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并非魔鬼,懂得吃法其实是宝藏!最近盛传「食冷饭」可以瘦身,究竟真的可以减少卡路里吗?琳琅满目的米饭种类,你了解它们的营养差异吗?本文将带你探索不同米饭的营养秘密,从升糖指数到抗氧化能力,让你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米饭;还教你米饭的健康食谱,「食得招积」又不怕血糖飙升!

医生与你 - 讲饮讲食讲健康:无饭不欢—米
嘉宾:杨明霞(注册中医)

文章索引


各类米饭的基本营养

米饭的主要营养来自于淀粉,其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碳水化合物。最常见的白米,实际上是将米芯剖开后的糙米,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去除掉胚芽和麸皮,综合纤维和维他命 B 群等营养成分大幅流失;虽然口感较软、味道香甜,但其热量和升糖指数较高。相比之下,保留胚芽及麸皮的糙米,则能完整地呈现更多营养。


从白米到彩米:白、红、紫米的比较

市面上不仅有白米,还有别具风味的红米和紫米(亦称黑糯米或白糯米)。红米属于另一类糙米,其铁质和花青素含量更丰富,能提供更优质的抗氧化保护;而紫米含有相对较高的脂肪与蛋白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糖控制或糖尿病患者而言,糯米的升糖指数位居高位,因此选择红米、糙米或黑米则更为理想。



米饭与升糖指数:该如何选择?

米饭的升糖指数取决于加工程度和种类。白米与糯米因加工和本身淀粉结构的关系,容易迅速转化为血糖;而红米及完整糙米因保留了麸皮及营养层,升糖指数则相对较低,有助于血糖调控。当然,若刻意完全戒除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与过量肉类摄取,影响心脏健康,因此均衡摄取仍是关键。


冷饭的奥妙:抗性淀粉与肠道健康

米饭冷却后会形成一种称为「抗性淀粉」的成分,这部分淀粉在小肠中难以被吸收,有助于降低整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量。除此之外,抗性淀粉是一种益生菌的食物,能促进肠道益菌健康,进而改善免疫状态与消化功能,成为都市饮食中的一大亮点。



中医观点:一日三餐与米饭的智慧

中医讲究「皇帝的早餐,臣子的午饭,乞丐的晚饭」,主张早餐要吃得丰富以补足一天所需能量,而午饭适中,晚餐则宜轻量以利消化。早餐可以选择丰富的米粉、粥或乾净的白饭;此外,像肠粉等食品虽然美味,但制程中加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影响消化。因此,根据个人体质与时间段合理调配米饭的摄入,有助健脾养胃。


如何烹调健康又美味的煲仔饭

煲仔饭作为一款传统美食,健康的关键在于选择新鲜材料与合理搭配。建议避免使用高盐、高脂的腊味或腊肠,可选窝蛋、牛肉、北菇蒸鸡或鱼类(例如鳝鱼),再加上仔细分开调配豉油,使酱汁独立运作。附上一碟新鲜蔬菜,不仅均衡营养,也令整餐味道更为清新。


米饭的健康食谱

菜式:太极鸳鸯饭

这道「太极鸳鸯饭」不但集双酱精华于一身,还融合了鸡肉、海鲜及蔬菜的多重口感,既营养又美味,是家庭聚会或创意晚餐的不二之选!



材料:

白饭 300克 ∙ 鸡蛋 5只 ∙ 牛油 30克 ∙ 面粉 30克 ∙ 牛奶 500毫升

急冻虾仁 5只 ∙ 急冻带子 3粒 ∙ 芦笋 2汤匙 ∙ 无骨鸡腿扒 1块

洋葱 1个 ∙ 蒜头 3粒 ∙ 甘笋 半条 ∙ 西芹 2条 ∙ 罐装番茄粒 1罐

茄膏 30克 ∙ 鸡汤 适量 ∙ 盐 适量 ∙ 黑胡椒 适量 ∙ 车厘茄 适量

做法

1. 准备蛋饭

• 将米饭与鸡蛋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每粒饭都均匀裹上蛋液;糙米与白米比为例1:20,避免消化不良。

• 将蛋饭快速炒至粒粒分明、表面略乾,调入少许盐和黑胡椒备用。

2. 调制红汁

• 将无骨鸡腿扒切小粒后,先用少许油将鸡粒炒熟,盛起备用。

• 在同一锅中,加入切粒洋葱、蒜末、甘笋丁和西芹,炒至散发香气。

• 加入茄膏略炒出香味,再倒入罐装番茄粒,加入适量鸡汤调节汁液浓稠度。

• 将炒好的鸡粒回锅,调入盐和黑胡椒,继续熬煮约10分钟,使红汁充分融合各种风味。

3. 调制白汁

• 将急冻虾仁与带子下锅快炒至变色,加入芦笋快炒数下后盛起备用。

• 融化牛油后,撒入筛好的面粉,快速搅拌至起泡呈金黄色。

• 慢慢倒入牛奶,不断搅拌至顺滑;舀起白汁能缓慢流下不结块即属理想稀稠度。

• 加入盐与黑胡椒调味后,将先前煎好的海鲜与芦笋加入,略炒几下,使所有食材均匀包裹于白汁中。

4. 组合太极鸳鸯饭

• 将炒好的蛋饭均匀铺底于大盘中,确保饭粒分明且属于略为乾爽的状态。

• 使用太极形模具(或用锡纸摺成类似图样),分区分别将红汁与白汁覆盖在饭面上,形成红白相间的太极图案。

• 最后撒上切半的车厘茄,增添鲜艳色彩与微酸口感,即可上桌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