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查笃撑
黄梅戏
粤剧 京剧 昆剧 黄梅戏 潮剧 越剧 闽剧 高甲戏 豫剧 评剧

历史源流∶

安徽省地方戏曲,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苏、湖北、福建等省。原名黄梅调或采茶调,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

公元1786年,黄梅县一带发生水灾,不少灾民以卖唱为生。后来,部分灾民习以为常,于农闲时也到广济、九江等邻地卖唱,令当地居民学会了黄梅采茶调,再结合民间舞蹈,演变成包含歌舞和故事的小戏。

早期的黄梅戏,以「两小戏」(小生、小旦)、「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和独角戏为主。后来吸收了曲艺「渔鼓」、「罗汉桩」的唱本,并受到戏曲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产生本戏。

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变得职业化。表演者先是分散清唱,后进入固定场所,职业班社开始出现。

返回

戏剧特色∶

长于抒情,载歌载舞,唱腔动听悦耳,表演自然清新,当中以严凤英为著名代表人物。

严凤英唱腔圆滑,音色优美,吐字清楚,且在传统曲调中发展不少新腔,演唱艺术自成一派。在《天仙配》中,她饰演天界下凡的七仙女,与董永发生了一场仙凡因缘,顿时掀起黄梅戏热潮。

黄梅戏的曲调唱腔不但优美,且不乏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例如在《天仙配》中,董永完成百日工期后,与七仙女回家,途中二人对唱的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旋律优美,脍炙人口。

返回

音乐唱腔∶

根据传统习惯、曲调的结构、旋律等各方面,唱腔可分为「花腔」「彩腔」「主调」。建国后的唱腔,则打破花腔小戏专曲专用的习惯,有需要时更会重新作曲,扩大板腔的表现形式。

返回

伴奏乐器∶

早期以打击乐器伴奏,戏班社中「三打七唱」的「三打」,正正是指演奏打击乐的三人。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开始使用京胡托腔,其后又尝试以高胡和二胡伴奏。到了建国初期,高胡逐渐成为主要的演奏乐器。

返回

剧目∶

早期的剧目,有「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出」。可是,当黄梅戏从农村草台进入城市后,剧目数量再无法满足观众要求,于是新增内容,根据唱本和章回小说编写「幕表戏」,又向京剧等其他剧种移植剧目。

建国后,黄梅戏改编及创作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并整理传统剧目,当中以《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等剧影响较大。

返回

rthk on internet
历史源流 戏剧特色 音乐唱腔 伴奏乐器 剧目 声音示范片段《连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