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豪坊电梯意外看新闻何因和消息来源的运用

2017-06-16

  本港流行组合 C AllStar有一首歌曲名为《天梯》,故事意念出自一个长相厮守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一句歌词写道:「抱紧一生未觉累。」但抱紧心爱其实需要多少勇气,如果把这份勇气量化,到底有多长,可能就是十厘米。这个十厘米的故事是这样的;同样是一道天梯,但当下者却是一道商场中的天梯。话说当天朗豪坊天梯如常地游人如鲫,但天梯突发生意外,其中一对男女倒下,男生为了保护女生,用自己身体充作人肉护垫,结果男生遭弄得头破血流,头部伤口足足10厘米长,女生痛心不已。但受伤者又岂只他们二人,一共18人受伤。朗豪坊天梯本是城中著名景地,事发当日亦有韩国游客慕名而来,结果同样遇上意外。当天各大网站及翌日报章均大篇幅报道。一般读者当日所关心者,自然是事发经过和受伤情况云云。我们学习新闻学者亦注意报道时所谓「六何」,当中自然包括事发经过和受伤情况;但是,其在「六何」当中的何因,其实亦十分重要,因为这是意外成因,了解何因有助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可是,何因往往是「六何」最难以把握者,因为何因到底如何,未必可以于事发当日所能掌握。同时,记者未必是事件涉及领域之专家,记者难以了解何因,如是消息来源和采访变得十分重要。因此,何因和消息来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利用朗豪坊天梯意外之新闻报道,试论何因和消息来源之间点滴。

传统新闻学「六何」理论说明

  新闻的客观问题,一直新闻学议题之焦点。特别是今天媒介极多元化,不同背景之新闻或资讯供给者,均可自由地创办不同媒介,以提供讯息。 但作为新闻者跟讯息不同,新闻是一份使命。 因此,新闻工作者以报道新闻为使命,他们必须有着一种特定或基本的要求,以别于其他的讯息。 本文相信这是真相和使命。 如何保证新闻跟真相的接近性,客观化可能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新闻记者本身应让如一张白纸,对任何问题不应该存在着任何一种想法,以怀疑的方式展开采访,以客观为基本标准,如是才是一种专业,新闻也不会沦为宣传工具。

  学者Edd Applegate在〈The Concepts of "News Balance and "Objectivity"〉一文指出,传统客观之定义,意指读者阅读新闻的当儿,新闻本身应该排除了个人看法及偏见,让读者了解和知道发生了何事,报道不应影响读者对意外的看法,甚至一种判断(Applegate, 2007)。 新闻客观化可理解成三种元素或方式,分别是事实(fact)、程序(procedures)和公正 (impartiality)。事实者便是所有新闻元素均为发生了的事情;程序则可理解为有关消息来源的运用,这亦是新闻采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法;最后是公正,公正是一种态度,记者对所有采访的人和事,必须心存白纸,所有人和事都有着一种可能性,不可以理所当然之态度,或未查先判来论断(Applegate, 2007)。

  如何达至客观化之谱度,当然首先记者本身必须心存善意,如是才见真诚的报道。但是,从技术性而言,我们亦可以从消息来源之运用,来达至某种的客观化或量度之判断。

  传统新闻学理论相信「六何」是新闻故事的基本元素。 所谓「六何」,其分别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或称为5W1H(李茂盛2000)。 何人(Who):何人是指新闻故事中的人物。 何事(What)是新闻故事中所发生的事件。何时(When),顾名思义意指事件的发生时间。 何地(Where)同样意指事件发生的地点(李茂盛2000)。 何因(Why)则是事件的原因。 如何(How)则是说明新闻事件如何发生及其经过。 美联社著名社长斯通(M.E.Stone)曾指出,稿件必须具备5W1H;同时5W1H亦是客观化的基本原则之一。 美联社一直被视为客观报道的先驱,其看法自然获得注意。其理据亦不是什么难解深奥之理论,若记者若以「六何」为基本报道要素,其本身就是基本事实。然而,当中何因或许存在着偏差,其未必是记者本身的主观或偏见所致;而是何因本身是复杂的,任何事件的因果说明,有时未能于一时一刻来说得一清二楚;又遑论新闻发生于电光火石之间。但是,消息来源的善用,则可以让报道尽可能排除主观的因素,至少让读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学者Robert Karl Manoff表示,新闻往往以人为基本,其言及他们的所言所行。针对突发新闻,记者们按新闻价值判断,若涉及人命之伤亡,必定是他们的关注点(Manoff & Schudson 1986)。 同时,新闻不仅仅发生了什么,更重要是谁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因为记者没有目睹新闻之发生的当时和瞬间。因此,新闻消息来源变得尤为重要(Manoff & Schudson 1986)。

  新闻消息来源涉及不同的持份者,当中包括利益团体或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但他们均会基于个别的利益或诉求,以提出或传送有利他们的讯息和回应(Manning 2001)。 因此,记者清晰和清楚不同背景的消息来源之特殊背景和利益,必须以客观和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并报道新闻,才是所谓专业之道(Manning 2001)。客观者便是记者提供价值自由(Value-free)和真实事件的全面报道的方式(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real event)(Manning 2001)。 如是,所有的新闻报道或故事,消息来源或多或少影响其中,甚至设定了报道方向和立场。因此记者必须采访不同的消息来源,以免偏见。

  Guofeng Wang在论文〈Sourcing International News: A Comparison of FiveWestern Countries’ Newspapers〉指出,以一般国际新闻为例,其中最重要的消息来源自然是政府持份者,因为他们掌握着有关政策的主要甚至全部消息源;但为了平衡他们的看法,专家学者便是第二种重要的消息来源。他们有着平衡和解读政府回应和看法的功能和作用(Wang 2017)。因此,专家往往以中立角色让人具体化和形象化来把握,其所提供的意见相信有助平衡不同的看法,甚至提供客观的事件的看法,其可让报道更具准确性(more precision)( Wang 2017)。

  同时,这些专家学者往往因为记者惰性,造成这类学者专家明星化或单一化,过份依赖数个常见诸报道的甲乙丙专家和学者(Wang 2017)。 因此,记者应该多发掘不同的专家。同时,消息来源之人士获得采访后,他们对媒介的印象或许更友善(Bergen, Lafky & Weaver 2000),往往有助或趋向或改善他们对媒介的印象。最终可以让媒介获取更多不同的看法。

个案分析

  本文以慧科系统为中介,以朗豪坊天梯意外为分析个案。以朗豪坊为关键字,以搜索报道文章;目标报章分别为《明报》、《苹果日报》、《星岛日报》、《大公报》、《香港商报》、《东方日报》、《文汇报》、《成报》、《香港经济日报》为主要。

  事件发生于2017年3月25日,当时在旺角朗豪坊商场4层楼高之「天梯」,突然高速溜后,逾40人在扶手梯上,他们跟随梯级下坠急跌,酿成意外,事件造成18人受伤,其中一名头部受伤男子情况严重。

  报章于3月26日报道,其他数天亦见跟进报道。最终事件意外调查报告于2017年6月9日公布,报道同样于翌日报道。本文把报道分成三组,第一组是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3月29日,内容以意外的何事和如何等为主要;到了2017年3月30日至2017年3月31日两天则以何因为主;到了2017年6月10日报道,同样以何因为主。

  第一组报道情况,第一天内容以意外首天现场情况及各方回应等为主;第二天则见跟进伤者及善后,包括伤者获10万元慰问金;另外亦见另一则突发故事,即两技工被捕。到了第三天,新闻点是蓝田城站电梯冒烟,大部分新闻报道以朗豪坊电梯意外为引子,带出电梯问题及其潜在风险。

  第二组报道以何因为主题;相关报道交代机电工程署初步调查结果,其发现电梯的三条驱动链罕见地同时断裂;机电工程署助理署长彭耀雄于30日在电台访问中交代其结果;翌日则由机电工程署长陈帆与立法会议员会面,并交代署方的调查结果。

  第三组则是署方公布完整的调查结果,其于2017年6月9日公布,新闻报道于10日见报。其结果显示由于金属疲劳,机件双重失效,从而造成意外所致,同时奥的斯两维修人员遭停牌。

  综合而言,从消息来源看何因,可以归纳几点看法。第一点是何因原来是新闻发展的动力和焦点。如上,第一阶段的报道,以意外现和善后为主,但第二阶段和最后阶段之报道,重点在何因。

  第二点针对何因及消息来源之关系的说明。各报所使用消息来源,大致跟一般新闻处理分别不算大。其消息来源包括警方、署方、消防、朗豪坊、奥的斯电梯、专家、现场、伤者、议员、港铁等;另外亦包括以「据悉」署名的消息来源,这一般理解为记者个人或现场观察所得的消息。详情如见下表。 从下表可见,第一组报道情况,消息来源以警方、署方、消防、朗豪坊、专家、现场、伤者、议员等为主要,其中现场情况为最多。 现场包括目击者和商户等。 第二组报道以何因为主要;因此消息来源以署方、奥的斯电梯和专家为主。同时到了6月10日之报道,即最后一组之内容仍以何因为主,因此消息来源以署方、奥的斯电梯和专家为主。

  若按所有稿件平均算,每稿件消息来源的运用量,可见「综合消息来源统计表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署方最多,平均每稿见0.539;第二是现场消息,见0.447;第三则是专家学者,占0.355。可见,专家学者消息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

  第三点,针对何因之报道情况,署方和专家学者之运用,其发挥一种互动和相辅相成的功能。第一组以现场意外经过和善后为主,何因之说明未见重点所在,但还见若干的报道,如驱动链损坏、制动装置未能生效、以及专家提到一级两人负荷过重。

  第二组报道以何因为主要;因此消息来源以署方、奥的斯电梯和专家为主。同时到了6月10日之报道,内容仍以何因为主,署方说明以三点为要,分别是「三条驱动链全断裂」、「金属疲劳」、「事件罕见」、「勿左行右企」为关键点;其中「勿左行右企」以免造成过重或受重不均之观点,早于首天已见专家提及。至于这组报道中专家之回应,则质疑驱动链断裂,为何电梯未发出讯号;以及驱动链十分坚固,为何断裂。另外,专家亦回应有关人手不足问题。

  从上述有关何因之分类说明,我们看到专家能提出一些具啓发性的观点。 第一组报道情况,何因以驱动链损坏,制动装置未能生效;当时专家回应或观点基本而言跟署方相若。但是,有专家提到「一级两人负荷过重」之看法,见诸由香港电梯业总工会理事长谢景华回应,其见《苹果日报》3月26日报道。 同时,《东方日报》同日亦见提超重问题,但未见署名。有关「负荷过重」,到了第二组稿件,更成为署方其中的一种意见。然而,最后一组报道时,即署方最终报告则说明意外无关超重。但对于读者而言,还见一种不同的意外,以丰富何因的内容,至少署方最终报告说明一种定案论。

  至于何因的最终结果。基本可以理解为「三条驱动链全断裂」、「金属疲劳」、以及人为失职等。从第一阶段到最后一阶段之报道,署方和专家回应,均见互动功能。

  针对专家回应,有关专家包括行业专家和学者,包括电梯业总工会理事长谢景华、工程师学会机械、轮机、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任主席司徒家成工程师、理大机械工程学系前工程师卢觉强、卓越培训中心首席教导员(电机业)黄启汉、职训局卓越培训发展中心(电机业)首席教导员黄启汉等。有关专家见解,部分意见跟署方有所不同,亦能发挥相辅相成作用。

  首先,如上述提到负荷过重或超重问题,先见专家后见署方回应,详见见上述。

  第二,针对最终何因之说明,即为「三条驱动链全断裂」、「金属疲劳」、「制动装置失效」。署方从第一阶段之说明,似乎已紧扣着这三个前设看法,但专家亦能回应相若的看法或意见,但同时亦可以提出质疑的看法,以平衡署方意外。

  6月10日报报道中,有关成因「金属疲劳」引致「断裂」问题。署方表明,自动电梯主驱动链造成金属疲劳,以致断裂,其并非一朝一夕所致,因此相信涉事注册工程师及工人没有履行法例责任,吊销二人牌照半年。但专家组别则见不同的回应。 香港工程师学会机械、轮机、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任主席司徒家成表示:「驱动链金属疲劳问题,未必可在例检时目测发现。」(苹果日报,10/6/2017)《明报》同样引述他的说法,他表示:「需做完整化学分析,才能确定驱动链有否出现金属疲劳。」(明报,10/6/2017)另外,《香港经济日报》则报道,职训局电机业首席教导员黄启汉表示:「当局可针对全新、曾改动和故障次数较多的自动梯加强检查,又说机电署应作评估,为人手紧绌的承办商自动梯加密检查。」(《香港经济日报》,10/6/2017)可见,专家会因应署之看法提供不同意见,其亦可让读者了解到不同的意见。

  另外,最后一组报道中有一段争议小插曲,就是「三排链」断裂问题。 署方表示成因乃「三条驱动链全断裂」。但奥的斯则回应指出:「驱动链正确翻译「三排链」,只有一条而非三条。」但各方说明见不同的理解,各报没有清晰交代。唯见一份免费报章《晴报》则见较具体之说明。该报指出,奥的斯发言人补充:「涉事的是1条三排链断裂,而非3条驱动链。」同时报道机电署发言人回应,发言人表示:「经了解后因涉事电梯因较长,单靠一条驱动链难以负荷,故以3条驱动链横向并合「加粗」变成1条,以增加其承载力,故署方指是3条驱动链。」

  可见,无论是署方还是专家们的意见,他们或许各有共识但亦可能互见不同,如是专家学者便可发挥一种平衡的作用,让读者能更全面地看到问题所在。

结论

  从上文简单之分析和说明,可见消息来源运用对报道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何因,其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以本文的个案为例,报道中的消息来源运用和何因之间的关系,可见他们当中的互动关系。同时,不同的消息来源有助读者了解或全面看到何因的总总切切。本文文首提到「10厘米长」的故事,该名受伤男子最终康复出院,意外成因亦获得初步结论,「10厘米长」伤口可以复原,我们从这次意外是否可以从中学习,以避免意外再次发生,还何署方和各界是否能够在何因中充份学习,并作出检讨和修正。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