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都市人很常见的疾病,但是高血压很多时候并没有特别的病征,往往出现并发症,例如中风、心脏病时才会发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陈熠恒医生讲解何谓高血压,其成因、治疗和预防方法。而中医视高血压为肝肾阴阳失调,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助理讲师注册中医潘彦璋医师也会分享中医的治疗方法。

医生与你:慎防高血压
嘉宾: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陈熠恒医生、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助理讲师注册中医潘彦璋医师

文章索引


血压是什么?对人体有何重要性?

血压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的动力,我们的心脏每天不停地把血泵往身体各部分,运送养分和氧气到不同器官,当心脏泵血的时候会产生收缩压,舒张时理论上没有什么动力,但人体的血管有弹性储存,令心脏休息时仍有一定的血压,如此便形成上压和下压。


如何才算患有高血压?

世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标准,根据大型研究结果,尤其适用于中国人的数据显示,只要血压上压达130以上,下压达80以上,带来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都会增加70%,死亡风险也会增加两倍以上。一般认为,若多于一次量血压都持续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便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对于本身有中风、心血管或肾病问题的人士,一次量度高于正常水平已属高血压的情况。




高血压的成因是什么?

长期吃咸味食物,高盐分会增加患高血压风险;肥胖、缺少运动、睡眠不足、缺乏休息、压力增加等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另外,家族遗传、血管畸形、患长期肾病或内分泌失调等,都会令人出现高血压。而女性在更年期后,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大增。


高血压会造成什么并发症?

高血压首先会令不同器官,包括血管的压力增加,长期会造成血管粥样硬化,提早出现血管老化的现象,伤害各个器官,有可能造成脑部血管梗塞,甚至会爆血管都是中风的一种。另外,它会增加心脏负荷,造成心脏衰竭、心肌增厚、心房颤动和心肌梗塞等。长期出现高血压而没有服药控制,可能出现主动脉破损,严重的情况更可以致命,也有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和视网膜功能等。




除了服药,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如果服药仍无法控制血压上升,即使服食组合药物都失效,最近有研究发现一种新型手术可以帮助高血压病人,就是肾脏去除神经支配术。另外,有百分之十患者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即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致,例如肾脏血管不顺畅或是内分泌失调,如果找到相关原因而对症下药,便能有效解决高血压问题。


中医怎样看待高血压这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一般与肝肾阴阳失调有关,常见的证型有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内阻和血瘀阻络。食疗方面,可以服用杞菊决明子茶,把枸杞、菊花和决明子放进水杯内,焗茶饮用便可,功效是平肝和滋补肝肾。穴位治疗方面,可以按压太溪穴,它位于内踝尖和跟腱中间的凹陷处,常见于治疗头晕、耳鸣和肾虚等症状。




预防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日常饮食必须尽量保持清淡,避免吃高钠、过咸或太油腻的食物;生活习惯方面,首先要戒烟、戒酒,尽量保持心境平静和放松,因为过度紧张的情绪和生活习惯都会影响血压。同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压,知道血压有什么特别变化。


自行量度血压应注意的地方

应该做的事:
1.在安静及温度舒适的房间保持坐下及放松3至5分钟
2.坐在有背靠的椅子上,双脚并排,脚掌能触及地面
3.在家中量度时,应量度两次,每次相隔至少一分钟

不应做的事:
1.30分钟前不可以吸烟、进食含咖啡因食品、服药或运动
2.量度期间不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