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这些寻常的视力问题,同样源于眼睛的屈光出现问题。众所周知香港的小朋友普遍需要戴眼镜,原来在儿童时期没有好好控制近视,发展成深近视有可能导致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眼疾!眼科专科何頴流医生讲解究竟近视的成因是什么?经常打机真的会加深近视吗?如果小朋友真的有近视,除了佩戴眼镜,原来也有不同的方法去减慢近视加深。

精灵一点:近视防控
嘉宾:眼科专科何頴流医生

文章索引


近视原来有不同种类,你是哪一种?

近视是由于眼睛的屈光出现问题,主要是眼睛的对焦点停留在视网膜前面,而不是视网膜上,造成视像模糊不清。近视主要分为两种:
1.屈光性近视:角膜或晶体出现问题,例如锥形角膜,导致对焦点放在视网膜前
2.轴性近视:一般儿童常见的近视,有近视的眼睛随着身体的成长,令对焦点逐渐移到视网膜前


香港儿童现时有近视的情况如何?

现时香港一般从儿童3、4岁左右开始进行视力筛查,根据本地大学前两年的研究报告指出,香港6岁小朋友有近视的比率约为两成多,到了8岁则差不多达四成多,接近五成。随着儿童年纪长大,近视的比率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看东西时要拉得很近,或看老师在白板写字有困难,便需要检查一下。


深近视可造成患严重眼疾的风险!

有近视人士患上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和黄斑病变等疾病的机会,比没有近视的人增加逾倍,尤其是深近视人士,即是近视达600度以上,他们的患病风险更比一般人增加10倍以上!有些人以为进行激光矫视便能解决问题,其实眼球因近视而伸长后,组织便会变薄,即使进行了激光矫视也不能逆转这些风险。所以应该从小开始进行近视防控,尽量防止眼球变长、组织变薄,从而减低患严重眼疾的风险。




父母有近视,子女一定会遗传近视吗?

很大可能,遗传绝对是患有近视的很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如果家人没有近视,近视的发病率只有7至8%。如果父或母有近视,发病率便达到20%。如果父母都有近视,子女有近视的风险约达50%。本地大学曾研究有近视的小朋友,其中7至8成的家长都有近视。但要注意近视是很多成因的疾病,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造成,而且它也不是简单、单一原因的遗传病,因此父母有近视,不代表子女必定有近视。


为何打游戏会导致近视加深?

首先,因为经常靠近物件去看,眼睛负责对焦的睫状体肌肉会长期绷紧,当它绷紧便会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形成「假性近视」,长期如此必定令近视加深。另外,长期靠近看东西也有可能影响传导系统的一些生长讯号。基本上,医学界认为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环境和遗传都会互相影响。


近视也可以逆转?如何区别假性近视?

如果出现近视问题是由于睫状体肌肉痉挛,并确定为假性近视,只要适当地放松肌肉,有机会可以逆转部分近视度数。要区别假性近视,可以留意小朋友表示看靠近的物件特别辛苦、特别用力,或发现他看东西时要提眉或蹙眉,代表他正不停进行对焦动作,有可能是出现假性近视的情况。验眼时会先为他记录一个度数,然后滴一些放松肌肉的药物后再检查度数,如果度数有分别,便有可能是假性近视。


近视防控攻略之一:佩戴OK镜是否很OK?

OK镜的正式名称是「角膜矫形镜」,是一种在晚间使用的特制隐形眼镜,目的是把角膜的中间位置压成一定的弧度,到了白天,角膜仍可维持那个弧度,有可能毋须佩戴眼镜已能维持清晰视线。如果停止佩戴,其效力只能维持两至三天,便会恢复从前的近视情况。使用OK镜必须注意佩戴隐形眼镜的各种问题,例如眼乾或角膜受感染导致溃疡,若出现严重并发症更有失明之虞,因此使用前要谨慎考虑。尤其小朋友佩戴OK镜,要特别注意清洁问题,如果眼睛突然很痛、很红便要尽快求医。




近视防控攻略之二:佩戴「蜂巢眼镜」

眼睛的生长涉及旁边的视网膜细胞分泌的因子影响,如果那些因子看得太清晰,它会分泌出一些因子令到眼球变长。因此医学界研究出一种近视防控镜片DIMS,俗称「蜂巢眼镜」,镜片中央的度数是很充足,但是旁边的度数不同,令人看得不会太清楚,实证显示这样有机会减轻近视加深。由于一般情况看东西最重要是中央位置,因此旁边稍微模糊并不会影响视力,但佩戴时也要注意这情况。


近视防控攻略之三:阿托品药水

阿托品药水是一种抗胆碱因子,研究发现这种药水可以减少令眼球变长的因子,对于减慢近视的效果非常好,开始时使用0.05%的阿托品药水,减轻近视的退化机率可以高达七成以上,可说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单一控制近视方法。4、5岁的小朋友已可以开始使用,每晚在双眼各滴一次,翌日可如常上课。由于减轻近视的效果不会立即呈现,因此期间要定时验眼去监察效果,使用这药水可直至十多岁青春期后,再审视是否需要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