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心」与「事旦」之间∶新闻媒体在「六四」报导中的角色与责任

2009-06-15
  六月四日烛光集会当晚,上演了一幕示威中的示威。无綫电视记者在做现场报导时,背后有人向镜头举牌,抗议「无綫新闻,事事旦旦」来嘲讽「大台」在「六四事件」廿周年上的报导篇幅及手法。事后,网民争相讨论这「事旦事件」,认为此举大快人心,亦为本来已炽热的争论带来新视点。「事旦事件」充份反映互联网作为非主流/民办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角力,更能体验著名媒体学者乔姆斯基Chomsky所提出的一种媒体「过滤」(filters):训斥 (flak),即对媒体的负面评论及反霸权势力。但在讨论这点之前,笔者想先对各电子传媒在今次处理「六四」廿周年课题上所作的相关报导进行初步分析,以便引证无綫相对上的处理手法,是否如所说的「事旦」,从而讨论新闻媒体在处理此类大事件/争议课题上的定位及责任问题。

廿周年报导的文本分析
  香港人权监察在六月三日发表了一份对香港各大电子 及印刷传媒有关「六四」专题节目的报告,罗列各台的相关节目数量,并在各节目标题侧张贴有关片段/报导的连结。单看数量,香港电台无疑占最多,不只是惯常的纪录式及深入访谈节目如《铿锵集》及《议事论事》,午间短评式节目《左右红蓝绿》甚至讽刺时弊式节目《头条新闻》都有评论「六四」的标题,节目也邀请不同政见的嘉宾评论对「六四」的看法,故此无论在节目的类型、节目内容及观点均呈现港台持平的编辑守则。相对于商营免费电视台的(欠缺)报导,似乎突显公共广播机构的社会功能:在处理一些政治敏感的题材上可发挥其编辑独立性、在商业及政治的可能压力下的相对自由。

  反观商营电视台中,亚视亦分上、下集式的探讨「六四」廿周年的意义,上集访问了一些内地不同的学者,有的秘密彻查「六四」真相,但有的强调需要更多证据。特辑似乎意味着在混乱的讯息下,需要对「六四」作出客观的评价,还是在客观的大前提下,避谈核心的「屠城」问题?而下集不断强调港人的爱国情怀。人权监察的小评质疑亚视是否曲线支持「河蟹」,亚视这个定调(强调港人的爱国心)是否尝试抚平北京对港人在悼念「六四」活动上所产生的不满?又或是坚持一种港人的「爱之深、责之切」的爱国论?亚视是否尽一尽作为中港和事姥的中介作用?

  至于无綫,「六四」期间直接讨论「六四」议题的,只有半小时的《星期日档案》节目。《星期日档案》既是较《新闻透视》等新闻节目软性,连回顾八九年民运以来的纪录片或时事评论式节目都欠缺。《我们的8964》为题的节目内容,访谈了几位青年的不同立场。节目最后亦采访一对每年都携子女参加「六四」集会的家长。节目内容的基调似乎是达至廿周年「薪火相传」的讯息。但无綫在怎样唤醒观众对「六四」的理解,甚至最近有关「六四」所引发的争议,都欠缺充份、全面的交待,显得对这件大是大非的评论欠缺公平及合乎比例 (proportionate) 的讨论,而节目只呈现港人的不同角度,更是回避讨论「六四」责任等争议性议题的良方,实行「不报导不错」的「自我审查」做法。

「六四」当天的报导
  各电子传媒(及报章)的指定动作均在独光集会前作现场报导。尤其今年大众的焦点都在参加人数会否打破往年的纪录。在这些规格化的手法中,无綫却「突围而出」,在《六点半新闻》的编排上不以「六四」烛光集会作头条,反而以天水围学校学生滥药的事件及立法会通过加快兴建港岛西支綫作头、二条。「六四」集会及当日相关新闻就放在第三。虽然滥药可能是令家长学界震惊的事件,又或者把「六 四」集会迟放是基于技术性考虑,但这种安排显然不为观众接纳。节目出街后即收到观众投诉,专栏作者更谴责大台「不要脸」,甚至那位「示威者」在镜头前举牌,以至无綫狼狈地腰斩直播、胡乱加插其他新闻片段,足以反映观众并非沉默忍受的顺民,亦不值于无綫这种试图淡化「六四」廿周年的做法。

新闻嗅觉失调──是自我审查还是大台霸权?
  其实,有关香港新闻出现的自我约束以至自我审查都早有讨论。香港记者协会在二零零七年出版的调查报告,详尽分析了香港好些商营媒体曾都对国内及香港事件出现「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报告亦指新闻机构往往因集团由中资机构或与国内接触频繁,甚至大股东均为国内政协成员,故此报导负面新闻时都淡化处理。而马杰伟兄在《明报》的撰文中都提到中央过滤「六四」内容为众所周知的事。但讽刺的是,一方面流亡国外的「六四」异见人士均赞扬香港人坚持及维护一直享有的自由时,我们不能不依赖媒体有份道德勇气去撑着这空间。以今次「六四」廿周年的处理上看,商业媒体是为了全港观众的口味而作这安排,还是对无形的政治压力作出的妥协?如后者,我们要问的不只是一个操守问题,更是这种「自我审查」是否越演越烈,令民众的知情权/资讯权,荡然牺牲了?(其实自我「约束」的似乎不只商营媒体,人权监察报告亦质疑广播处长是否曾要求亲自监督有关「六四」特辑的剪片程序) 大台的做法,是否一种由惯性的收视而来的霸权,或是因「自我约束」而失去了新闻嗅觉{news nose}?

  面对这种大事件,新闻媒体可以做的,应该是做好新闻操守中的客观、持平。在处理敏感课题时,更应尽量将不同观点、事实呈现出来,好让观众自己作理性思考及判断。近期不少有关「六四」当年的书籍陆续出台,除了最瞩目的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录音访问,更有不少香港记者回顾当年在场的亲身经验,为我们对事件的回应或检讨提供更多资料。有些记者选择将事实平铺直敍的纪录下来,就是让读者作客观的分析,他们忍受将伤口重新揭开的痛苦也要把当年所见所闻一一呈现,目的就是将起码是事实的一部份尽量的曝光,让公众见证这场民运。这样做并非要纠缠在死伤了多少、究竟是否屠城等细节,而是要我们正视所发生的,好能提起头来,骄傲地担起中国人的身份。而在香港这片相对自由的中国国境,我们更应珍惜并把握这自由,尽力把资讯呈现,以提倡更全面的讨论,实践「真理越辩越明」的民主精神。

网络之民主社会:主流媒体的尅星?
  今年「六四事件」更加彰显了网络讨论区对主流媒体的反抗及角力。马杰伟兄在其文章中都详细讨论了新媒体力量,作为民主社会的主要力量,但亦质疑这平台是否可以对主流媒体构成足够压力?乔姆斯基在讨论美国新闻媒体在六十年代后期所面对的制衡时提出了训斥「flak」的理论,即除了政治,拥有媒体股份的集团或广告商外,政党、社会压力团体对传媒的负面回应和批评也可以制衡传媒,无綫「大台」今次的做法明显地宣示有广告商及集团老板的资金甚至中央的默许,或在国内采访时对无綫的礼遇,足以蔑视对其负面的评论。这种气焰也促成该台在政府大叫「保就业」下公然裁员不下一次,向同行负起示范作用。

  要提升训斥「flak」的制衡作用,那怕不只网民,观众作为公民社会的一份子也要团结起来发挥「第五权」的监察功能,齐来向「大台」举牌。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