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香港发生「雨伞运动」,大学生在该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大学生被一些传媒赋予政治光环,描绘成「生于乱世,有种责任」、是「民主发展的希望」,但同时被另一些传媒描述成「乱港分子」、「一国两制的破坏者」。传媒除了塑造大学生的政治形象外,也将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描绘成「自我能力差」、「只顾玩乐」。到底在传媒眼中的大学生是怎样的?大学生眼中的自己又是否如传媒所说的一样?
本文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比较五份不同取向的报章,并透过2012年反国教事件、2014年雨伞运动及2016年港大校委会事件,探讨报纸在雨伞运动前后报导大学生的转变。第二,利用问卷调查了解报纸呈现的大学生形象,及与大学生自己眼中的形象是否有差别。
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了五份收费报章,包括亲泛民的《苹果日报》、以财经为主的《经济日报》、亲建制的《星岛日报》、倾向中立的《明报》、以及亲北京的《文汇报》。本研究只分析与香港大学生有关和非评论式的新闻报导。
研究资料来自慧科电子资料库,首先将地区设定为香港,并以「大学生」作为搜寻字词。时间以2014雨伞运动为分界线,扩展至运动的前后两年,再聚焦至每年的九至十二月。这几个月除了覆盖整个占领中环行动/雨伞运动外,香港各大专院校均于每年这段时间举行开学礼、结业礼、学生会选举,因此媒体对大学生的报导较多。我们先抽取与香港大学生有关的报导,其他如「内地大学生来港交流」则不包括,之后再选取含有香港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我们将报导内有关大学生形象的字词分为政治、社会或其他三类,再判断字词为褒义或贬义。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就读本地大学本科课程、并且能阅读中文的学生。调查于2018年11月11至25日进行,以问卷形式发送予社交平台WhatsApp的不同群组,以不记名和自愿方式回应。七十位回覆的学生来自十一所大学院校。问卷分为开放式和评分式两部分。前者要求受访者以五个词语形容他们作为大学生的身分,和他们眼中的大学生是怎样。开放型问题不给具体答案选项,受访者自由作答。在评分式部分,我们从五份报纸常见形容大学生形象的字词之中,抽取了十三个描述大学生的句子,了解受访者对大学生形容词的同意程度。
研究发现
表一至五列出各报对大学生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正面及负面报导情况。在雨伞运动前(即2012-2013年),《苹果日报》对大学生的政治形象抱正面态度,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运动。报导中不时使用如「热衷社运」、「生于乱世有种责任」等正面的形容词,以赞扬大学生勇于为公义发声。社会形象方面,《苹果日报》透过现有的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的弱势,例如<收入微薄 住劏房大学生同获租津>,而且该报正面地描述大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如「愿意承担老人问题」及「关心社会」等。
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苹果日报》继续保持其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运动的鲜明立场,给予大学生正面评价,如「坚定不移,一万三千学生罢课抗议中央落闸」。社会形象方面,《苹果日报》的报导多持批判态度来审视大学生的品格操守,如<先使未来钱 碌卡陷入财困>、<27%港大生有性经验 部分性伴逾10个>。
雨伞运动后(即2015-2016年),《苹果日报》在大学生政治形象的取态上无明显转变,但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视程度却大幅下降。该报增加了对大学生的社会报导,继续批评其品格操守及生活技能,如<女友演出逼真虚构禁室培欲 网贴图文 青年被捕>。《苹果日报》也关注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如批评香港大学生的英文水平低,又报导大学生坠入骗案。
表一:《苹果日报》对大学生的报导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总数 |
政治 |
正面 |
10 |
5 |
15 |
7 |
4 |
41 |
负面 |
0 |
0 |
0 |
0 |
0 |
0 |
|
社会 |
正面 |
4 |
17 |
2 |
2 |
0 |
25 |
负面 |
1 |
15 |
2 |
7 |
6 |
31 |
|
其他 |
正面 |
0 |
0 |
0 |
0 |
0 |
0 |
负面 |
0 |
0 |
0 |
0 |
1 |
1 |
|
总数 |
|
15 |
37 |
19 |
16 |
11 |
98 |
表二:《明报》对大学生的报导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总数 |
政治 |
正面 |
0 |
7 |
2 |
3 |
0 |
12 |
负面 |
5 |
8 |
2 |
3 |
3 |
21 |
|
社会 |
正面 |
1 |
0 |
0 |
2 |
1 |
4 |
负面 |
0 |
1 |
0 |
3 |
3 |
7 |
|
其他 |
正面 |
0 |
5 |
3 |
1 |
0 |
9 |
负面 |
0 |
4 |
0 |
0 |
2 |
6 |
|
总数 |
|
6 |
25 |
7 |
12 |
9 |
59 |
表三:《经济日报》对大学生的报导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总数 |
政治 |
正面 |
1 |
0 |
0 |
0 |
0 |
1 |
负面 |
0 |
0 |
1 |
0 |
0 |
1 |
|
社会 |
正面 |
2 |
4 |
1 |
1 |
3 |
11 |
负面 |
3 |
5 |
1 |
2 |
7 |
18 |
|
其他 |
正面 |
0 |
2 |
0 |
2 |
1 |
5 |
负面 |
0 |
2 |
0 |
3 |
2 |
7 |
|
总数 |
|
6 |
13 |
3 |
8 |
13 |
43 |
表四:《星岛日报》对大学生的报导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总数 |
政治 |
正面 |
1 |
1 |
1 |
1 |
0 |
4 |
负面 |
0 |
0 |
4 |
2 |
1 |
7 |
|
社会 |
正面 |
5 |
3 |
2 |
5 |
2 |
17 |
负面 |
0 |
4 |
0 |
2 |
1 |
7 |
|
其他 |
正面 |
0 |
13 |
6 |
7 |
0 |
26 |
负面 |
0 |
4 |
1 |
6 |
3 |
14 |
|
总数 |
|
6 |
25 |
14 |
23 |
7 |
75 |
表五:《文汇报》对大学生的报导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总数 |
政治 |
正面 |
2 |
2 |
0 |
0 |
0 |
4 |
负面 |
10 |
2 |
62 |
40 |
24 |
138 |
|
社会 |
正面 |
1 |
8 |
3 |
0 |
1 |
13 |
负面 |
0 |
1 |
1 |
1 |
3 |
6 |
|
其他 |
正面 |
3 |
2 |
0 |
2 |
2 |
9 |
负面 |
4 |
13 |
9 |
9 |
8 |
43 |
|
总数 |
|
20 |
28 |
75 |
52 |
38 |
213 |
雨伞运动前,《明报》甚少形容大学生的政治形象,但有相当数量的相关报导。在社会方面,《明报》集中描述大学生未能回应学业和自立问题,如<有宿生找家佣清洁房间>、<自理三大难题学者吁校方埋身辅导 新制大学生 上庄「要问阿妈」>等。
雨伞运动期间,有关大学生形象的报导大幅增加。政治方面,《明报》对显示大学生形象趋向小心及中立。一方面形容大学生「政治觉醒」、「是推动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另方面又藉专访大学生故事带出占领学生的反应过激,未有思量清楚。社会方面,报导相对减少,且趋向正面,如<中大瘫痪生开学 入宿自立盼上庄>,以塑造大学生刻苦耐劳和挑战逆境。
雨伞运动过后,《明报》描述大学生形象的报导先升后跌。政治方面偏向负面,例如<浸大民主墙粗口解禁 学生会:更畅所欲言 校方:冒犯师生>。社会方面,正、负面的文章数量相约,但描述正面形象的数量主要关于大学生的自发活动,如<中大老鬼划艇征澳门 为白海豚筹款>;负面形象则与大学生未能回应社会挑战有关,如<谈吴克俭生涯规划自杀论 圣士提反书院校长:不敢苟同>,显示大学生抗压力低和轻易放弃。
雨伞运动前两年,《经济日报》很少评价大学生政治取态的报导。在大学生社会形象方面,《经济日报》有较多客观事实报导,包括大学生毕业后前景、入息中位数、失业数字等,例如<快餐店4元饭盒 大学生也轮购>,但没有对大学生的能力作有倾向的评价。
雨伞运动时,《经济日报》增加了大学生参与政治事务的报导,例如香港大学生多次被描述为「主动参加罢课与集会」、「要求自决」。在社会方面,增加了主观性、批评大学生行径的内容,例如提及他们「欠上进心」、「不好学」,甚至「太幸福」。
雨伞运动后,《经济日报》减少了与政治相关的大学生报导,但有较多社会层面上的评价,不少报导是关于「受骗」、「犯事」、「漠视性命」,例如<电话骗案再现 3大学生失25万>。《经济日报》在这两年间的报导集中就业能力和技巧,例如<「内地市场好玩」 港青添机遇>、<换季弃衣高峰 中大设二手店>。它也表达市民对大学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的角色定位和期望。该报甚少触及政治议题,或就个别事件中对大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
雨伞运动前,《星岛日报》针对大学生政治形象的报导不多,描述倾向中立甚至稍为正面,例如<中大另类迎生营 思省社责>。社会方面,正面的描写不少,例如<城大生赴柬埔寨 义助残障孤儿>、<教院生赴埃塞俄比亚义教>。《星岛日报》设有大学版,关于大学生参与比赛、研究或发明的报导数量颇多,因此对大学生的形象描绘多属正面。
雨伞运动期间,政治形象方面,初期倾向正面,中后期趋向负面。雨伞运动初期的<多所大专生罢课「声援」>报导各大院校谴责警方使用过度武力对待和平示威的学生,当中并无列入反对意见,可见《星岛日报》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倾向同情。到雨伞运动中后期,《星岛日报》对大学生批评渐增,例如「没有理会和尊重其他人」、「不理性」、「没有建设性」。社会方面,《星岛日报》聚焦房屋问题,如<首日申请九成白表 大学生也抽居屋 为个壳博一博 首期靠家人>,也有负面报导如<「舔脚」中大生终判监两周>。
雨伞运动后,《星岛日报》倾向呈现负面的大学生政治形象,例如<李国章痛斥冯敬恩 泄密「人格有问题」 港大校委会会场遭围堵>。社会方面,仍有正面报导,如<教院伙大马学生 落区关怀弱势>、<大专「廉政大使」推广诚信防贪>。但也有负面的报导如<调查指八九十后 月均疯狂碌卡八千元>、<大学生讲粗口>。
雨伞运动前,《文汇报》形容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字眼数量相约,而且描述他们为「懂得明辨是非」、「参与公义事务」、「有同理心」等。政治上,《文汇报》形容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为「即兴」、「赶潮流」。有关大学生的政治新闻覆盖率偏低,有报导时也没有刻意贬低大学生,只是报导事件本身。而社会方面,大多与理财和个人生活行为有关,例如「理财能力差」、「受过度保护」、「不够独立」。
雨伞运动期间,有关大学生正面形象的字词近乎绝迹。《文汇报》明显表态,对大学生的报导趋向负面,有关政治的字词数量飙升,如「破坏常规」、「失去纪律」、「不懂尊重」,主要提及他们行为不当。
雨伞运动后,《文汇报》有关大学生正面的字词数量极少,而负面的字词虽然比雨伞运动时减少,但依然比雨伞运动前高出数倍。形容大学生的政治字词上,开始出现「外国势力」、「港独」、「仇警」等,有些更为粗俗,如「影衰大学生个朵」和「屙屎都唔识屙」。《文汇报》更为学生政治领袖取外号,称梁天琦为「毒琦」、梁颂恒和游蕙祯为「青症双邪」。
纵观上述报纸的报导情况,可归纳出一些具体模式和变化,详见表六:
表六:五份报纸对大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描述 |
|||
|
政治 |
社会 |
其他 |
苹果日报 |
正面,但数量变少 |
描述他们为弱势,由正面变为负面 |
数量极少 |
明报 |
较多负面 |
很少谈及,有正有负 |
变化不大 |
经济日报 |
极少提及 |
有正有负,负面较多 |
数量不多,有正有负 |
星岛日报 |
数量不多,前期较正面,后期负面 |
较多报导,倾向正面 |
前期正面,后期略为负面 |
文汇报 |
由相对中立变为负面,含人身攻击 |
前期较正面,后期变为负面 |
主要负面 |
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会眼中的大学生形象有转变。问卷要求认为有转变的受访者以1至6分(1分代表「非常负面」,6分代表「非常正面」),评价雨伞运动所导致的大学生身份转变。所得平均分为3.2,表示在大学生眼中,雨伞运动后他们的形象变得稍微负面。
我们从报纸的报导,整合了十三个常见的大学生身份描述。在问卷调查中,邀请受访者评价大学生这些陈述。他们以1至5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3分代表「一般」,5分代表「非常同意」)来作评价。「标准差」数值愈大,表示受访者对陈述的认同程度分歧较大。
表七:大学生对十三项描述的评分 |
||
|
平均分 (1-5分) |
标准差 |
1.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 |
3.91 |
0.88 |
2. 大学生关心时事和政治 |
3.87 |
0.80 |
3. 大学生富有创意 |
3.71 |
0.94 |
4. 大学生关怀社会,富有爱心 |
3.51 |
0.85 |
5. 大学生充满正义感 |
3.40 |
0.94 |
6. 大学生普遍未能适应社会挑战,例如搵工、置业 |
3.19 |
1.20 |
7. 大学生宁可安于现状,不愿冒险寻求挑战 |
2.90 |
1.23 |
8. 大学生行为激进,做事不顾后果 |
2.64 |
1.10 |
9. 大学生缺乏理财能力 |
2.63 |
1.04 |
10. 大学生娇生惯养,受过度保护 |
2.60 |
1.16 |
11. 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 |
2.57 |
1.22 |
12. 大学生的行为及言论分化社会 |
2.49 |
0.94 |
13. 大学生普遍未能适应大学生活转变 |
2.47 |
0.99 |
从表七可见,本地大学生比较认同一些自我概念,包括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关心时事和政治」、「富有创意」、「关怀社会,富有爱心」、「充满正义感」。这些都是偏向赞赏大学生的正面描述,其中甚少关于政治方面。他们不认同一些负面的描述,包括大学生「未能适应大学生活转变」、「行为及言论分化社会」、「缺乏自主学习」、「娇生惯养,受过度保护」、「缺乏理财能力」、「行为激进,做事不顾后果」。
从标准差的分数可见,大学生之间对下列陈述有较大分歧:「安于现状,不愿冒险寻求挑战」、「缺乏自主学习」、「未能适应社会挑战」、「娇生惯养,受过度保护」、「大学生行为激进,做事不顾后果」、「缺乏理财能力」。这些陈述都是倾向负面。
问卷也涉及香港的「大学生」身分,被访者自行列出最多五个词语,对大学生身分及对他们认识的大学生作出评价。表八将所得结果按照正面和负面的词语作分类。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这两方面的评价好坏都有,但以正面的形容词较多。大学生身分形容词的正、负数目(只计算出现两次或以上的词语)分别是89:71,而他们眼中有关大学生形容词的正、负数目是95:53。
表八:大学生对自我身分及其他大学生的评价 |
||||
|
正面词语 |
负面词语 |
||
|
次数 |
形容词 |
次数 |
形容词 |
大学生身分 |
16 9 8 5 4 |
自由奔放 快乐 独立 自主 有批判能力、有思想、充实、有知识、勤奋 |
19 14 6 5 4 3 |
忙碌/chur 颓废 hea、疲累、迷惘 穷 摺 辛苦 |
眼中的大学生 |
12 6
5 4 |
自由奔放 有责任感、快乐、社会栋梁、独立 有知识、自主 有思考能力、成熟、勤奋 |
14 6 5 4 |
忙碌/chur 迷惘 冲动 辛苦、hea |
大学生看重个人与生活,如自由奔放、快乐、独立、忙碌、颓废、迷惘等,但很少涉及政治议题。他们对自己及其他大学生的评价与报纸的描述很不同,报章较多着眼于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
其实报纸没有报导大学生的一些特点。在开放式的回应中,我们看见一些没有在报章出现的形容词,如忙碌/chur、颓废、hea、摺。调查的答案中也出现大学潮语如「deadline fighter」、「MK」、「学渣」等。可见纸媒未能完全反映现时大学生的想法和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些潮语很难用中文书面语表达。
结论
近年报纸描述大学生政治形象的篇幅有所增加。在社会形象方面,它们形容大学生的字词趋向多元。 雨伞运动后,报纸取材范围不限于大学生如何应对社会问题,他们组织的活动如慈善活动、支持小店、参与海外比赛等,也是报纸关注的范畴。相信此转变有两个原因。第一,报纸如何塑造大学生形象,与传媒机构本身的读者对象和政治背景有关系。特别是在政治事件时,传媒本身的政治立场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报纸如何塑造大学生形象与社会意识形态也有关系。 传媒反映了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如果社会对大学生的形象有了定型,传媒会在报导中反映这些印象。但大学生不一定认同这些在传媒中的形象,因为传媒只能反映部分情况,而且传媒未有提供充足机会让大学生表达意见。在研究中的五份报章,仅有《星岛日报》提供「大学版」让大学生作分享平台。报业可增加大学生的发声平台,让大学生多投稿,社会大众就可更了解大学生的想法。除了传统媒体平台外,大学生也可善用网上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五年期间的相关大学生的报导数量很多,本文只能选取数份报章在数个月的报导作为样本,有可能遗漏在其他月份反映的情况。由于问卷调查是在2018年进行,而非于2012至2016年持续去做,因此调查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在其他年份时的意见。这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数量很少,代表性不足,以后进行类似的研究时应留意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