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电视读报节目的生存空间

2006-09-15
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有报天天读》节目,引来国内各地电视台仿效。
主持人的独特个性令读报节目各有不同风格。图为南京电视台《南京零距离》节目主持孟非。
  二零零三年一月六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了新型新闻时事节目--《有报天天读》,引来了国内各地电视台的纷纷效法。目前,中国内地开设了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媒体可以列举出一大串: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早间节目《媒体广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南京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名牌节目《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读报》,上海东方卫视在早上《看东方》节目中也开设了一个十五分钟的读报节目《早报早知道》......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一方面反映了内地传媒在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态势,同时也体现出电视与报纸媒体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电视读报节目产生的原因
(一)媒介市场竞争的产物----
  根据「二零零二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95.8%的电视观众表示「经常」和「几乎每天」看电视,显示出电视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位置。这一调查同时指出,中国内地电视观众平均能够收看到十六套电视节目,城镇观众平均能够收看到廿四套,农村观众平均能够收看到十一套,显示出电视萤幕日益丰富多彩,电视观众的收看选择不断增加。这种群雄逐鹿的情况,必然促使电视制作者绞尽脑汁大胆创新,以求提升自己节目的收视率,电视读报节目正是这一创新思维的产物。

(二)压缩制作成本的捷径----
  在电视媒体市场化的今天,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是电视节目制作人最为关心的话题。电视读报节目的形式可谓是简单到极致了--一名主持人坐在演播室G,一台笔记本电脑显示出报纸摘要的标题、内容,主持人圈圈点点、评评说说,一期节目就制作完成了。这样的资源投入与奔赴新闻第一现场采集电视新闻的制作消耗,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以二零零三年三月美伊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报导为例,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新闻部一共动员了二千人来做这次战事的报导,战争报导的每周开销在二百万至三百万美元之间。电视读报节目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对观众资讯需求的满足----
  根据美国传播学家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活动时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在「资讯爆炸」的今天,人们饱受资讯超载之苦。观众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获悉天下的风云变幻,这种心理需求,就是要求媒介对于海量的资讯进行有序化的整理、筛选、解释新闻资讯。由于报纸销售范围和读者读报时间、外语能力、知识水准、购买能力上的种种限制,读者不可能将所有的重大新闻资讯一网打尽。电视读报节目不仅可以使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各大报纸头条,还可以听到生动形象的点评。

读报节目的优势与不足
  电视读报节目通过对新闻报导的解读,告诉观众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对报纸评论的阐释,帮助读者分析新闻,引导读者如何看待新闻。节目对资讯的有效整合利用,对海量的资讯进行有序化的整理,筛选、解释新闻资讯,以大众化的形式将新闻重新梳理、编排传送给观众。但节目制作者为了涵盖当天所有的新闻事件,节目内容有时未免空泛。主持人一般只能介绍一下新闻的标题,以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出新闻的内容,再加上几句点评,观众无法真正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这样的播报速度,很难将一个复杂的事件评说得全面而有深度。节目在全面报导和深入点评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电视读报节目能够将报纸新闻原来深刻、严肃的内容解读得平易、生动。一方面,主持人使用的语言是口语化的,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主持人把严肃的报导内容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地加以表述,把高深的问题平民化。主持人采用或幽默或讽刺的语言来进行评论,尽管没有文字周密严谨,旁征博引,但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电视读报节目在节目编排上,制作者也尽量突出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三十分钟节目被划分成六个环节,使整个节目具有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节目不仅介绍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还穿插一些有趣的图片资料,不至于使受众产生收视疲劳。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读报》在节目内容的定位上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城市话题」、「轻松阅读」的概念。
  电视是声像结合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G运动的画面直接再现了客观事物,声音的加入调动了观众的听觉器官。然而,电视读报节目却未能完全发挥出这一优势。尽管《有报天天读》结合了书法、音乐、动画等多种手法,力图不断形成新的视觉、听觉兴奋点来刺激观众,却始终摆脱不了报纸版面加主持人的单调模式。除了表现形式上的单调,播报的方式也很难有所创新。再伶牙俐齿的主持人也很难将曲折复杂的故事生动地再现,读报节目「解读」的传播方式大大限制了电视媒体丰富、真实、形象等特点的发挥。

主持人的独特风格
  主持人的独特个性点评,是这类节目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的杨锦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的马斌、南京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孟非读报》的孟非,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气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他们都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针对某些报章新闻做出一些适当的点评。
  电视读报节目的本质,应该说是主持人将报纸的资讯进行「解码--再编码」而后输出讯息的大众传播活动。符号互动理论认为,参与符号互动的人对符号的意义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使传播行为具有主观性、选择性。主持人一般会对所读到的新闻进行点评,而从解码者转换到编码者的身份过程也就是其解释或再创造原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持人自身的想法不可能掩没不彰。

读报节目生存空间的深层思考
(一)电视读报节目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电视媒体表现手段上的侧重点,应该是视觉。电视读报节目只能代表媒体间相互融合、资讯共用的趋势,是常规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决不可能取代电视影像新闻的主体地位。具有形象感、现场感、过程感的电视新闻报导,才能真正对观众形成冲击力。读报节目由于缺少了影像新闻节目特有的魅力,不能使解读立体化,因而很难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二)读报节目泛滥趋势分析----
  随着《有报天天读》的兴起与收视上的成功, 中国内地的电视媒体一拥而上,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跟风之作,许多电视台甚至专辟时段,推出纯读报栏目。在这些节目中,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而且忠实收看的,却屈指可数。一些读报节目无论演播室场景的设置还是节目的编排,都毫无新意可言,主持人也缺乏评述者的独到观点。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下,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往往畏于开办新型节目的风险,而模仿一些已经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口碑的节目形式。这种做法,会影响整个节目形态的发展空间。当电视观众失去了好奇心,产生了审美疲劳,原来的精品栏目甚至也会失去大量的观众,将整个节目形态的发展推进一个艰难的境地。
(三)对报纸发展的制衡----
  电视、报纸、网络,彼此之间互动交流,已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无可争辩的,是电视读报节目对报纸的资讯进行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整合,在无形之中拉大了受众与报纸之间的距离。传播学者施拉姆曾提出过一个关于人们为什么选择某种媒介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这也就是说,在接触资讯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选择最能充份满足资讯需要的途径,而在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则选择能够最方便而迅速地满足其需要的途径。报纸新闻变成了电视新闻的资源之后,读者只要打开电视机收看读报节目,就能了解当天几乎所有重要报纸的头条新闻。如果观众觉得电视读报节目能够满足自身的资讯需求,自然就不会再去购买报纸了,这在无形中夺走了一批报纸的读者。
  另外,大众传媒要使受众在短时间内接受一种资讯,理解一个意思,用图像比用文字有效得多。与报纸的文字报导相比,电视影像化的传播具有更为直接的特点,而电视读报节目的通俗化特点,更可以帮助受众在瞬间把握报纸所传播的新闻内容。但电视读报节目,也有可能导致受众阅读水准普遍下降。大量的收看电视节目会形成「被动思维」,降低观众的思考能力,减弱对文字的敏感度。在肯定电视读报节目这种资讯共用的创新形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报纸媒体的发展前景予以关注。 
  电视读报节目在中国的萤屏上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从整个电视传播的发展角度看,电视读报节目既可以看成是电视工作者在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资源整合方面所做出的全新尝试,也可以认为是在电视节目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捷径。如今的大众媒介要随着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收视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电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常变常新。电视读报节目操作便利,收视效果良好,但是这类节目未来的生存空间能否继续拓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