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系列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纽约电视节:银奖
2010 New York Festivals: Silver World Medal


监制:李耀明

〈制作历程〉  

为了让观众增加观赏的趣味性,我们特意泡制这个制作特辑,除了呈现幕后队伍如何发掘题材之外,还会跟进制作过程和介绍这个节目的特色,其中最有趣手法就是利用电脑特技,重组历史事件和重建一些甚具历史义意的地标建筑,让观众在这个光影世界之中一起见证历史发生的过程。

编导:叶剑峰

〈辛亥革命在香港〉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反清革命,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大事,大家有无想过,香港在这件事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又有无想过,在今日发展迅速的香港,仍然有不少反清革命遗下的痕迹?

昔日的维多利亚城,即今日由坚尼地城至湾仔一带,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地方。当中的中上环地区,更是香港的政治及经济中心,因此,不少来到香港发展的华人及外国人均聚居在中上环一带,但因着外国人对华人的歧视,华人及外国人是在不同的地区聚居。外国人普遍聚居于鸭巴甸街以东的地方,而华人则聚居于鸭巴甸街以西的太平山区一带。

传教士及政府在中上环开办的学校,培育了一批了解西方思想、拥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份子。对于满清政府面对列强入侵、以及处理中国内部天灾人祸软弱无能,感到痛心疾首,认为满清政府必须改革,甚至应该推翻满清政府,才能令中国走出困境。杨衢云、谢缵泰、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份子,均曾就读这些学校,因此,中上环一带可算是孕育革命份子的革命思想的地方。

于 1888-1892 年间,在香港西医书院求学的孙中山,与同乡杨鹤龄、同学陈少白、友人尤列常于杨鹤龄祖业杨耀记讨论时事,更常商讨反清大计,其后更一起结义起誓,以推翻满清为志,被杨鹤龄的兄长称为「四大寇」,这个称号后广泛流傅。

在 1895 年九月初九日(农历),由孙中山及杨衢云等领导的兴中会正式发动首次革命,在广州发动起义。但因起义之事被泄露,两广总督早作部署,因此革命最终失败,陆皓东就义。孙中山、杨衢云、陈少白、郑士良等均能脱险,孙中山在失败后曾短暂逃回香港,在梅屋庄吉的帮助下,迅即与陈少白及郑士良逃往日本,在逃亡时认识香港富商李升的儿子李纪堂,李纪堂此后便倾尽全力及家财,支持革命。杨衢云亦逃回香港,纵使杨清楚知道清廷派人追杀,杨并不打算再作逃亡,但后因亲友苦劝下,先后逃往南洋、南非、印度等地。

经历多年革命运动,满清政府终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然而由于革命党人势力薄弱,中国很快便陷入军阀混战局面,孙中山更曾逃难至日本,及后孙中山成功在广州建立总统府,开始展开北伐谋求统一中国。其间,于 1923 年 2 月,孙中山再一次到访他的革思想启蒙地—香港。他到访的地方亦是位于香港西区的香港西医书院继承早者—香港大学。是次演讲吸引了大批香港绅商名流、以及香港大学的学生出席,孙中山在演讲中表示,香港实是他的革命启蒙地。

编导:利子良

〈思潮空间〉
 
青年人需要空间发展思想,现今香港可接近文化的场所众多,政府的文化政策亦备受关注,但追溯从前,在本土文化尚未萌芽以前,殖民地政府并不重视文化建设,一切的文化交流都由民间自发,能接触文化的公共空间也相对较少。

青年会和孔圣堂在 20 、 30 年代扮演了文化地标的角色,青年会由北美教会创办,宗旨是青年人德、智、体的发展,除了知识学习外,要年青人锻炼体魄,会内的体育设施齐备;同时青年会的礼堂亦成为文化讲座的热点,多少文化人都在这发表意见,鲁迅也两次在这举办讲座,香港年青人的进步思想慢慢建立。

孔圣堂的成立本为传扬儒家思想,但由于年青人缺乏文化空间,这里也就成为各类文化活动的场地,不同类型的讲座也可以在这进行,就算连打倒孔家店的鲁迅,也可以在孔圣堂举行悼念活动,一众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也可以在孔圣堂办讲座,可见香港的自由文化。

至于达德书院,由一班共产党的知识份子创立,他们不容于国民政府境内,唯有到香港办学,进行教育工作,这里的年青人充满理想,他们要民主办学,虽然学校只有二年多寿命,却是香港教育史上独特的一章。

一个自由社会需要一班年青人建构发展,以上的空间正正是孕育青年人思想的重要空间。

编导:李雅欣

〈国学南来〉
 
香港紧邻大陆,社会文化受国内政治影响深远,纵使在殖民地时代,也无例外。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动荡,文化思潮起伏多变,也时有因政治因素而南来香港避难的知识份子,更常以本地为其宣扬主义的基地。办教育,颂文化,传思想,成为这些知识份子在香港的主要工作,也影响了香港的教育。他们所办的学府,有的为保存国粹,有的为破旧立新,有的为承传固有文化。他们的存在,充分反映了香港多元并包的特质。

节目会以中国近代两次政局改变为主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成立,一班前清翰林学士逃难香港,仕途不得意,时值内地亦开始新文化运动,”旧”的中国文化被摒弃,一班前清”遗老”希望中国学问可以存于香港,于是开始教育事业。

节目会以中国近代两次政局改变为主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成立,一班前清翰林学士逃难香港,仕途不得意,时值内地亦开始新文化运动,”旧”的中国文化被摒弃,一班前清”遗老”希望中国学问可以存于香港,于是开始教育事业。

以赖际熙为首的一班翰林学士后来更协助创办香港大学中文系,赖太史为首任中文系系主任,他们对香港高等院校中国文化甚有贡献,”学海书楼”般咸道会址于六十年代已拆卸,书楼之后与香港大会堂合作,一直提供免费讲座,聚书讲学至今八十五年。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班不容于中共政权的学者纷纷避难香港,其中国学大师钱穆希望在香港可以承传中国文化,故创办新亚书院。深水埗桂林街的新亚书院虽然只有五年历史,但这里见证了一班学者做学学问的精神,办教育的热诚,新亚书院后来与其他院校合并为中文大学。

由辛亥革命的前清翰林到中共政权成立后的南来学者,他们本抱着”南来避秦”的心态客居香港,但结果他们都利用了这”边缘”地方,保存中国文化,也影响着香港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

编导:李雅欣

〈华工流徙〉
 
自 1841 年开埠以来,香港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港口。不论货物、文化、以至劳工,香港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中转角色。正因为香港的中转角色,为不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带来了事业的发展的机会。

在十九世纪 40 至 70 年代,香港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基础设施的兴建工程均在这段时间进行,需要大量劳工。同时,相对于内地,香港当时的局势较为稳定,因此,大量中国内地的劳工前往香港寻找机会,在香港从事劳动性的工作。

随着中国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民不聊生,迫使更多人希望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然而,由于香港之基础建设陆续完成,对劳工的需求减少,未能为这些愿意出外谋生的内地人提供就业机会。适逢北美当时正在高速发展,建铁路、开矿产等,这些工作均需要大量劳工,因此,为谋求生计供养家人,不少内地劳工、特别是男性劳工远赴北美,从事劳动工作。由于香港的独特地位,亦因此成为华工出外及返国的重要枢纽。

由于当时北美普遍对华人实施歧视政策,美国更于 1882 年起至 1943 年实施禁止中国人移民法案 (Chinese Exclusion Act) ,虽然透过诉讼,令华人最终可以以美国宪法的漏洞而继续前往美国工作,但面对北美的歧视政策,加上普遍华人的知识水平不高,实难以融入北美的社会。因此,普遍华人均会聚居一起,形成唐人街等华人市镇。同时,由于大部份华工都是只身前往北美,加上受歧视未能融入北美社会,华工普遍均会对家乡的有强烈归属感。因此,华工便在北美组织同乡会等组织,这些同乡会通常与香港及国内相类同乡组织有紧密的关系,透过同乡会,令华工得以守望相助,得以与家乡保持联络,以及汇款回乡。此外,透过同乡会出版的侨刊,帮助华工了解家乡的最新情况及需要,使他们可以作出回应。华工透过同乡会与中港的联系,以及他们汇款,为香港及中国带来了一种资料及动力,促进香港及中国发展。

因应普遍华工对北美没有归属感,大部份华工均希望在完成工作后,不论生与死,都有机会返回家乡,原藉安葬服务亦因此而出现。起初,原藉安葬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组织负责,只是靠个别有能力的同乡会协助完成。但在十九世纪未,香港东华医院成立后,开始原藉安葬系统化。每当有华工的遗体需要运返家乡,香港东华医院透过中港美同乡会的庞大网路,寻找华工的家人认领遗体及安排运送。由于香港东华医院的服务是不用收费,同时亦具有效率及高服务质素,因此广受华工欢迎,使香港东华医院的名声遍传外地。

从上述的事件,可见香港在华工出洋上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香港协助华工不论生死,均能达成返回家乡的愿望。同时香港的同乡会及香港东华医院亦帮助华工与在香港或在中国的家人得以保持联络。

编导:利子良

〈华商与善行〉
 
香港现存上百年历史的慈善组织,其中包括 1870 年成立的东华三院, 1878 年成立的香港保良局,以及 1880 年成立的九龙乐善堂。经历百多年来的发展,这三个由华商组成的慈善组织均设有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事业,可算是与香港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其实,慈善组织的出现与成功扩展,是因着多个因素的。首先是因为当时的政府,不论港英政府或满清政府,对香港华人的管理并不完善。港英政府在早年对华人探取歧视的政策,并没有关注华人的生活情况及为华人提供基本的福利。

面对这些问题,地方上一些绅商开始聚集起来,希望透过他们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因此,在 1860 年代末期,开始有绅商向港英政府提议建立为华人提供中式医疗的医院。经过英国官员的考察,特别是见到广福义祠处理尸体及病人的情况,于 1872 年港英政府同意成立一间华人中医医院,就是东华医院。其后,眼见拐买人口的情况严重,绅商再一次向港英政府建议成立一个机构,专责保护妇孺及对抗拐买,经考虑后于 1878 年港英政府同意成立香港保良局。而在新界九龙城,由于商业交易上时有重量公正的纠纷,为解决问题,绅商筹款购买一公秤,设于龙津码头,让商人进行贸易时得以公正地量度重量,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绅商要求商人使用公秤时需要付上费用,有关费用扣除开支后,便用于免费医疗上,久而久之,绅商们正式于 1870 年代末至 1881 年间,成立九龙乐善堂,设立医馆,赠医施药。

编导:利子良

〈南北行贸易〉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南北行,早在一八五一年之前已存在。南北行是香港最早期的华资转口贸易行业,在开埠初期已相当活跃。

南北行的意思指经营南北两线货品,南线以经营东南亚各地土产和食品为主;北线则以经营内地出口货为主,整个行业总称南北行。经营南北行业的商号大多集中于上环文咸东西街,也分布于永乐西街和高升街,因此文咸街至今仍有南北行街之称。

由于香港的地理位置独特,能够南下暹罗、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将当地的大米、树胶等土产货品经香港北上至厦门、汕头、上海等中国沿海城巿,同时又将国内的食油、药材、茶叶等土产带到南洋各埠,所以香港便成为这南北线的枢纽,南北行亦因此而应运而生。在全盛时期,估计超过 100 家行商聚集在文咸东西街、永乐街及德辅道西。

南北行由一个行业演变成为一个社区,团体,成立南北行公所,有自己的保护团队,例如打更,消防车…南北行公所成为当时首个华人的商会,这种“家,团结,信誉”的模式和理念,也成为今日商会,社团模式的典范。

百多年来南北行在香港,曾经是带动本港经济的重要行业,今日时移世易,南北行虽然仍然存在,却是变成没落行业,然而,南北行的经营模式,当中的理念,却带动着香港成为今日重要的贸易港口。

导演:李雅欣

〈反蓄婢运动〉
 
婢女,俗称妹仔。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向有蓄婢的习惯。有中国人认为,妹仔买卖是帮助穷困家庭供养年幼子女的一种善行;但在英国人眼中,没年期、没报酬、完全无自由的妹仔,实在跟奴隶并无分别。在 1841 年英国占领香港开始,英国政府一直摆出尊重华人传统的姿态,甚少会主动介入华人事务,但由于中西文化、价值观等俱存在重大差异,两种文化之间的冲击实不能免;所以, 19 世纪中未开始的一场反蓄婢运动,就成为了香港开埠以来,首次引致英国国会高度介入的历史事件。

早在十九世纪中末,香港人口贩卖风气炽热的年代,社会上便开始有关于废除妹仔的讨论。但随着华绅的大力反对,以及保良局的成立,反对声音一度被平息。

到了二十世纪,因为得到驻港海军希士活夫妇的大力支持,妹仔问题又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虽然希士活夫妇不久便被调回英国,但藉着他们的影响力,反而将反蓄婢的战场拉阔至英国。英国舆论也开始讨论香港的妹仔问题,甚至英国下议院也相应地就问题展开辩论。

1921 年 7 月 30 日下午,香港定例局的华人议员刘铸伯、何泽生在西环的太平戏院,召开香港历史上第一次讨论蓄婢问题的大会,是为「全港居民大会」。反蓄婢人士更于会后成立「反对蓄婢会」,有组织地反对蓄禁。 从 1923 年的《家庭女役条例》开始,一直至 1938 年,港督罗富国再次修订相关条例,严格禁止买卖及蓄养婢女,并安排所有养女必需经华民政务司进行登记,妹仔问题才得到解决。

回顾整个反蓄婢运动,前后一共扰攘近二十年的长时间,主要跟港英殖民地政府,对香港的 " 文化不干预”管治哲学有莫大关系。在二十世纪,香港仍处于政治封闭的年代,如果没有英国方面的支持力量,要成功争取废除蓄婢制度,可能还得花上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

导演:彭志敏

〈沦陷前后〉
 
三年零八个月是很多香港人的痛苦回忆。一九四一年,英国人在日本人手上失掉香港这块刚好管治了一百年的地方,大英帝国地位受到亚洲势力崛起的冲击,他们也肯定不是味儿。日本投降后,英国要收回香港、九龙、新界,这又是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呢?当大伙儿还在日治时期经历苦难的同时,英国已经开始部署收复帝国失地。

是机遇、大势所趋,抑或是纯粹巧合臆测?香港沦陷催生了香港的新管治方向,亦令英国在战后改变了对华政策,影响了香港随后五十二年的发展。

导演:罗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