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南亚海啸发生翌日,我们从布吉返港。离开海关前,我跟丈夫说,外面一定有很多记者,我们不要走惯常的出口,在旁边小路出去好了。绕路走到记者群的背面,一如所料,镁光灯在前方闪过不停,从后面看,记者把步出机场的旅客团团围住,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又把记者围了一圈。大家都明白,最后会在媒体出现的,只有这一刻暴露在摄影机镜头下的人,他们的经历,在之后的一天、十天、一年、十年,会被转化成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从此流传在集体回忆之中。许多年后,当有人想做一个有关研究,这些报导会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成为人们重组这段历史的有力线索。
我不愿意走近镁光灯,因为我深知我们的故事,在「灾难」的前提下,委实淡然无味,不要说媒体没有兴趣,连关心我们安危的亲友,听过我们的叙述后,也不期然摆出一副「就这样?」的表情。然后我发现,当我把故事说上百遍之后,跟在媒体上看到的一对照比较,我就不得不承认,不管事件对我有多重要,这绝不会是媒体的一杯茶。但也是在我把故事说上百遍之后,一个更深刻的领会渐渐沉淀 --纵然媒体不会看上我,从理解事件到决定行动,我却无时无刻不受媒体影响。
充满媒体影子的一手体验
以下是我回港一个月来不断重覆的叙述 ----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九时三十分,我们从泳池回到房间,边梳洗边计划今天的活动。昨天到过鸟蛋岛,觉得没有什么好玩,之前想潜水,却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不成,明天要上飞机,也就作罢了。下午四时约好了一家烹饪学校来接我们过去上课,准备学煮冬荫功和泰式咖喱,中间没事,正好到市中心逛逛。布吉九月开了新商场,听说又大又明亮,特别是新开的戏院,媲美我们IFC内的戏院。就这样决定吧,吃过早餐后便到那边走走,想到那边空调会大,特别穿上了几天以来都没碰过的长裤,换了一对球鞋。
露天餐厅人不多,很多人大概还没有睡够,昨天满街是庆祝圣诞的人,一定有许多人醉倒在这个渡假天堂。我们住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距离巴东海滩四五分钟步程,早起的人可能已经泡在沙滩上了。
吃过早餐,还想多喝两口茶,我们扬手请侍应添一杯热的。这时,几个身穿制服的酒店员工慌张地跑到餐厅来,边跑边叫大家赶快逃跑。我回头一望,正在煎蛋的侍应炉也不关便拔腿跑起来。客人都站了起来,先跑到泳池旁边。我截停了其中一名员工,她不住说:「big raid big raid」,我当下只想到是恐怖袭击,一下子更糊涂了--如果真是恐怖袭击,出去不是更危险吗?
「Terrorist?」我追问,她拼命摇头:「 sea beast, big wave」
我还是不明白,sea beast让我想起哥斯拉,big wave又可以有多大?当然,那时你跟我讲tsunami,我也不会懂的。
这时候,邻座的意大利家庭也齐集在一起了,他们的爸爸跑了出去查看,回来时一脸惊恐,高声呼喊着要他的家人快走。
我们呆了一两秒,又用了十来秒交换要不要回房间拿证件和钱的意见,电光火石间,我想起所有灾难片都有一个共通元素:要活命就不要理身外物,那些为了拿回心爱物品的人,往往逃不掉。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更不知道该以什么准则来做决定,平素看过的灾难片竟就成了指路的方向。我们再不多想,随着意大利家庭跑到酒店后门,似乎大部份员工都来了,他们截停路过的电单车,什么也不管地跳上去。那种气氛非常恐怖,你明明什么也看不到,但又知道事情非同小可,我当时也有一点心慌意乱。』
有些朋友听到这里,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会问:「那你们到底见到水没有?」
『见到了。我们找到一辆没载人的三轮车,叫司机载我们到山上去。车子调头,经过了酒店前门身处的大街 --一地是水、杂物,一个警察架起了一道防线,不让人进入,里面却不住有人跑出来,人人一脸不可置信,夹杂惊惧。我们无言相视,还是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情况糟透了。
两个人坐一辆车在这个形势下太奢侈了,有人跑在后头想上车,我喝停了司机,一家三口外国游客、一个泰国女人和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子跳上了车。女人一上车便不住叫喊着:「no water」,我坐在她身旁,轻拍她的肩膊,告诉她会没事的,这儿暂时不见有水来,她使劲地摇头,总算说清楚了,原来她是央求司机载她到Novotel Hotel,她的婴儿在酒店。(按:我后来查过地图, Novotel Hotel就在海边……)车上的人一下子都有点哑然,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知道海边是不能去的,但人命关天,没有人决定得了。司机最后在最靠近酒店的十字路口停了车,女人跳下车,什么也不管地向前狂奔,那一刻,我又想起灾难电影必备的一个元素,就是表扬那些为爱人舍生的人,我至今仍忘不了那个母亲的背影。』
问我是否见到水的朋友,这时会换个法子追问:「即是你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那些浪?」
『也不能这么说。后来路上开始堵车,我们索性下车,从山脚半跑上山顶,远看,可以看到一条很长的白头浪的浪线向岸边涌来。』
「就这样?」被「质疑」得多了,我有时会不自觉把戏剧性向上「微调」,内容上满足不了看官,唯有在声音表情上做文章,试图配合听者的期望。
从灾难新闻发展故事剧本
在这些对话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经验确实是一手的,但思考和行动都有二手的味道,充满了不同媒体的影子。作为当事人,我以灾难电影的情节去组织故事,所以我一开始描绘的,其实是一幅寻常的渡假图像,透过刻划事发前的生活小节,突显天灾降临的无常。即使在现场,我也一直借助灾难电影的情节来理解自身的处境。丈夫没我看得多,他的「参考资料」明显比我少,表现也较为平淡,我呢,则明明脚踏实地,心里却虚浮得可以,生怕什么时候就会有不可测的事发生,譬如山崩、譬如海浪以更不可思议的姿态淹到高地来。我不断想起的,确实是《明日之后》里水淹纽约市的汹涌场面。
至于来听我说书的朋友,拿的倒是另一个剧本,那是从灾难新闻故事发展而来的一个剧本。记者亦是常人,人在灾场,因为处处是故事,变成处处不是故事,到了这些非常时期,一些惯见的灾难新闻会得带领记者搜索故事。在灾难中,大难不死是新闻、命本不该绝是新闻、舍生成仁是新闻、互助互爱是新闻,所以,恩爱夫妻同生共死漂流六小时是新闻,我们这种连「有惊无险」都算不上的,在这个剧本中,找不到可堪饰演的角色。
对我们来说,这不却是最值得庆幸的事吗?人们在安全的处境想听惊险的故事,但当你处身现场时,你会希望,明天醒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戏。
我不愿意走近镁光灯,因为我深知我们的故事,在「灾难」的前提下,委实淡然无味,不要说媒体没有兴趣,连关心我们安危的亲友,听过我们的叙述后,也不期然摆出一副「就这样?」的表情。然后我发现,当我把故事说上百遍之后,跟在媒体上看到的一对照比较,我就不得不承认,不管事件对我有多重要,这绝不会是媒体的一杯茶。但也是在我把故事说上百遍之后,一个更深刻的领会渐渐沉淀 --纵然媒体不会看上我,从理解事件到决定行动,我却无时无刻不受媒体影响。
充满媒体影子的一手体验
以下是我回港一个月来不断重覆的叙述 ----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九时三十分,我们从泳池回到房间,边梳洗边计划今天的活动。昨天到过鸟蛋岛,觉得没有什么好玩,之前想潜水,却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不成,明天要上飞机,也就作罢了。下午四时约好了一家烹饪学校来接我们过去上课,准备学煮冬荫功和泰式咖喱,中间没事,正好到市中心逛逛。布吉九月开了新商场,听说又大又明亮,特别是新开的戏院,媲美我们IFC内的戏院。就这样决定吧,吃过早餐后便到那边走走,想到那边空调会大,特别穿上了几天以来都没碰过的长裤,换了一对球鞋。
露天餐厅人不多,很多人大概还没有睡够,昨天满街是庆祝圣诞的人,一定有许多人醉倒在这个渡假天堂。我们住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距离巴东海滩四五分钟步程,早起的人可能已经泡在沙滩上了。
吃过早餐,还想多喝两口茶,我们扬手请侍应添一杯热的。这时,几个身穿制服的酒店员工慌张地跑到餐厅来,边跑边叫大家赶快逃跑。我回头一望,正在煎蛋的侍应炉也不关便拔腿跑起来。客人都站了起来,先跑到泳池旁边。我截停了其中一名员工,她不住说:「big raid big raid」,我当下只想到是恐怖袭击,一下子更糊涂了--如果真是恐怖袭击,出去不是更危险吗?
「Terrorist?」我追问,她拼命摇头:「 sea beast, big wave」
我还是不明白,sea beast让我想起哥斯拉,big wave又可以有多大?当然,那时你跟我讲tsunami,我也不会懂的。
这时候,邻座的意大利家庭也齐集在一起了,他们的爸爸跑了出去查看,回来时一脸惊恐,高声呼喊着要他的家人快走。
我们呆了一两秒,又用了十来秒交换要不要回房间拿证件和钱的意见,电光火石间,我想起所有灾难片都有一个共通元素:要活命就不要理身外物,那些为了拿回心爱物品的人,往往逃不掉。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更不知道该以什么准则来做决定,平素看过的灾难片竟就成了指路的方向。我们再不多想,随着意大利家庭跑到酒店后门,似乎大部份员工都来了,他们截停路过的电单车,什么也不管地跳上去。那种气氛非常恐怖,你明明什么也看不到,但又知道事情非同小可,我当时也有一点心慌意乱。』
有些朋友听到这里,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会问:「那你们到底见到水没有?」
『见到了。我们找到一辆没载人的三轮车,叫司机载我们到山上去。车子调头,经过了酒店前门身处的大街 --一地是水、杂物,一个警察架起了一道防线,不让人进入,里面却不住有人跑出来,人人一脸不可置信,夹杂惊惧。我们无言相视,还是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情况糟透了。
两个人坐一辆车在这个形势下太奢侈了,有人跑在后头想上车,我喝停了司机,一家三口外国游客、一个泰国女人和一个歇斯底里的女子跳上了车。女人一上车便不住叫喊着:「no water」,我坐在她身旁,轻拍她的肩膊,告诉她会没事的,这儿暂时不见有水来,她使劲地摇头,总算说清楚了,原来她是央求司机载她到Novotel Hotel,她的婴儿在酒店。(按:我后来查过地图, Novotel Hotel就在海边……)车上的人一下子都有点哑然,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反正知道海边是不能去的,但人命关天,没有人决定得了。司机最后在最靠近酒店的十字路口停了车,女人跳下车,什么也不管地向前狂奔,那一刻,我又想起灾难电影必备的一个元素,就是表扬那些为爱人舍生的人,我至今仍忘不了那个母亲的背影。』
问我是否见到水的朋友,这时会换个法子追问:「即是你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那些浪?」
『也不能这么说。后来路上开始堵车,我们索性下车,从山脚半跑上山顶,远看,可以看到一条很长的白头浪的浪线向岸边涌来。』
「就这样?」被「质疑」得多了,我有时会不自觉把戏剧性向上「微调」,内容上满足不了看官,唯有在声音表情上做文章,试图配合听者的期望。
从灾难新闻发展故事剧本
在这些对话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媒体强大的影响力,经验确实是一手的,但思考和行动都有二手的味道,充满了不同媒体的影子。作为当事人,我以灾难电影的情节去组织故事,所以我一开始描绘的,其实是一幅寻常的渡假图像,透过刻划事发前的生活小节,突显天灾降临的无常。即使在现场,我也一直借助灾难电影的情节来理解自身的处境。丈夫没我看得多,他的「参考资料」明显比我少,表现也较为平淡,我呢,则明明脚踏实地,心里却虚浮得可以,生怕什么时候就会有不可测的事发生,譬如山崩、譬如海浪以更不可思议的姿态淹到高地来。我不断想起的,确实是《明日之后》里水淹纽约市的汹涌场面。
至于来听我说书的朋友,拿的倒是另一个剧本,那是从灾难新闻故事发展而来的一个剧本。记者亦是常人,人在灾场,因为处处是故事,变成处处不是故事,到了这些非常时期,一些惯见的灾难新闻会得带领记者搜索故事。在灾难中,大难不死是新闻、命本不该绝是新闻、舍生成仁是新闻、互助互爱是新闻,所以,恩爱夫妻同生共死漂流六小时是新闻,我们这种连「有惊无险」都算不上的,在这个剧本中,找不到可堪饰演的角色。
对我们来说,这不却是最值得庆幸的事吗?人们在安全的处境想听惊险的故事,但当你处身现场时,你会希望,明天醒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