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电子传媒论坛」后记

2008-02-14
第三届世界电子传媒论坛于吉隆坡召开。
  从乍暖还寒的香港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不过三个多小时,迎面而来一阵暖风,与室内强劲的冷气形成强烈对比。一连两天的第三届世界电子传媒论坛(World Electronic Media Forum)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场地冷冰冰,可幸讨论热烘烘。

  世界电子传媒论坛为世界广播联盟(World Broadcasting Union,简称WBU)的活动,过往两届分别在欧洲的日内瓦以及北非的突尼西亚举行,今届移师亚洲,于是由总部在吉隆坡的亚太广播联盟(ABU),联同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IBD)以及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中心(AMIC)携手合办。虽然在亚洲区举办,但是论题广泛,讲者来自世界各地,台上与台下的交流也很热烈。

科技将世界拉近
  科技进步,为传统媒介带来不少冲击,近年,传媒纷纷引入社交网络(social media),例如:Facebook、博客(Blog)、网上讨论区等,将过往单向式的传播模式转为互动式,观众和听众甚至可以透过新媒体提供资料,自己做记者。英国广播公司世界频道(BBC World)新闻部的主管Richard Porter,分享了科技如何将全世界拉近。他认为现时BBC制作的新闻比从前更面向世界,「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仍然是BBC World的第一大守则。但此言一出,即引来南亚裔与会者的质询,指早前 BBC World 用 Burma 而非执政缅甸政府采用的官方用语Myanmar来报导早前缅甸的政变事件,似乎不太符合「中立、不偏不倚」的原则。Porter的回应是,英国人习惯使用Burma,如果本土的BBC网站用Burma这个字眼,而面向世界的BBC World网站用Myanmar,似乎不太统一。

  科技日新月异,无论财力丰厚或者发展中地区的传媒,都在拚命追逐高新科技,这条提问令我反思:为了接触世界各地更多的受众,媒体提升工作的硬件,利用科技扩展领域,正因如此,内容的编采更要小心谨慎,考虑清楚,理据充足,才不会成为只顾量不重质的新闻媒体。

拯救珍贵历史片段
  多得科技的进步,媒体的接触面更广,同时,很多以前占用大量空间的纪录载体,例如:影碟、影带,所载的内容经过数码化后,便可存放在一个相对细小的空间。可是,数码化需要大量金钱,不是每个传媒机构可以负担,很多珍贵的历史片段或会因此而白白流失。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如果不再行动,到了二零一五年,全球百份之八十,约两亿小时的电视和电台纪录将会消失,这些原本可以流传下来,让下一代了解上一代的文化、人物、音乐、艺术的宝贵片段一旦失去,将会是永久消失。现在可以做什么呢?

  论坛第三节的讨论以「Lost to the world ?」为题,选择问号而不是句号作为结尾,意思明显不过,这条问题的答案孰是孰非,就要看今天是否已开始行动,致力令各地的影视纪录不会消失。早两年在北非突尼西亚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电子传媒论坛曾经讨论过「拯救」方案,随即有一小组成立,研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使历史片段不会消失。小组成员分秒必争,两年后的今天,在吉隆坡的会场,汇报了研究结果以及建议行动。除了访问了不同的媒体,锁定重点保留的影视纪录,还成立了一个网站www.archivesatrisk.org。

  登入这个网站,大家可以看到部份媒体提供的珍贵片段,例如:英国广播公司提供了柏林围墙倒下的片段;克罗地亚的电视台贡献了一段已失传民族舞的录影片段;法国国立视听中心(INA)则捐赠了小云雀歌后Edith Piaf于一九五四年献唱的片段。小组现正鼓励一些没有能力将影视纪录数码化的传媒机构,将一些珍贵的片段寄给他们,如果值得保留,小组将会努力寻找赞助商,将片段数码化,存放在网站,流传下去。小组要和时间竞赛,在纪录载体未被战争、天然灾害等破坏前,将它们「拯救」。会议现场,小组成员亦邀请了与会者参与这极具意义的「拯救」行动,贡献一些珍贵的片段,积少成多,令历史不至于成空白。

致力收窄资讯鸿沟
  会议踏入第二日,三位讲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accessibility,一些落后地区的人如何接触资讯呢?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城市人一旦与互联网连接上,有取之不尽的资讯,但是落后地区的人如何连接上互联网呢?五年前开展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计划正进入关键时刻,参与其中的拉丁美洲电视组织(Organizacion de la Television Iberoamericana)技术委员会主席 Cesar Gerbasi指出,中国苏州常熟市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这些小型的桌上电脑,每部成本为美金一百八十八元,而乌拉圭政府早已落了第一张订单,共买了十万部这些小型电脑,分派给当地的小朋友,让他们都有机会接触互联网多姿多采的世界。

  另一边厢,欧洲广播联盟的技术主管David Wood邀请现场与会者闭上眼睛,用听觉来聆听一段影片,从而了解当中的内容。这个小小的实验说明了视像媒体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失明人士,缺乏足够的旁述,失明人士实在难以了解电视内容;后来,片段多加了一些旁述,情况大大改善。或许你会认为电视媒体根本就不是服务失明人士,但是accessibility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事实上,只要稍为注意,一些小改变也足以造成天渊之别。

  落后地区的人、弱势社群未能平等地接触资讯,年龄大小又会否影响accessibility呢?日本放送协会(NHK)的 Dr. Takayuki Ito 贯彻了日本人的创造力,协助年长人士更方便地接触资讯。NHK将协助长者搜寻喜爱电视节目的程式人性化,创造了一个名为TV Agent的卡通人物,需要作搜寻的时候,TV Agent便会出现在电视萤幕的左下角,与一幕之隔的长者「对话」。数码化后,电视频道大量增加,未能掌握最新科技的长者们,有了TV Agent的协助,可以从茫茫「频道」海之中找到自己的喜爱。此外,长者的听觉退化,很多针对长者的节目,主持人说话时都会刻意慢一点,但是,这是否窒碍了长者收看其他节目呢?正因为制作人员相信accessibility是不分年纪的,所以NHK研制了自动调慢语音的装置,让长者们慢慢地聆听,欣赏喜爱的电视节目。

  作为世界电子传媒交流的一个平台,世界电子传媒论坛让西方与「非主流」的媒体工作者对话、展示科技如何改变电子媒体的运作、带出各地致力收窄技术与资讯鸿沟的成果。第四届世界电子传媒论坛预计两年后在拉丁美洲举办,相信到时将有更多来自「非主流」传媒的声音,引发更深层次的讨论。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