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更有人称它为「广东癌」,为什么广东人较易患上这疾病?吸烟会引致鼻咽癌吗?初期的鼻咽癌几乎无法察觉,当病情加深后,痰中带血、中耳积水、流鼻血、头痛或视觉有叠影都是它的征状,必须立即延医治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系主任及教授陈英权教授深度解析EBV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破除咸鱼致癌迷思,揭密电疗对耳鼻喉的长期影响,并提供香港鼻咽癌治疗方案与最新存活率数据。男性发病风险比女性高3倍,40-60岁族群必读!

医生与你:鼻咽癌
嘉宾: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系主任及教授陈英权教授

文章索引


一、鼻咽癌发病率:香港数据与性别风险差异

香港每年新增数百宗鼻咽癌新症(2022年达705宗),位列本地男性十大常见癌症。值得警惕的是:男性鼻咽癌发病率较女性高出近3倍!不过随医疗进步,第一期鼻咽癌治愈率已突破90%,死亡率亦持续下降。


二、为何鼻咽癌早期难发现?解剖位置成关键

鼻咽深藏鼻腔后方、颅底下方,早期肿瘤极少引发不适。除非肿瘤长得很大,阻塞周边组织或侵蚀神经线,否则 早期肿瘤较小的时候,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导致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当出现以下鼻咽癌初期症状时,癌细胞多已扩散:
• ✅ 鼻咽癌典型症状:单侧鼻塞、痰中带血丝、反覆流鼻血
• ✅ 耳咽管阻塞征兆:中耳积水、听力下降(常误当普通发炎)
• ✅ 晚期危险警讯:持续头痛、视觉叠影(肿瘤侵蚀颅底神经)




三、鼻咽癌风险因素:EBV病毒与基因是元凶

⚠️ 高风险关键因素:
EBV病毒,这种病毒为鼻咽癌常见的致病因素,其实很多人都曾感染EBV病毒,但广东人的基因加上EBV病毒,会更容易发展成鼻咽癌。
⚠️ 中风险关键因素:
腌制食物,没有明显证据显示腌制食物与鼻咽癌有直接关系,但医学界发现吃咸鱼与罹患鼻咽癌有关系,因此咸鱼等腌制食物不宜多吃。
 高发族群
40至60岁男性,建议没有症状的男士接受EBV病毒指数检测,有助发现早期鼻咽癌。

❌ 迷思破解(一) 吸烟或吸二手烟与香港的鼻咽癌个案并无直接关系,病因主要因为EBV病毒感染和广东人基因所致。
❌ 迷思破解(二) 出现鼻瘜肉有很多不同原因,若双边出现鼻瘜肉,大多由于鼻敏感所致,单边出现鼻瘜肉则可能源于很多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清楚,但较少看到与鼻咽癌有关系。


四、鼻咽癌治疗关键:电疗必要性与副作用管理

▍阶段性治疗策略
• 早期鼻咽癌:可以只用电疗去治疗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大多属于这阶段,需采用化疗和电疗去治疗,如果肿瘤较大,会先用化疗令它缩小,然后再用化疗和电疗去治疗。在治疗期中,需要在六至七星期内进行33次电疗,才能达致最佳效果
• 复发治疗:会考虑用手术治疗复发的癌症或并发症

▍电疗副作用对策
 耳朵:中耳积水、中耳发炎、突然失聪或听力下降,可以在耳咽管进行「通波仔」,或加入导管改善积水问题,至于听力问题可以佩戴助听器或进行耳窝手术
喐 鼻子:鼻腔乾躁,容易聚积较硬的鼻涕,需要经常洗鼻清理
 喉咙:喉乾、吞食困难、声音沙哑
⚠️ 长期风险:较少情况会出现颅底骨骨枯,或因电疗造成出现新的恶性肿瘤

摼 营养摄取重点:除非溃疡严重,否则应坚持正常饮食,甚至越正常越好!但由于治疗会造成口腔溃疡、吞咽困难,如果无法食用正常食物,可以营养奶或流质食物代替。但希望患者保持进食,流质营养品仅作补充,多使用吞咽肌肉以免吞咽功能退化。若真的完全无法进食,有需要时会用鼻胃喉输入营养奶。


五、关键问答:破解鼻咽癌3大迷思

Q1:广东人罹癌率高的真相?
→ 主因「遗传基因+EBV病毒」双重作用,非气候或饮食单一因素。
Q2:电疗33次是否必要?
→ 国际治疗准则要求,低于30次疗效显著下降,需严格执行周数。
Q3:治愈后如何预防复发?
→ 定期检测EBV病毒DNA指数,发现异常早介入。


结语

鼻咽癌虽有「广东癌」之称,但理解早期鼻咽癌症状(痰带血丝、单侧耳闷)、高风险族羣(40-60岁男性)定期EBV病毒筛检,完全可提升治愈率。若需接受鼻咽癌电疗疗程,积极管理口腔与听力副作用,九成早期患者能长期存活!

最后,文中浅谈了中耳炎与鼻咽癌的关系,如想了解进一步健康资讯,请参阅 《何解小孩好易有中耳炎?中耳炎又与鼻咽癌有关?别让中耳炎恶化成耳膜穿窿!》 ,一齐为健康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