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为年纪大,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牙肉萎缩?原来有方法可用肉眼辨认牙肉已经开始萎缩,如果真的出现这问题,有什么治疗方法?牙刷、牙线、牙缝刷和漱口水,哪种对防止牙肉萎缩恶化更重要?牙科专科季超医生也会为你介绍牙肉移植手术和新式的GBT洗牙方法。

精灵一点:牙肉萎缩
嘉宾:牙科专科季超医生

文章索引


牙肉萎缩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1.刷牙太用力,有可能把很薄和柔软的牙肉「刷蚀」了
2.牙周病是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病即是牙齿附近的牙肉和底下的牙骨,受细菌影响开始发炎,慢慢收缩形成牙周病,或牙肉萎缩的现象
3.牙齿的位置慢慢往外面移动,超过了牙骨范围,令牙骨和牙肉逐渐变薄,因而形成牙肉萎缩
4.不自觉磨牙时,会令牙齿轻微移动,因而造成牙肉萎缩




自己能否看出牙肉已开始萎缩?

可以,肉眼也能看到牙肉出现萎缩,例如在数月或半年内,发现牙齿长度增加了;或看到接近牙肉的牙齿组织,露出黄色的牙脚部分,因为牙脚本应藏在牙骨和牙肉,若能直接看到便表示牙肉萎缩了。牙脚部分没有珐琅质保护,而且更柔软,暴露出来后很易受侵蚀或受损。


牙肉萎缩的治疗方法

1.如果因为发炎性牙周病,即是细菌造成的牙周病,令牙齿、牙骨和牙肉出现萎缩,要进行深层清洁治疗,把牙袋深层的细菌彻底清除,令牙周病不再继续恶化
2.若因为过度用力刷牙,便要改变刷牙方法。其实刷牙的目的是刷掉细菌,刷牙时只要轻轻划圈、贴着牙肉去刷便可以。若有晚上磨牙问题,睡觉可含着牙胶来避免牙齿互相磨蚀
3.若因为牙齿位置欠佳,则有可能要进行箍牙去改善


为何要移植牙肉?怎样进行?

其实牙肉移植手术的发展已有70年历史,当发现牙肉萎缩的原因是由于牙肉太薄时,便会考虑进行牙肉移植的微创手术,去增厚牙肉太薄的部分。方法是从上排牙齿后面抽取一些牙肉,移植到所需位置,从而遮盖暴露出来的牙脚,新旧牙肉会慢慢融合继续生长,预防未来的牙肉萎缩风险。而被抽去牙肉的上排牙肉会自行再生,约两个月后便回复正常。


能否不用抽取自身牙肉去进行移植?

可以,现今已有合成胶原蛋白材料,制成真正牙肉的外形,用移植自身牙肉的同一方法,加在需要增厚牙肉的地方。当这些人工物料缝上去后,会刺激身体进行牙肉再生,原来的牙肉会慢慢长进去,跟它融合,外貌与真牙肉没有分别。虽然相比之下,用自身牙肉移植比较耐用,但如果牙肉萎缩的地方太多,自身的牙肉不够移植,便会采用人工物料作代替品。




完成牙肉移植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毕竟是一项精密手术,如果术后没小心护理,有可能影响伤口或手术的效果。因此术后首两星期,无论抽取牙肉或移植牙肉的位置,刷牙时都要避免触碰,使用消毒漱口水维持口腔清洁。也要有心理准备进食时会有点痛,可能比较辛苦。两星期后,伤口应已初步愈合,可以开始轻轻地进行日常口腔清洁。


如何防止牙肉萎缩恶化?

防止牙肉萎缩恶化,日常必须把牙齿刷乾净,只要没有牙周病和牙肉发炎,已能大大减轻恶化的风险,并且使用抗敏感牙膏和定期接受牙科检查,密切注意牙齿的健康状况。清洁方面,牙刷、漱口水、牙线、牙缝刷都很常用,其中牙刷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刷掉细菌,牙缝位置则用牙线和牙缝刷去处理,漱口水则只是辅助性质,使用后觉得口气更清爽而已。


何谓GBT洗牙?

GBT洗牙的全名是「Guided Biofilm Therapy」,即是以牙菌膜为导向的洗牙方法,洗牙前先涂上一层牙菌膜显色剂,让牙医可以针对牙菌膜积聚的地方作清除。而且喜讯是不需使用很多人很害怕的传统洗牙工具,而是用暖水和幼细粉末去清除细菌,并且不会伤及牙肉和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