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大选紧扣传媒理论

2008-04-15
台湾民调准确预测到今届竞选结果。
  每当发生公共事务,尤其是公职选举期间,主体新闻学(domain journalism)里的媒介,定然是候选人和选民中介传播(mediation communication)的大舞台;它可以大玩其「媒介把戏」— 为了吸引阅听人,而大耍各式各样花招,例如,操弄民意调查数字,以影响选情趋势;又或者大搞其「媒介化」— 利用媒介影响力,偏颇某一方,以实现其政治权谋,终而变成「媒介滥权」。

  在零八年三月台湾第十二任总统、副总统选举期间,本土媒介表现确实也离不开「媒介把戏」和「媒介化」这些招数,以吸引阅听人,打其促销如意算盘。可幸今次台湾本土媒介整体表现,平心而论,可以有赞有弹 — 有令阅听人懊恼的地方,也有令人激赏之处。不快的是,政党「置入性行销」(product placement),竟堂而皇之公然地大剌剌在媒介出现,又任令谣言在媒介版面、时段满天飞;而令人欣赏的则是今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这种科学数据「寻找」,证明其科学性仍属可信。

置入性行销 — 金钱的魅力
  置入性行销是一种另类「有偿新闻」,它巧妙地将欲「行销事物」,混入媒介的新闻或节目之中,令阅听人在毫无戒心之下留有印象,是一种操弄资讯,欺骗阅听人的高级技俩,是一种媒介与金主的「魔鬼交易」。「新闻价值」若沦为「金钱逻辑」时,不仅严重地扼杀新闻专业,也丧失了传媒监督的公信力,在今次台湾总统选举中,蓝绿两阵营的大型选举造势晚会转播,其实皆脱离不了以购买新闻时段方式,而实行其置入性行销阴谋。不过最明显不过的,则是绿营电视台民视晚间连续戏《爱》—竟于播出时,「借」演员之口,说出民进党的竞选口号(幸福经济学),并播出其竞选歌曲 —「幸福台湾」,令舆论哗然。

  可惜,台湾自解(戒)严之后,对媒介「管理」已趋于疏松,这些对白,只能视为剧情「创意」,不受广播电视法规范,因此,连掌管台湾通讯事务的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也无法可管,只能谴责这种做法,有违党政军退出媒介精神,而寄望于舆论给予检讨。

民意调查 — 数字叫人心跳一百
  自从民意理论、民意调查方法和统计学日趋完善后,民意调查数字魔力,就谁都不敢忽视。当然,由于环境、氛围以及选民态度飘忽不易捉摸(例如隐性选民)等等因素,调查出来的数据,很可能就是「糖衣的毒药」— 高民调而结果低票落选者,已司空见惯,令学者及民调专家跌破眼镜不知几凡。

  在民调发展史上最讽刺、最著名的例子,就发生在民调始祖盖洛普(G. H. Gallup)身上。(当年)他是预测杜威(J. Dewey)必然成为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的,结果却是杜鲁门(H. S. Truman)胜出。他一腔怒火开着车子回家,不觉超速而给警察拦了下来。当警察看到他的驾照上姓名时,竟然幽了他一默,「盖洛普先生你又错一次了!」不过,几经研究改进之后,台湾中央研究院理物研究所的「台湾政治期货交易中心」,以及政治大学预测市场研究中心的「未来事件交易所」两个研究单位,利用有实质奖金的虚拟货币交易方式,让交易者搜集足够资讯后,进场作得票率期货交易(等同投票),其结果之准确,令人叹为观止,隐约坐上明日民调之星交椅。

  其实这一政治期货交易市场预测威力,二零零四年台湾总统选举那一次,已经获得一次印证。当年的政治期货交易中心的交易价格,即「排斥」其他民调,认为陈(水扁)吕(秀莲)的得票率为50%,领先的连(战)宋(楚瑜)是48%,而结果是陈吕配得票率为48.8%,连宋配得票率为48.6%。而今次选举前一周,两个网络交易平台所得的候选人得票率期货不约而同的是,马(英九)谢(长廷)得票率,在六四比上下,如果当时就投票的话,马英九可望以接近二十个百份点领先,如果一个百份点约等同十一万张票的话,也就是说,马英九可能领先谢长廷二百二十万张票。而结果呢?马英九得票率为58.45%,谢长廷得票率为41.55%,与六四之比无太大分别,而且马英九得票,比谢长廷正正多了两百二十一万余票,准确程度令人咋舌。虽然刊登这一「神算」的台湾《科学人》一再强调,预测数字只能当作参考,但谁都可以感受得到,参与主持的教授们可不是开玩笑,闹着玩的。

谣言造势已风光不再
  谣言通常藉一点虚虚假假,或似真还假、似假还真的一桩事,来加以扭曲、重复和夸大,以攻击和污名化(stigma)竞争对手。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谣言是藉暧昧的传闻,经过简约(leveling)、锐化(sharpening)和牵强附会(assimilation)而「产制」出来。政治人物在攻击对手时,最常用的是攻击性谣言(wedge- driven rumor);希拉莉与奥巴马竞逐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出线权,希拉莉也曾攻击奥巴马对她散布谣言。在今次台湾选举中,谢长廷对马英九所用攻击性谣言,主要是影响媒介去公布马英九有美国居留权(绿咭),也可能有英国护照;也用过恐慌性的谣言(boggle rumor),例如,攻击马英九的「一中市场」讲法,「痛批」如果真的是这样,大陆人将会抢去台湾人的工作和饭碗;不过,理智的选民再也不被牵着鼻子走了。

麦克鲁汉「媒介论」不容忽视
  加拿大传播怪杰麦克鲁汉(M. McLuhan),独家将媒介二分为热媒介(hot media)与凉媒介(cool media)两大类。热媒介,例如:报纸、演讲会,是能提供大量资讯媒介,而且具有如高清电视般高解像度(high definition),因为语文、资料丰沛性,阅听人在阅读时,「费神」参与其中的程度不高;凉媒介,例如电视、座谈会,则正好与热媒介相反,所提供的资讯量有限,而且粗枝大叶,阅听人在阅读时俱多花些脑筋,以贯通想像力,故人与媒介「融合」度高。麦克鲁汉认为属于热媒介的人(如尼克森),最好不要现身于凉媒介里(如电视),而凉媒介的人(如甘乃迪),则最好借助此类媒介,博取阅听人的好感。当年甘乃迪在电视上同尼克森辩论,结果他的英俊样貌,「逼得」尼克森俯首称臣。马英九同谢长廷的媒介类属,也正是如此—属于凉媒介的马英九,纵然在回答谢长廷的质问题,有时反应略显保守,但他是在一般阅听人的「眼里」,而不是在他们的「耳里」呢!

  遗憾的是,上次选举中,电视台先开未来票,待「储蓄」一定票数后,再翻盘逆转的「灌票」做法,已为人所垢病,今次电视台在开苗粟县地方票时,又重施故技,令人扼腕叹息。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