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族群的身高有不同标准,若要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标准,可以根据「百分线」等数据作比较,也可用数式计算自己相比父母身高是否算合适。儿科内分泌科专科张璧涛医生与你探讨除了遗传,睡眠、运动、营养吸收等因素如何影响身高,并讲解何时发育也是直接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另外,生长激素改善身高是否适宜任何人使用?

精灵一点:矮小症
嘉宾:儿科内分泌科专科张璧涛医生

文章索引


如何界定是否矮小?

1.以整个社群来计算,把人民的高度分为100份,称为「百分线」,如果高度在第二百分线以下便算过矮
2.以统计学作评算,100位有群族代表性同龄的小朋友中,最后3名的高度定义为身材矮小
3.若每年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预期(例如学龄儿童每年增高少于5厘米)应留意是否有生长问题
4.身材矮小只是一个表征,需要给儿科医生评估,检查有否引致矮小的原因




如何与父母身高相比?

有一道沿用了数十年的数式,可推算「靶身高参数」(终身高参考范围),从而推算子女与父母相比有否过高或过矮:
男生:父母身高加起来+13厘米,把总数除2=中位数
女生:父母身高加起来-13厘米,把总数除2=中位数
以香港华人而言,把这中位数加减7.5厘米都算是合适的身高范围




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

1.遗传因素:孩子身高80%来自遗传基因,理想的生活环境可以让长高的潜能充分表达
2.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没有定时,不规则地以脉冲形式释放。晚上进入熟睡时最明显,但也会跟运动或进食某些胺基酸有关
3.充足睡眠:孩子早睡、睡足、睡好都有助保障生长激素的分泌,但是并没有最佳入睡时间的标准
4.适当运动:持续中等强度运动十多分钟以上,可以引动生长激素分泌上升
5.充足营养:饮食应该全面、适量、均衡,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
6.疾病影响:特发性矮身材、生长激素缺陷、颅脑损伤、脑浸润病变、小于胎龄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染色体异常、慢性系统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孩子长不高


跳高是否有助长高?

人们常认为小朋友多跳高有助长高,虽然这说法并非完全科学化,但相信跳高确实有助长高,因为跳高时会让身体感应到冲撞力等,与身高也有关连。其实最重要是进行足够运动,尤其是带氧运动的效果更佳。


多吃饭是否有助长高?

营养不良会影响身高,原来吃得太多同样会妨碍长高!因为营养过量的小朋友,最初会有一段时间较快长高,但有可能是过早获得营养开始长高,骨骼过早成熟,以致其后未必会特别长高,反而有可能变成肥胖。


较早发育有可能影响身高

如果较早开始发育而发展的过程很快,有可能导致身高不足,但若身体的发育过程慢慢进行,有望可以长成正常身高。儿童一般在性发育啓动4至5年后,骨骺便会闭合,不再长高。研究显示女性的乳房开始发育,生长飙升和月经初潮的年龄较早,与最终成人身高矮小有关;男生方面,较早启动发育年龄、青春期较慢进行,与他18岁时可以长得较高有关。


能否用药物延长身体长高期?

有些儿童因为病态原因而过早开始发育,甚至早至4、5岁,医生会为他处方药物,去控制睾丸或卵巢暂停开始活跃。40多年前已经证明让有需要的儿童服用一些荷尔蒙药物,可以让他的发育过程延后,有更多时间去长高。


什么情况可以使用生长激素?

如果身高不足的问题并非因为过早发育,纯粹是发育时没有长成合适的高度,可以考虑用生长激素帮助他长高一些。2003年,美国FDA已经批准使用这样的方案,帮助并非因为疾病,例如缺乏生长激素或某些营养等问题的人,可以考虑用生长激素帮助他长高。要注意生长激素并不能随便使用,必须由医生处方,并且定期监察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