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一台独大的无綫电视引进内地资本,来自上海滩的黎瑞刚出任董事局副主席。有香港媒体将此现象称为「染红」。如果撇除政治贬义,此词概括了本港传媒正在发生的生态变化。
新媒体挑战
踏入互联网时代,香港一直走在资讯科技应用前列。这种城市科技优势,对长年竞争的两家免费电视台(无綫、亚视)形成多媒体技术主导的跨媒体发展挑战。到了二00四年底,这两家免费电视台的数码广播网络已经覆盖了至少99%的人口,然而,埋首手机的「低头族」离电视机越来越远。手机的多媒体世界,比家庭电视机更广阔更多姿多彩。
曾经独领风騒的免费电视台所能做的,就是加大投资,运用多种科技手段让它们的节目追逐移动终端的人群。亚视熄机前最后入主救急的内地商人司荣彬,首次高层会议就提出要搞网络电视OTT(Over the Top,即经营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提供电视节目)与卫星电视。
但是,引入高新传播技术只是生存的重要环节之一,不是致胜的保证。
无綫电视早于一九九八年成立收费的「银河卫视」,翌年成立「电视广播网际网络」公司,拓展互联网业务。然而,自二00四二月始,收费的卫星电视连续亏损达二十二亿港元。二0一七年该公司主动向政府交还收费电视牌照,结束长达十九年的收费电视服务。
无綫解释收费电视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网上盗版猖獗、OTT服务日益普及、香港经济下滑、电视市场窄小。传统电视台面对新媒体时代挑战,必须应变,然而,有限的市场只是令「烧钱」更猛。
资本挑战
影响电视台生存第一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投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主要投资者真心经营电视事业;第二种是利用电视台的知名度进行资本运作,电视台成为被资本利用的工具。
无綫电视的资本属于第一种。一九六七年,利孝和邵逸夫,伙同本地英美资本投得香港第一个免费电视牌照。邵逸夫是上海滩出来的电影业行家,跨媒体发展香港首家免费电视。十三年后,一九八0年利孝和去世,邵逸夫接任无綫电视行政主席。一九八四年,无綫电视成为上市公司,资金更加雄厚。
邵逸夫发展电视事业之前,已经拥有上海及东南亚的电影经验,在香港拥有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是一位专注影视事业的内行人。他直到二0一一年才完全退休。四十四年,他主政下的无线,有浓厚的邵氏个人色彩,无綫的港式电视文化,因之有海派娱乐文化色彩。可见,无綫电视的资本与领导层的稳定,远高于竞争对手亚视。
邵逸夫行将退休时,股权结构才发生重大变化。二0一0年港资与台资合组的Young Lion成为无綫电视大股东。四年后,二0一五年,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入股Young Lion,上海资本间接成为无綫控股股东。翌年,无綫电视年度业绩再爆跌逾62%,黎瑞刚同年出任无綫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据称是实际掌舵人,颇有救亡味道。
黎瑞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曾经长期担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前称)董事长与总裁。他是又一个从上海滩走进香港电视领域的影视行家,令无綫缔造的香港电视流行文化在后邵逸夫时代仍然有一抺海派色彩。
相比之下,亚洲电视资本相对薄弱,股东更换频繁,领导层亦然。邱德根也是上海滩走出来的影视产业行家,他主政时亚视迎来难得的扭亏转盈时期。可惜,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场大火重创亚视,也烧掉了邱德根的斗志。他卖掉亚视。之后,主政者频换。亚视卷入欠薪风波后,最后入主的内地商人司荣彬,提出投资一百亿振兴计划。但那只是「想以亚视为本集资一百亿,谁知下半年内地股市崩盘,玩砸了,于是,又拖欠人工」。1
亚视股东及领导层多变,不利机构稳定发展。这粒苦果,早在丽的电视时代已经埋下种籽,后期电视台更明显地沦为资本运作工具。例如,亚视最后喘息岁月,电视台知名度的利用价值依然是某些救市方案的核心考虑。本地一家上市公司提出的亚视债务重组方案,就声称母公司完成收购后,将改名ATV,仿阿里巴巴到美国上市。难怪亚视高层有人诘问:「我想探讨香港电视产业的衰败原因,是因为通讯局对香港电视广告市场一百八十亿的错误估计,还是败在这些过江龙身上?」2
市场挑战
免费电视完全依赖广告维生,对香港电视业界而言,最大的市场就是罗湖桥北边的内地市场,十三亿人口。
当年无綫与亚视都积极拓展内地市场,一是香港的港式电视节目广受内地受众欢迎,二是香港本地电视市场有限。以二0一六年数字为例,当年全港四家电视台,无綫、亚视、有线、NOW TV,广告总收益跌了19%。当年,无綫电视全年收入比二0一五收入再大挫62.4%。公司业绩报告称,集团「传统业务地面电视广播业务因广告市场呆滞、媒体内容全球化,及观众收看习惯改变而受到严重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经济与技术冲击浮现了。香港贸易发展局文章「香港广告业:走进数码时代」称,内地使用流动设备上网的用户,比使用个人电脑上网者为多;对香港的广告公司来说,中国内地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流动广告市场。
哪里有广告市场,电视经营者就往哪里走。因此,无綫早就进入上海,与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东方传媒集团合组公司,以上海为基地拓展内地市场。现在,华人文化基金又藉无綫进入香港电视领域,入股无綫,继而入主邵氏兄弟,联手与美国华纳兄弟合组国际影业集团,在香港建立内联外拓的影视基地。可见,电视产业的两地合作,已经由早年的香港单向进入内地,发展到内地资本与人才进入香港的双向跨媒体发展阶段。「染红」只是现象,内在本质是「一带一路」外向型投资主导下的「一国两制」经济规律使然,即使有些来自内地的资本有浓厚的官方背景。
提升文化价值
目前正在本港与内地腾讯网同步播出的《使徒行者2》,就是内地资金、内地市场,加上香港明星效应的跨区域合作,跨媒体播映,是新媒体时代的跨媒体文化现象。这只是双方正在进行的「深度合作」的开始。
从这出以内地资金打造的香港电视剧可以看出,香港电视文化及其港剧,在今天已经百花齐放、高手林立的内地电视剧市场,依然有很高的收视价值。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香港影视艺人北上淘金,也不会有内地投资者大手笔投资香港电视剧。这种「染红」的合作,实质是立足香港品牌价值,强化香港辐射海内外影视娱乐市场的「造星」功能。
香港电视剧首次进入内地公映,是一九八三年在广东电视台首播的二十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丽的作品)。时隔三十五年,香港敍事方式的电视剧依然广受内地市场欢迎,展示了浓缩香港大众文化色彩的港式电视剧的魅力。香港面向太平洋,独特的历史背景,催生了中外文化混血而成的港式华人文化。如果将这种港式文化称为中国文化中的蓝色文化圈,那么,《使徒行者2》强烈的港剧色彩及敍事风格,显示香港文化特色并未被红色资本染红,反而借助资本渠道进入红色文化圈展示蓝色魅力。
全球化,是经济主导的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区域内不同文化圈的互动,也是经济主导的文化交流与较量。因此,在「港股A股化」时代,香港媒体也出现「染红」现象。在这个跨媒体的文化交流进程中,香港影视产业应该维护文化个性,提升「造星」能力,持续升华港剧魅力与竞争力。
1 刘澜昌。亚视倒数日子里领略「忽悠」。《明报月刊》,51卷第4期,第29页。明报出版社。
香港:2016/4。
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