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石钟山记(一)

2014-05-05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词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山下接着一个深潭,微风吹动水浪时,水和石互相拍击,发出来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因而得名。这种说法,人们常常表示怀疑。现在拿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寻访它命名所根据的原迹,在潭上找到两块石头。他敲打着石头一听,南边的那块声音深沉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高亢,木棰停敲后声音还在萦绕,余声慢慢地才消失,于是他自以为找到了命名为「石钟」的原因。可是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敲打后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偏偏只有这里的石山以「钟」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乘船去临汝。长子苏迈要到饶州德兴县担任县尉,我送他到鄱阳湖口,因此有机会看看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位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间选出一、两块石头敲击,发出硿硿的声音,我只是笑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色明亮,我和儿子苏迈乘坐小船,来到陡峭的石钟山崖壁之下。巨大的岩石在身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猛兽和鬼怪,阴森可怕,像要扑过来。在山上栖住的鹘鸟,听到人声也惊慌地飞起来,在高高的云端里磔磔地啼叫。又听到好像老人在山谷中又咳又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叫声。我心里有点害怕,正想回去,水面忽然发出一种很巨大的声音,轰隆隆地像敲钟鼓的响声,久久不停。船夫十分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隙,不知深浅,细小的波浪拍打进洞穴石隙,波涛激荡,发出撞击石头的声音。船回转到两座山峰之间,快要进入港湾口时,有一座大石挡在水流中央,这石头巨大得可以坐一百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四周有很多小洞,与风浪互相吞吐,发出喔嚓当哒的声音,和早前所听到的轰隆声相呼应,好像音乐在演奏。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轰隆声是周景王的『无射编钟』发出来的;喔嚓当哒声是魏献子的『歌钟』发出来的——可见古人并没有欺骗我们。」
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只凭主观的心来判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可是说得不够详细;士大夫总不肯乘小船夜泊悬崖峭壁之下,所以没有机会知道真相;而那些渔人船夫,虽然知道却没有能力讲清楚,这就是世人不知道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见识不广的人拿着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合理」的解释,自以为得知它的真相。我因此写了这篇文章,慨叹郦道元说得太简略,同时嘲笑李渤的见识浅陋。

词解:
《水经》∶古代一部记述水流河源的地理著作。
彭蠡∶鄱阳湖。
石钟山∶在今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畔。
郦元∶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人,曾为《水经》作注,称《水经注》。
相搏∶互相撞击。
磬∶古代一种石制乐器的名称。
李渤∶唐洛阳人,宪宗元和年间任江州刺史,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扣∶击。
函胡∶同含糊,即模糊不清,这里是深沉厚重的意思。
枹∶鼓棰。
适∶前往。
森然∶阴森可怕的样子。
鹳鹤∶一种形状像鹤的水鸟。
噌吰∶宏亮沉重的声音。
涵澹∶水旋转流动的样子。
窾坎镗鞳∶表声词,形容如敲击和钟鼓的声音。
无射∶钟名。据《国语‧周语下》记载,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铸成大钟无射。
臆∶胸口,即心里主观的感受。
殆∶大概。
水师∶船夫。
考击∶敲击。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代以来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观止」一词出于《左传》,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经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所以《古文观止》解作历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结集。主持陈耀南会透过古文的介绍,让大家掌握中文的语言艺术,继而了解中国的学术思想及社会变化。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