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Programmes 电视节目  Radio Programmes 电台节目 Other Years 其他年份  
Programmes Information 节目资料
天下父母经
Parents’ Mottoes
二零零八年芝加哥国际电视节 – 银奖
The 2008 Hugo Television Awards (Presented by the Chicago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 Awards 2008) – Silver Plaque
监制:陈曼仪
编导:李澈、何慧莹、林建南、余嘉恩、许敏芳、李才良、麦继安
生活愈来愈复杂,子女愈来愈难教。在教育和跟子女相处的课题上,现代都市父母每感左支右绌,头大如斗,难免有上课进补的需要,寻求形形色色的专家协助。那么,我们又有否想过向古人取经呢?

别以为古代事例一定陈旧老套,不合时宜,重读古代故事,启发现代应用的灵感,甚至可创奇功,在许多诸如商务、政事的范畴上已屡见不鲜。其实,认为今天一定比古代进步的思想已经过时,深入传统的智慧,每能觉察今天的浅薄,在古代的小故事中汲取前人的智慧,融入今天的实际处境,就像打开上一辈留下来的宝库之门,满以为里面会藏着古董珠宝,到头来却发现那原来是通往屋后的树林,林后有海有天,有我们在前面没有看过的风光。

继承前人智慧,则天下父母心并不可怜,而是不但可敬,可爱,而且可思可想,可启可发,可进慧境,可达大道。


孟母三迁
Watch 收看

家长如是说:「子女的成就,就是父母的成就!」

古时孟母三迁造就圣贤大业传颂千古,今日香港父母为子女前程亦未敢怠慢,不论中小学派位,都有家长破釜沈舟,卖田卖地,自愿由千尺豪宅坠进校网寻常百尺家;也有苦读两年修心养“圣“,力求与教会学校同声同气,兼争入学资格额外五分的善男信女...

责无旁赁是千古不变的父母经,不同的是,古时三迁已可成经成典,今时家长十迁之后亦不保安枕无忧。所忧何事?是复杂纷乱诱惑处处的现代社会?还是竞争比拼硬道理下的香港精神? 本集三个案,看年轻夫妇为儿子入读小学之奔波劳累,患得患失;看名小学家长机关算尽为女儿升中再闯一关;也看西贡的妈妈坚持儿子在离岛区成长,让他就读自然学校,尽情发挥自己的小宇宙。

一样米养百样人,每所被心仪的学校却都背负着万千家长一致的期望,不必是一登校门升价十倍的虚荣,也未必有望子成龙的奢望,而是力保子女人生不脱轨的希望工程!


我家的大BB
Watch 收看

「我的妈妈就是我的BB。我年幼时,她照顾我,现在我像是她妈妈一样地照顾她。」独力照顾母亲的陈小娟乐观地说。

陈小娟的母亲名叫蔡月卿,今年86岁,她于2004年中风,后再被证实患上老年痴呆症。蔡月卿现已丧失自我治理能力,个人卫生及日常生活全赖小娟;加上她的记忆力已退减而且性情改变,所以时常像小孩子般依赖及撒娇。小娟的父亲因年纪大,听觉不灵,眼睛有白内障,加上患有哮喘,时常需耍入医院,对于照顾妻子亦无能为力,所以小娟便像妈妈一样地摃上照顾的责任。

母女的角色有所对调,小娟泰然处之。也许这是现代孝经的新一篇章。


我在等死
Watch 收看

「我不肯定可否为我的女儿庆祝一岁生日,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到她叫我一声『爸爸』…」钟爸爸眼泛泪光地说。

钟颖淇(淇淇)在2006年11月出生,她在出生后不久已被证实患有一种名为「庞贝氏症」的罕有遗传病。

「庞贝氏症」患者因为基因有缺陷而使酵素GAA产量不足,引致过多肝糖积聚于肌肉而伤害其功能,大部分患有此疾病的婴儿会由于心肌衰弱而发生心脏问题,部分病人未能活过一岁。据估计,全球大约 40,000新生婴儿中有1个患有此病。 幸运地,「庞贝氏症」是有药物维持生命。淇淇现在每两星期前往玛丽医院接受「酵素替代疗法」,现时药费每次一万多元,即每年超过二十五万元,而药费会随着淇淇的体重而增加。当钟爸爸钟妈妈得知淇淇需要终生用药,而药费将会是天文数字,小康的钟氏夫妇没有想过放弃,只想着用最好的方法去帮助自己骨中之骨,肉中之肉。

钟氏夫妇皆成长于长洲,但二人小时候从未于长洲见面,他俩是在香港工作时认识而结缘。钟先生表示,他们的认识、结婚、诞下患有「庞贝氏症」的女儿,彷佛冥冥中命运有安排;钟太则说,他们对淇淇的期望是「健康快乐地活着」,人生的「质」比「量」更重要。相对一些期望子女入名校、做医生、做律师的父母,钟氏夫妇的期望可谓有天渊之别。

为了女儿适应成长,钟氏夫妇尽量对待淇淇为一个正常婴儿,例如带淇淇与亲友相聚,令她感受人间的爱,又会带淇淇亲亲大自然,令她在世时多看一些事物。


薪尽火传
Watch 收看

「佢死鰦,但精神常在罗,佢遗留鰦俾阿枫,系爸爸坚强鮋性格,自强不息鮋精神。」

今年三月,林淑儿的丈夫因肺癌去世,剩下淑儿照顾六岁的儿子承枫。淑儿一方面要忙于处理丈夫的后事,另一方面更为着儿子升读小学派位一事筹算,希望能遵照丈夫遗愿,让儿子入读他们所拣选第一志愿的学校,因为淑儿与丈夫深信,基于儿子活泼好动的性格,这所活动教学的学校能让儿子健康怏乐地成长。

丈夫过身后,淑儿要适应单亲的生活,工作之余,更要照顾儿子和料理家务,幸得家人相助,在她需要的时候能代为照顾儿子,让她能有喘息的空间。丈夫的患病及离世,让淑儿领悟到:生命不在乎长短,而是要活得精彩。丈夫面对疾病时坚悤、永不放弃的态度,正好成为儿子的榜样;而淑儿要做的,是好好教导儿子成长,希望他长大后,能将父亲的精神延续下去。


等着你回来
Watch 收看

当子女犯了错,父母应如何面对?身为母亲的霞女说:「只要坚持永不放弃,并在背后随时支持与鼓励,无论子女做错什么,也会有变好的一天。」

霞女四十岁未够,已有一对子女:女儿十七岁,儿仔十四岁。霞女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常常在打瘗中过日子;十八岁嫁了人,以为可以得到幸福,结果也是经常被丈夫打瘗。忍无可忍之下,八年前抱着儿女,拖着行李,毅然离开家庭,另觅居所过新生活。

大女儿阿怡中学时期开始反叛,开始经常夜里不回家,霞女当时也采取打瘗的管教方式,结果母女二人关系非常恶劣,无法沟通;三年前的一天,霞女接到警署来的电话,原来阿怡以界刂刀伤人,做母亲的伤心之余,也开始反省自己的管教方法;后来阿怡在等候法庭裁决前在女童院渡过十四日,尝到失去自由的滋味,却体会到母亲不离不弃的关心与爱护。后来阿怡被判两年在家接受感化令,母亲一方面努力改善与女儿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坚持管束女儿遵守感化令规则,有时也会因此造成冲突,但总的来说,母女二人关系也比以前缓和了不少。

虽然现时阿怡并非百分百的乖乖女,但是作为母亲的霞女,知道自己要耐心等候,给予时间,让女儿慢慢改变。对女儿,她仍然充满信心。


教者父母心
Watch 收看

「位位老师,男的就像我爸爸,女的就像我妈妈。我有这揦多个老师,就像有很多个爸爸妈妈,即是说我在他们身上学到无限的东西」鎆病三年的高中生婷婷感激地说。

过去三年一直患有不明疾病,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可幸得到校内老师们的悉心照顾,使失落的信心重新建立起来。MissWong是她的生物科老师,又是班主任,见婷婷久病在床,差不多每周都探她一次,又带给她心爱的食物,她出院后在家休养,又适时替她补课,正是无微不至。

在去年年中,婷婷得到各方的鼓励,于是鼓起勇气,以自修生名义报考今年的会考。在老师们、同学及家人的鼓励,及自己的不断努力,终能完成今次会考。婷婷特别感激MissWong多年的教导及照愿,师生之情,溢于言表。


此子何来
Watch 收看

「我从未担心过,她会怨我没有给过她什么,因为她早已知道,我为什么没有给她,例如她只能在一个单亲的家庭中成长….」何来感慨万千地说。

母亲的爱,对每一个儿女来说,都有不同。做母亲的,未必一定要为儿女做早餐、带上学、温功课、学钢琴,而可以是完全另类的爱。另类的母爱,是要为自己儿女的未来,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榜样。未必一定要自己的下一代去做医生、律师或者什么专业人士,而是要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最珍贵的得着。

一位单亲母亲,为了保缳天星码头,而被定罪,判120小时社会服务令,但她却坚信她所做的一切,是为女儿树立榜样,究竟她为何有此「父母心」,请看何来与其女儿的故事。


舐犊情深
Watch 收看

「我发现癌症时已到末期,但这并不代表我会放弃,几十次化疗,几十次电疗,每次都很痛苦,但重要的是我现在还在世,我要做个好榜样给我两个儿子。」

劳念慈,就是一个强人不倒的例子。未到三十,她已是集团总裁,旗下的员工多是比她年长,但她以工作表现叫她们信服。03年,她得悉自己患了乳癌,医生说已是第四期。她没有理会自己已达末期,她照样去化疗,照样去电疗,没有一刻放弃。她一直拼命工作,与时间竞赛,成为女强人。病魔反而令她惊醒,要放慢脚步,要关心家人,要帮助他人。她现在比从前更强---去治疗自身、去和两个儿子相处、去为她爱的人努力。

由生病那天开始,她以乐天知命的性格面对癌魔。一切医疗都比不上心灵的快乐,乐观从容的态度让她捱过一年又一年,经过三次复发,她还是屹立不倒。她甚至写书,单人匹马四出探访有需要的病人。她对儿子说,要接受死亡,让他们明白妈妈是患病,但妈妈不会放弃。要让只有8岁和10岁的儿子,理解及预见妈妈的离开,是艰难的一步,劳念慈希望,至少能看他俩完成小学。


铁汉柔情
Watch 收看

「工作冇左你,有第二个人顶上,但系屋企冇左个阿爸呢,冇人取代到你个角色。」

讲求纪律严明的警察先生,当卸下制服,担起父亲的角色时,会如何管教家中子女?陈家辉先生为警署特遣队警长,眼见很多年轻人容易迷失于各种诱惑而染上恶习,对于家中三名女儿,从小便着重德行的培养,希望在他们踏入青少年期面对社会上各种引诱时,能分辨是非。三个女儿们偶有纷争,有丰富查案经验的陈生,认为调查这些纷争比查案更辣手。陈生夫妇对「家庭」观念看重,透过言教身教,培养女儿们对「家」的责任,亦希望她们长大后能手足扶持,彼此维系。

陈生对待子女,一则以严,一则以慈。他是家中的搞笑高手,常逗得一家人笑声不绝;亦会在空闲时间去大女儿学校与她午膳,增进父女感情;每逢女儿们学校有 project要做,他便充当「柴可夫」接送,更协助她们以电脑处理照片。就是这些生活上的一点一滴,让父女间的关系深深地建立,亦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们的言行。

返回Back
 
 
 
2008 RTHK Award-Winning Programmes 香港电台得奖节目 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