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曾是北宋东京城的所在地,当时人口过百万,往昔的富丽繁华,活现于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中。可惜,今天在开封市已难觅宋朝古迹,反而在地底却叠压着多座属于不同朝代的古城池。

这种层层相叠的「城摞(音:罗)城」现象,背后源于开封的特殊地理环境。黄河近开封一段,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床持续堆积沙泥,形成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地貌,更令开封城在历史上多次被泛滥河水和沙泥所淹没。然而,开封先民却一次又一次在淹埋着旧城池的地基上,重新建城,于是形成了地底「城摞城」的情况。

这重大的考古发现,源于1981年,政府派人清理龙亭公园的潘湖时,竟在湖底淤泥之下,发现埋有明朝周王府的遗址,于是引发考古队在市内四出勘察。经钻探发掘后,证实在新郑门遗址地下,叠压着史上六个时期的城池,包括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以及明、清时的开封城。考古人员现时持续发掘,并准备在那里兴建博物馆。

在距离开封以西百多公里的巩义,座落了七位帝王的宋陵墓群,占地超过一百平方公里,气势雄伟;雕工精细的石刻群,经历千年洗礼后,仍然屹立不倒。宋朝重文轻武,文化发展鼎盛,流传下来的一些古老工艺如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均可以让人想见当时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