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基金在今年六月三至十六日举办了欧洲考察团,到伦敦、巴黎和柏林访问了不少新闻机构。参加者来自香港九间新闻机构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及几位来自四间大专新闻院校的老师,还有政府新闻处代表,一行共十九人。这次访欧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欧洲新闻传媒的现况,及展望新闻业的前景,以供香港的同业作参考。我们的焦点特别放在媒体转型的经验,看欧洲新闻界有何对应之道。
我们参观了三地的九间报刊和七间电子传媒及通讯社。因篇幅关系,本文只介绍一些广播媒体的情况,有关报刊的动态会在其他文章再谈。 这些广电机构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美联电视新闻(APTN)、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法国新闻台(franceinfo)、ARD Capital Studio、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电视(ZDF)。 此行也拜访了位于牛津大学的路透新闻研究所,驻英国、法国及德国的中国大使馆,驻伦敦及柏林的香港经贸办事处,还有德国的国会。 这次行程得到香港赛马会赞助部分经费,是新闻教育基金自2008年起每两年一度外访的第六次行程。
英国广播公司:平衡不同的发展路向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公营广播机构,全职员工超过二万人,每周接触到三亿四千万名受众。
BBC在数码空间有很多竞争对手,它的主要挑战是要成为数码世界的重要媒体,同时在传统广播中继续领先。在数码时代,BBC不单要在即时新闻中占一席位,同时要顾及深入报道和分析,为受众增值。因为受众到BBC这个平台,除了希望获得即时的本土及国际新闻外,还想有不同角度了解事件的意义,并追踪事态发展。
BBC收入来源中约四分之一来自商业运作,其余靠牌照费,现时英国每个家庭每年要缴付一百四十七英镑的牌照费。在营运上BBC需要从数码产品获得收入,例如旅游等节目内容。它致力和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非新闻的多元化内容。它希望在公众服务和商业营运之间取得平衡,作双线发展。
美联电视新闻:影像为主内容为王
美联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闻通讯社,编辑和记者超过一千人,分布在全球一百零六个国家,每日发放二千条新闻,每年有一百万张相片和七万条影片。它旗下的美联电视新闻(APTN)总部设于伦敦,创立于1994年。
美联电视新闻以影像先行,然后才考虑图片和相关文字。影片是美联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比文字和图片更重要。该公司相信「内容依然为王」,虽然现时有不少「用家生产内容」(UGC),但人们还是需要有由专业人员制作的优质内容。
数据新闻是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该社现时每日能处理三百个这类故事,希望以后可以扩展到三千个。数据新闻主要应用在财经和体育方面,首先由人工智能方式制作新闻,然后经编辑修订。美联社可以向客户提供经过处理的数据库,让用户自行撰写新闻,也提供给大学作教学用途。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开放的融合管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是公营台,二十四小时以法语及其他十二种语言广播。RFI力图摆脱政府的影子,不作审查也强调没有个人观点。它致力在数码世界中吸收更多新受众,希望数码及传统广播并行及互相支援,在不同平台各自有独特内容。
编采队伍方面,它采取开放的融合处理方式,视乎工作规模和需要而定。例如电视工作规模较大,要把传统队伍和数码队伍分开,但电台因人手需求不多,可用融合方式运作。
作为公营广播机构,它强调要在节目质素与受众数量之间取得平衡。要令节目更吸引,就要有独家内容和深入分析,以彰显自己的独特身分,并且要和受众互动。它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数码制作团队,透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发放内容,同时自己努力建立忠实的受众群,不单靠某一个平台。
法国新闻台:数码优先为方向
法国新闻台(franceinfo)提供公营广播及电视新闻,电台广播始于1987年,2016年起提供电视服务,有即时广播及自选(on demand)服务。
三年前它开始建构更融合的运作模式,以电台原有的四百五十万听众为基础,加上电视新闻及网上服务。全台的二百多名编采及技术人员,同时为电台、电视及网上平台服务。他们知道不能光靠电台,否则会失去年轻受众;而影像始终有很强吸引力,但不会完全取代声音广播。将来的方向是加强网上数码服务,现时数码广播只占财政预算的百分之三,将来希望会提升到百分之十,和英国及德国的做法看齐。
未来要以数码先行,然后才是电台及电视。现时总编辑身处编辑部的中央,网上部分在一边,电台及电视在另一边。将来会把网上部分放在中间,电台及电视放在两边。现时新媒体应用程式(app)可提供文字、声音广播及影像,能即时收听、收看新闻和评论,又能够和受众互动。它正推出「声音助理」,方便受众获得新闻,每小时四次发放声音及影像的头条专有内容。它又发展汽车服务,令人在驾驶时更容易收到讯息。
ARD和ZDF:公营台和商营传媒的分野
德国有很强的公营广播传统,ARD是其中一个公营广播集团,由各地广播机构组成,成立于1950年,是全球第二大公营广播机构。它依靠牌照费收入,被称为德国的「第一网络」,有电台及电视服务。每个德国家庭每月要付十七点五欧元的牌照费,所得费用由ARD、ZDF及另一电台摊分。
德国法例规定,ARD等公营台不能提供二十四小时新闻服务。互联网上的新闻性质未有定论,很难说是属于印刷还是广播多些。法例也不鼓励公营电台有太多文字,只能集中于影像和声音内容。这些规定原意是希望减少公营台和商营媒体的直接竞争,因为近年商营机构在互联网冲击下,经营日益困难。这个论争已有十年之久,在法庭上仍未得到解决,本质上是个政治决定。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生态,公私营的界线难以区分,什么机构可以做什么事,变成了议论焦点。
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电视(ZDF)也是德国的公营广播电视,被称为该国的「第二网络」。它同样主要依靠电视牌照费,而它可在晚上五至八时有二十分钟的广告时间,以增加财政收入。它创于1961年,旨在ARD以外提供有竞争性的公营广播服务。
小结:转型中的重点和经验
从上述广电机构的情况可见,传媒在科技和营运转型中,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及思量本身的角色定位。现时很多媒体的着力重点,在于提供影像、加强即时新闻、推出数据新闻和为受众添加阅听价值,希望能吸引更多受众,以便在激烈竞争中继续生存。
其次是有关转型的方向。大家都全面走向数码化,利用社交媒体和受众建立紧密关系,因此一些传统新闻工作者需要再受培训,以便学会多元技能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只是大家的数码化速度不同,面对的问题也有差异。
第三,公营台在欧洲一些国家有明显角色,这和其他地区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公营台的传统深厚,但各自面对不同的挑战。如何发挥公营广播的优势,又能够和商营传媒并存互补,在理念、法规和做法上都有不少课题可供探讨,所得经验值得大家参考。
总括来说,广播机构虽然不得不更新求变,但受众人数和营运情况还算可以,最少比报业为佳。它们都希望走向多面而均衡的发展,当中涉及数码与传统、商业与公共、融合与专精、数量与质素、影像与文字、科技与人气共六对看似对立的维度。如何在这些维度上找到较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新闻机构在近年的实践中,应可总结出一些具体原则。我们可进一步追问:这些维度是否随时间向某一边倾斜?在什么条件下可达至最优点或均衡状态?这就需要大家多些观察和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