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查笃撑
粤剧
粤剧 京剧 昆剧 黄梅戏 潮剧 越剧 闽剧 高甲戏 豫剧 评剧

历史源流∶

广东省地方戏曲之一,有「广东梆黄」,「广东梆子」、「广东大戏」等称号,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等地。起源有三种说法,较多人认为它始于清初,后集弋、昆、秦、徽等腔的优点,逐步发展而成。咸丰四年,由于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而禁止粤剧组织演出。后来虽然再公开组班演出,但发展缓慢。

辛亥革命时,一些具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文明戏影响,宣扬反清反帝反封建,编演《文天祥殉国》等剧目,突破粤剧的创作和艺术形式。后来,「省港班」又吸收了歌剧、话剧、电影等优点,改良和革新粤剧。

返回

戏剧特色∶

不少艺人创造新腔,对建立戏剧中角色的性格有所帮助。例如红线女独创「女腔」,音色清脆、行腔自然,特别在演唱「中板」时,往往运用她多变的歌唱音色和技巧,突破音程,真假嗓巧妙结合,演活角色的性格和感情。

举例言之,红线女于《搜书院》中饰演翠莲时,透过其轻巧活泼,柔中带刚的歌声,表现出翠莲身份卑微但具反抗精神的性格。在《关汉卿》中,又成功地运用其唱腔带出朱帘秀重情、正义果敢的性格。

返回

音乐唱腔∶

以梆子、二黄的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除梆子,二黄外,还有粤讴、南音、西皮、木鱼等腔调。曲牌可分为牌子和小曲,牌子大多吸收自昆曲和弋阳腔,而小曲包括戏曲的过场音乐、广东音乐等。

返回

伴奏乐器∶

分管弦乐与打击乐。管弦乐以高胡、二弦、扬琴等为主奏乐器,打击乐则有卜鱼、高边鼓、沙鼓、大钹等。

返回

剧目∶

传统剧目早期有「江湖十八本」,为早期演员的「开山戏」。清同治七年,有「新江湖十八本」,如《西河会》、《雪重冤》、《双结缘》等。光绪中叶,则出现着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秀克武牧羊》等,又称为「大排场十八班」。建国后,整理编写的剧目有《宝莲灯》、《平贵别窑》、《柳毅传书》等。

返回

rthk on internet 中国戏曲查笃撑 中华文化
历史源流 戏剧特色 音乐唱腔 伴奏乐器 剧目 声音示范片段 阮兆辉谈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