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近年积极推出电视外判及内判计划。
汶莱电视台的两位代表分别是第二和第三次参加这活动,她们异口同声说,观摩别人作品让自己眼界大开;能与同业作意见交流,让她们精神上获得莫大满足。最后,她们还满脸信心地说:「返回工作岗位之后,一定可以制作出更好的节目。」
不断摇动笔杆写笔记的马来西亚TV3导演说:「我好像又回到电影学院的日子。」这个一等一的好学生在五日当中,每看完一部作品,都绝不放过任何发表意见的机会。他把工作坊看成是公开论坛,所以要把握每个曝光机会,好使自己的意见和疑问得到宣泄。他的友台RTM的导演则说,看过其他导演的作品后,她深深感觉到用心、用时间去做好节目的重要。现实却是,她和另外一位同事,一星期便要赶出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能够及时赶出节目播出已算万幸,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质素。当她看到其他导演用心制作的作品后,她说她要好好向电视台的领导反映一下,希望可以把节目从一星期播映一次改为每月一次,好让制作时间充裕一些,自己以后也可多花点心思在制作上。
伊朗电视台IRIB的导演是一个话不多的人,连带他的作品也是一句旁述对白也没有。其他导演欣赏他作品的独特风格之余,更好奇这出个人色彩浓烈、只靠影像说故事的非一般纪录片,怎能获监制通过放在电视频道上播映?怎料导演只是轻轻一句:「我的作品一向如是,从来没出现过不准播的问题。」看来,伊朗的电视观众品味颇高,不然,便是电视台的地位超然,根本不用考虑节目是否受落。
纪录片节目交换活动
今年,亚太广播联盟交换节目的主题一如去年,要求用人物带出讯息。结果,十六个节目带出的不光只是十六个不同人物和十六个不同的故事,它们还代表着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作文化和电视制作特色,难怪与会者众口一词都认为这是一次交流经验的好机会,令人眼界大开。
亚太广播联盟于十年前开始举办纪录片节目交换活动。每年,每家参与机构按照大会要求提供一个完成的制作,便可交换其他作品,安排在自己的电视台播出。近年来,类似性质的活动越来越流行,不少国际和地区性的广播组织都举办这类活动,新闻和儿童节目一向是热门的交换内容,而纪录片则日渐流行。
「今年交换节目的水平比往年高,这是值得安慰和令人鼓舞的。」大会主持人Michel Gelinas今年已是第三次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邀请主持这工作坊。Michel是加拿大电视台一位资深电视制作人,除了深爱自己已从事近三十年的电视制作之外,他对传媒教学和推广工作亦不遗余力,而且还是另一个国际电视组织INPUT的理事会成员。三年前,当UNESCO开始赞助亚太广播联盟举办这活动时,便锐意扩大工作坊有关观摩和学习部份,务求使与会者能获得更大裨益。去年,观摩节目的主题为「追踪报导」和「纪实戏剧」。今年,经过和Michel商议之后,亚太广播联盟决定以「创新节目」为题,希望使导演们一窥世界各地电视制作的新趋势。两日下来,大会共选播了十六套精彩节目,当中包括去年亚太广播联盟电视大奖的得奖和入围作品、港台外判和内判计划的制作、去年和今年五月刚在INPUT年会上放映的精选节目。
创意与诚意
.为什么选择「创新节目」作为主题?
根据Michel的经验,好的电视制作已经走上两头极端,一端是落足本钱、倾足人力物力拍摄的浩大制作;另一端则走创意路线,无论在题材、手法或风格方面都力求与原有的电视节目不同。两者同样可以为观众带来惊喜,但成本方面则大有分别。他说目前只有资源较充裕的电视台,例如北欧几家电视台及一些能吸引外国投资的广播机构,才能负担得起花费钜大的电视制作,否则,在削减资源的浪潮下,大部份的电视台只能被迫走低成本创意路线,期望以诚意打动观众。
韩国放送公社KBS是南韩最大的公营广播机构,规模一如日本的NHK。五月份在三藩市举行的INPUT年会上,选择了三辑由KBS制作的十五分钟动画短片。这节目特别之处不在于制作本身,而在幕后的制作和播放动机。
五年前KBS一位热爱动画的摄影师向管理层提出制作动画短片系列,每集以简单线条和笔触带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讯息,例如种族歧视、环境保护。
KBS国际关系事务副总监专程来港参加工作坊的观摩部份,会上她提到管理层特别把这套短片安排在每日的早上和黄昏播放一次,好让观众在忙碌的一天工作之后,精神可以放松一下,享受与子女共聚的亲子时刻。Michel选播KBS这制作的目的,是要让与会者思考公营广播机构的责任 - 做好节目之余,制作的良好意愿其实更为重要。
香港电台近年推出的电视外判和内判计划同样令Michel和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Michel说外判计划在西方已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根据法例,加拿大电视台每年便要把一半的制作外判给独立公司,但港台却是自发地把宝贵时段开放给独立制作人,而且还在内部设立机判,鼓励员工制作创新节目,这种努力唯有公营广播机构才愿意投资,也应该坚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