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是立夏,代表夏天正式来临。中医学上,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立夏而养生」,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易出现失眠症状,故立夏养生亦要注意养心。此外香港的夏天以「湿重、温度高」闻名, 大家无可避免可能要长开冷气消暑,但如果想健康养生,便要留意体质适应和饮食细节。注册中医师徐泽昌博士和香港营养师学会认可营养师黄彦澄将为你详细讲解。

凝聚香港 – 夏天想健康养生?听吓中医点讲啦!
嘉宾:注册中医师徐泽昌博士、香港营养师学会认可营养师黄彦澄

文章索引


在中医学角度,立夏有什么需要注意?

立夏代表夏天正式来临,天气变热,人体内热也会相对加重,如果这时候大家吃很多煎炸、热气、辣的食物,就会形成心火,容易心烦气躁或失眠,甚至口舌生疮,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尽量不要吃太多热气、煎炸食物。


中医有什么养生食疗推荐在夏季食用?

可以用太子参、生薏仁、赤小豆和陈皮一起煲汤饮用,具有益气健脾和去湿的作用,适合一些在夏天比较容易累或湿重的人士。但也要提醒大家,因为这个汤的利水作用比较大,如果本身小便很多,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长者,有时可能有很多次夜尿,那就不适合喝。




中医有什么预防中暑贴士?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即是出汗太多,也会「气随汗脱」,令我们心气不足,突然间可能会出现眩晕或是疲累等情况,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夏天做运动时要小心点,不要出汗太多。在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这段时间,也可以进行「子午睡」,帮助我们养心,所以在夏天睡午觉,其实对养生有一定帮助。


中医如何看待冷气病,可以如何预防?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当我们长期被冷气吹着,其实很容易生病。吹头就头痛、吹脸就容易面瘫、吹肩膊就会有肩周炎,所以建议冷气不朝着人吹,尽量吹向其他空间,在室内有冷气的地方要多穿风衣。 另外有些人的体质特别容易患上冷气病,例如阳虚体质和气虚体质。阳虚体质人士经常怕冷,手冷脚冷,气虚体质人士则会经常容易累、大便稀烂,没有气力。




营养学上,夏天饮食要注意什么?

天气炎热之下,最重要是补充水分为主,因为排汗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所以留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例如钠质或钾质。由于人体血液循环需要钾质去平衡,故此维持血液循环正常,新陈代谢也会较好。




酷夏下有什么消暑食品和饮品建议?

最重要是喝暖水为主,因为暖水有助于血管扩张,亦可以增加口水的分泌,对比喝冻水,其实喝暖水更容易解渴,以及帮助散热。食品方面,以选择含水量较高的蔬菜水果为主,例如冬瓜、节瓜、西瓜、蜜瓜。它们含有大量水分之余亦有钾质,可帮助我们补充或平衡身体的电解质。


冻饮如冰水、果汁甚至汽水真能解渴吗?

身体在热的情况下会排汗,形成了口渴,这时候大家想喝冻饮,可能认为会获得即时解喝的感觉,但冻饮进入身体后其实会令血管收缩,反而影响到身体的散热功能,所以建议大家喝暖水或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