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苏轼(宋‧七言绝句)

横看侧成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身在此山中。
插图
诵读:钟伟明

语译

由东西方看,庐山成连绵的山势,从两侧看,庐山是一座高峰,从远从近、由高由低看庐山,总是有不一样的景色。我不能了解庐山真正的全貌,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中。

赏析

这首诗没有用一个难字、僻字,更没有运用典故,但其中又蕴含哲理。首两句写诗人从「横看」和「侧看」两个角度作对比,得出截然不同的景象,让读者一开始便能感受到庐山面目变化之大。第二句「高」、「低」、「远」、「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诗人经过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对庐山各个局部片断都了然于胸,却仍慨叹总不能把握庐山的整体面貌,因为他所见的只不过是在某些角度所见的庐山而已。因此诗人作了进一步的思索:人的认识是相对的,有局限的。通过对庐山面貌的探索,他认识到「当局者迷」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对人们有深刻的启发,成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

作者生平

苏轼 (公元一零三六年至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省眉山县) 人,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