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集:走过二十年
Hong Kong Connection: 20 Years On

二零一零年芝加哥国际电视节:优异奖
The 2010 Hugo Television Awards: Certificate of Merit


监制:梁庆华
编导:潘达培、薛友德

〈回家〉  

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至今二十年,流亡海外的异见人士约有五百多人。濶别家国二十年,「回家」是他们的共同盼望。
流亡法国的张健,右大腿上仍藏着当年的弹头。去年十一月,他决定做手术取出,黑沉而变了形的弹头,牵引出当年的历史...
1991年,《铿锵集》曾访问多位六四后流亡美国的学生领袖和民运人士,其中包括赵紫阳的智囊、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陈一谘,曾引起很大哄动的纪录片《河殇》制作人苏晓康和远志明。远志明当年的一句话:「得了天空、失去大地。」道尽了流亡人士的无奈。
节目重访三人,他们经历了逃亡的惊心动魄,由当年活在聚光灯下,回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面对现实生活的艰涩,心里满载的是去国情怀。

〈解结〉
 
今年三月,全国政协新闻辨发言人赵启正一再申中央对六四的立场:「党和政府对于这场政治风波,已有明确结论,只有稳定社会下,才可令国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得以发展。」

在内地,「六四」这段历史是一个禁忌,但这段历史也是一个事实,两者重叠却产生一种超现实的荒诞。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的堂弟郝致京在六四当日中枪身亡,尸体在一个月后才在医院寻回。二十年来,郝建形容六四事件在内地被抹得乾乾净净,令他有一种非现实而荒诞的感觉。

退休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记录六四事件的几本采访笔记一直保存至今。他说,历史是掩盖不了的,千万个看过这历史的人还在,怎么掩盖的了,一个民族不面对历史便没有未来。

退休中央党校教授杜光,六四之后,政治形势逆转,本来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一次政治改革机遇,可最后失掉了。

中共党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忆述,当年赵紫阳一直想通过协商,以民主法治方式走出困局。他认为国家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跟公仆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仍然是今天最重要的问题。

〈延伸〉
 
八九民运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民主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这场历时两个月、席卷全国以至海外华人社会的民主运动,最终以政府出动武力镇压告终。

六月四日的那一天,是国家的一个转捩点,也是很多过来人的人生转折点。离开天安门广场的参与者,今天如何延续当日的理想?

浦志强,当年是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他还清楚记得那天清晨在广场上与几千个学生一起撤离的场景。踏出广场,人生就这样改变了。

现在的浦志强是维权律师,一直为被侵权的弱势社群打官司,当中不少是涉及言论自由的政治案件。从不同个案的介入过程中学会妥协,避免冲突,一点一滴去扩展空间,比起空喊口号来得踏实,更不易倒退。

一直滞留在香港的韩东方,当年是北京市工人自治联合会常委及发言人,对于六四这一天,他说最重要的是那之后和未来 你要做什么。今天,他隔着深圳河,继续推动内地农民和工人的维权工作。日复日的个案处理让他有一个觉悟:没有民生的政治是不存在的,没有民生的政治理念是 空白的、是苍白的。

89年,郭玉闪仍是个初中生,到了大学阶段,他开始对现状不满,思考社会的腐败问题,他从其他渠道知道六四,了解到当时学生的诉求,「如何改变社会」的想法油然而生。两年前,他与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民间智库《传知行》,希望推动民众参与探讨政府政策 。

当年是教师的梁晓燕,一直劝说示威学生撤退,今天是公民社会的积极推动者。她说,当时公民社会的力量薄弱,也缺乏博弈的经验。六四事件,民间与政府各走极端,是一个不幸。

走过二十年,她说,在一场又一场的博弈后,公民社会慢慢重新拓展,5.12汶川地震更带来转机。她寄望这空间能持续,政府学会与民间社会相处,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守望〉
 
走过二十年,经历六四洗礼的香港人,一直在追忆与遗忘之间徘徊。是六四唤醒香港人爱国情怀,今天,同样是六四,却反而向我们提出诘问:爱国是什么?

八九年四月,六四事件发生前,刘千石回广州老家跟妈妈相见,妈妈曾轻轻的叮嘱他「不要让她太忧心」。言犹在耳,六 四后,他除了协助逃亡的北京学生及民运人士之外,也曾积极参与支联会工作,没有想到要十一年后才能与妈妈重聚。刘千石每年都必定出席烛光会,是少数可用回 乡卡回内地的民主派人士,六四不单是中国政府与民间一个未解之结,它同样是中央与香港人一个心结,他认为要解结,双方都要松绑,单靠一方,不能成事。

岑建勋,当年曾经参与「黄雀行动」,拯救内地民运人士。曾被内地政府视为不受欢迎人物。五年前双方关系解冻,岑建勋获重发回乡证,外界都很关注他是否立场改变了。

那年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与上百万人顶住烈日当空,抗议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示威学生。此后二十年,每逢六四,在 维园总会有烛光亮起,参与人数有多有少,但从不间断。今年已七十有八的华叔,四月到北美访问海外民运团体,两个多星期内要穿州过省,无论是传媒访问抑或出 席论坛都说出同一番话,坚持要「平反六四」;「薪火相传」是他的心愿。

几位生于八十年代末的香港年青人在网上号召,聚集了一班年纪相仿的同道,筹划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以他们这一代的方式去探讨这个六四话题。

八九年就读港大一年级的张锐辉,当年被北京学生的爱国表现深深感动,如今是通识科老师,「六四」这个容易被刻意淡忘的话题,他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和讨论,他相信这是爱国或国民教育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