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媒体回想》

2009-09-15
对重大灾难报导的思考
书名:《震撼:媒体回想》
编者:梁晓涛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震撼:媒体回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着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备忘》的三册丛书之总结篇。前两本分别名为《震撼:电视档案》和《震撼:战地手记》,记录了从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到六月十二日,持续一个月的灾难报导和全国动员的扶危救灾工作。细读这二书,我们可以知道在大灾难中,电视萤幕背后,国家新闻频道四百多人的前线报导团及编采单位如何运作,在数百小时连续直播的忙乱中,他们应对的过程和解难方法。

  灾难过后,四川民众重新站立,把目光朝向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跑新闻的工作者则继续专注于做好每天此时此刻的报导。至于新闻业的管理层及传媒学者呢?是时候回首了。

  中国的现代新闻史,在巨大突发的灾难报导方面,有很多「三不」教训 (不开放、不及时、不充份)。假如说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封闭背负着沉重的政治枷锁因素,那么「非典」前期的报导,肯定是记忆犹新的负面案例。

  藉着倒后镜看历史,《媒体回想》辑录了数十位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此次重大突发事件报导的初步思考。例如,从危机传播的角度看川震,浙江大学的邵培仁讨论了危机事件报导与媒介逻辑的演变关系和「训政」功能。中山大学的张宁通过分析央视在抗震救灾新闻直播节目中的议题种类、走向和推移,看其怎样在危机传播中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新闻传播效果方面,中国传媒大学的刘燕南对国内收视行为作了一些比较,而北京大学的关世杰等人则对美国六家主流媒体网站(诸如《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等)关于川震的文字报导作出分析。以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民族凝聚为题,北京大学的龚文庠、厦门大学的陈嬿如,和暨南大学的林如鹏等人有相关探讨。

  诚如南京大学的杜骏飞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不约而同地指出,「五.一二川震」是中国实施信息公开政策的重要参考点。然而,它对统治阶层日后如何促进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以免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国家形象危机,是否已埋下了开展传播策略新思维的种子,要拭目以待。此外,国家电视台作为具影响力的强势媒体,她怎样理解在「适当时机」和「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信息公开或「新闻公开」,也是我们日后应当继续关注的焦点。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界与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视新闻老总的管理心法

苏钥机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