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扎子

2014-05-21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扎子

2014-05-21
原文: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鍼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译文:
臣等愧以空疏的才学,充当侍讲和侍读。皇上的聪明才智是天赋的,学问一天一天长进。臣等学识有限,而道理却是无穷无尽的,心中想说,却往往词不达意,因而自愧,不知如何是好。我们私下认为,臣子进献忠心,好比医生用药。药物虽然由医生的手进献,药方却多半留传自古人。如果药方已在世间行之有效,就不需要全部都由自己发明。
我们听说唐朝的宰相陆贽,才能杰出,可以做圣王的辅佐;学问渊博,可以做皇帝的老师。他的议论深刻切合于事理人情,言论没有背离道德规范。他的智慧如同张良,文才却超越张良;他的思辩像贾谊,方法却不像贾谊粗疏。对上他能纠正皇上错误的思想,对下他能贯通天下人士的民意。但是他遭遇不幸,任官时没有遇上好时机。唐德宗以苛刻为拿手本领,陆贽却以「忠实仁厚」来劝谏他;德宗以猜疑嫉忌作为待人的办法,陆贽却以「待人以诚」来劝告他。德宗喜欢打仗,陆贽却把消灭战争作为当务之急;德宗喜欢搜括钱财,陆贽认为散发钱财为最要紧的事。至于任用人才,听取意见的方法,治理边地,驾驭将帅的策略;归罪于自己以收买民心,改正过错来顺应天象;去除小人消除民患,珍惜爵位,只用来封赏有功的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以说是进献了苦口良药,针治了膏肓的疾病。如果德宗全部采用他的意见,那么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也可以再出现了。
臣等每次从西阁退出,相互谈论,认为以皇上的聪明,一定喜欢陆贽的议论。只要圣主和贤臣的意见相合,等于相隔百年的君臣处身同一时代。从前,冯唐谈论廉颇、李牧的贤能,使汉文帝为不遇贤才而叹息;魏相列举晁错、董仲舒的对策,令汉宣帝采用而导致汉室中兴。如果皇上能够自去求得老师,没有比就近从陆贽取得教益更合适了。传统的六部经书和三部史书,诸子百家的文章,并非没有可观的地方,学习这些文章都有助于治理国家。但是,圣人的言论太深奥,史书和诸子百家的道理太支离破碎,好像山高海深,难以精简地选出来。可是像陆贽的言论,一看就明白,聚合了古今政治见解的精华,确实是国家治乱的借鉴。臣等想取来他的奏议,稍为校正,缮写进呈,希望皇上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就像见到陆贽一样;反复熟读,好像和陆贽交谈一样。这样,相信一定能启发皇上神圣的天份,在短时间内成就太平盛世的事业。臣等表达不尽诚恳的心意,希望皇上决定呈进与否。

词解:
讲读∶指侍讲和侍读学士。
天纵∶天赋。
窃∶私下的意思。自谦之词。
伏∶敬词。
子房∶张良。
格∶正。
名器∶古代表示等级的爵位和车服仪制等。
石∶古人治病时使用的石针。
鍼∶用作动词,治疗。
膏肓∶这里代指严重疾病。
契∶合。
冯唐∶汉文帝时任中郎署长。
颇、牧∶廉颇、李牧。
魏相∶汉宣帝时曾任丞相,主张整顿吏治。
晁∶晁错,汉景帝时有名的政治家,见《晁错论》
董∶董仲舒,汉武帝时有名的思想家。
六经∶指《书》、《诗》、《易》、《礼》、《春秋》和《乐》。
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圣言∶指《六经》。
坐∶同「座」。
取进止∶听候或留或退,或可或否的意思,是奏章的套语。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代以来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观止」一词出于《左传》,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经尽善尽美,无以复加,所以《古文观止》解作历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结集。主持陈耀南会透过古文的介绍,让大家掌握中文的语言艺术,继而了解中国的学术思想及社会变化。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