者用电台的电话意见节目(或烽烟节目,英美叫Phone-in programme)作为研究项目;做报刊杂志的研究不难,做广播的研究,特别是电台广播的研究却一点都不容易;声音广播没有影像,播出了的节目就如风飞逝,就算有录音带、电脑档,也是很抽象的东西。李立峰这次研究是探讨烽烟节目的演化与构建舆论(public opinion)的关系,一个跨度达十五年的研究,单是这股热情与决心,已殊不简单!谈演化不难,把这类型节目在不同年代的表达形式与社会发展趋势连结起 来分析,总可以理出一个脉络,但探讨烽烟节目与舆论的关系,又谈何容易!

  曾几何时,收听电台早上的烽烟节目是早更记者的任务,采主老总们半醒未醒时也要扭开床边的收音机,早上讨论的议题,随时演化成当天的新闻焦点,电台节目中一个听众的电话,竟可使问责局长辞官下台,政府要摸索民情,电台烽烟节目曾是一个重要指标。

   烽烟节目由香港电台开创先河,从《电话诉心声》,到《太平山下漫步》、《八十年代》,至目前的《千禧年代》、《自由风自由phone》,这类形式的节目历久不衰。商业电台于九十年异军突起,推出由郑经翰,林旭华主持的《风波里的茶杯》,及黄毓民主持的《毓民七钟聚》,把烽烟节目的形式,由纯粹意见表达与讨论,推向另一个新台阶,高度介入社会事件,甚至透过节目设定社会议题,与社会脉搏紧紧相扣。

  作者尝试透过研究,探究电台烽烟节目于香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意义,包括这类节目的社会角色如何随时代演化?它们的演化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又如何扣上关系?烽烟节目如何制造和传达公众的声音?它们又怎样与主流新闻媒体互动?

   电台烽烟节目历数十年而不衰并不断的演化中,自八十年代起,市民已经乐于或敢于透过电台表达意见,节目与社会舆情有着一定的紧密关连,李立峰透过访问、个案分析、调查研究等,从节目的制作构思,到节目内容设计与编排,以及抽取节目内容深入分析,探讨烽烟型节目在社会发展与政治演进过中扮演角色。研究不限于早上与傍晚的常设烽烟节目,还包括一些特备节目如财政预算案及施政报告发表后的电话热线节目。

  谈电台烽烟节目与舆情的互动,又怎能不从节目在不同时代的演化谈起?八十年代起,市民乐意利用大气电波表达意见,取其直接播出,不经删剪,可畅所欲言的本质。不过,那时候,电话意目节目还只是众多电台节目中的一个资讯节目。及至九十年代,这些节目开始邀请官员、意见领袖出席节目,发展下来,这种模式成为节目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官员与意见领袖的出现成为主流媒体另一个采访现场;官员的说话、市民的意见,或两者的对质,连带电台及节目名称出现于翌日报章,在这个互动之中,节目监制于是更积极寻找有份量的嘉宾,这个循环至今仍是历久不衰,发展下来,官员周末上电台节目俨成了惯例!

  然而,时至今日,烽烟节目的phone-in 环节有时已变得聊备一格,节目大多时间是嘉宾访问,嘉宾一个接一个,来自公众的声音变成了点缀!若如李立峰所言,今天烽烟节目于舆情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其继续存在只为说明媒体节目种类多元,公共领域尚有可表达意见的渠道,那么,探讨舆情的建构,下一个登场的应是社交媒体了!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界与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视新闻老总的管理心法

苏钥机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