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年代—难关还是机遇?

2010-12-14
  新媒体New Media这命名,由科网年代去到今年的社交媒体年代,笔者依然觉得是对互联网影响下衍生的媒体,最简单直接的名字。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台以至电视等等,都是在互联网未成熟之前的主流媒体。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新媒体变革之浪,其实由90年代中期已开始,即使经历过科网爆破,到了2010 的今天都没有停止过;相反,随着社交媒体与 iPhone热潮的兴起,这股新媒体巨浪更是把很多传统媒体冲击得头晕转向。内容不再为王一那谁才是新的王?

新与旧的矛盾   
  新媒体跟传统媒体的最大分别,就是内容产生的中心点,不再是过去大型媒体的内容生产工厂,如记者、编辑、编剧及导演之类的团队。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入行前后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训练,才会正式成为记者或编辑等。同时,亦有很多行业内的不成文守则,各行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尊重及遵守。

  但在新媒体中,由于内容的生产者,可以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背景的人仕,所以没有任何人或团体可以真正代表他/她们。很多时你以为你已找到了博客界的某些代表性的知名人物, 浏览量是不错了,但可能他自己博客的读者群却是你意想不到的窄小。   

  跟传统媒体所不同,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在刊物的制作名单页上,找个总编辑或总经理来谈一下,但找一个知名博客的话,他只能代表他自己的博客或者其社交网络,好处是你找一个便找对了,不用大费周章找幕后真正老板。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人两者之间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是内容生产者。所以,如果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任何一个博客,即使是只有一个微博的普通人,只要读者量够多,都可以是一间传统媒体的敌人。但是很矛盾的是,现在很多记者都是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很多名星名人的微博或者Facebook,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有人说过,在微博上有过百万的关注,你的影响力不亚于中央电视台,一言一语都像皇帝一 样,在网络中翻云覆雨。故此,传统媒体在百般不愿下,还是要看着各大人在微博或 Facebook 上的一举一动来做编采工作。   

  但反过来,很多博客都认为,自己写的文章或微博,假如能被报章杂志甚至电视介绍,便是无上的光荣,同时亦觉得被传统媒体推介后,才算「升呢」,是真真正正的扬名立万。   

  来自普通人的新媒体内容,跟来自传统传媒的内容,以专业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但论影响力来说,却是不相上下。由巴士阿叔事件到最近的轩哥派钱事件,都证明了如果事件要真正被广泛流传,新媒体跟传统媒体必须同时有所关注,才会见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不过,新媒体对年青人的影响力,其实在很多方面来看,都已经比传统媒体更为快速及广泛, 跟以前晚上回家只看电视的上一代相去甚远,某大电视台亦为吸引年轻族群而大伤脑筋。因为这一代的年青人可以说是由互联网及手机培育出来的,故此笔者大胆地认为,5、60后跟8、90后的其中一个最大的矛盾,跟两代人是由怎么样的媒体「带」大,是有莫大的关系。当我们要说两者的矛盾时,我们也要一并地将受众的年龄层一起看,受什么样的 媒体教育,才能看得更全面。亦因如此,年青人才能完全理解新媒体的强处。   
  最近笔者在香港电台的节目顾问团会议上,提出港台节目在社交网的推广,应直接交由8、90后的年青人负责,会更事半功倍,便是同一道理。

  新媒体的特色是即时、快速的传播,反过来看是表面化,欠缺深度及准绳。另一个特色是社群化,内容的传播都由社交网络上的朋友代劳。传统媒体信赖的是专业制作、高效集中、可信而高质的流水式运作。由近日微博上的金庸病危事件中,有“V”者以讹传讹的谣言,使我们更看到传媒信用度的重要性。   

  在以前的日子,作为一间报社的总编辑,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甚为人所敬重。但今时今日,一个不偏不倚的专业博客,所得到网友的尊重,可能比总编辑有过之而无不及。博客被邀请去发布会,所得的接待级数,可能比一本杂志的记者甚至老总更为高档。   

  博客以至微博,内容的更新速度,可信度等等,都在一点一滴地夺取传统传媒的光环。在这样的环境下,两者的矛盾又怎能不增加?

载体的改变   
  换一个角度让我们看一看另一个主角:内容。   

  其实任何内容都有它自己的性格,不同特色的内容,都有自己最相配的载体。比如说,小说最合适的载体是书 (或者今时今日的电子书),八卦新闻是在周日家庭茶聚的八卦杂志上,连续剧的话,就最好是在电视上追看。   

  如果以1995年为香港互联网络元年的话,当年万维网以及无限上网的计划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内容打开了一道新的门:一道比任何传统载体都快速的门,同时亦是任何用户都可以成为主角的平台。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文章:说明内容其实已经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空间。如果我们硬要将之抽离,再放到另一个载体上,只会带来失败。笔者记得过去见过好几本专门在网络上搜集内容的月刊,略为编修便一整个转载,结果今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由搜寻器育成的内容载体,其实在过去十年都是我们熟悉的万维网(WWW)。这个载体的最大特色是On-Demand,当你想到要看什么时,问一问Google、Yahoo,它们便会带你找到你想看的内容。这两年间,美国很多报业媒体,一直都在投诉Google夺去它们的生意,主因就是这个载体的读者根本没有兴趣去分辨你是搜寻器还是内容制造商,只要内容能使他们满足,他们便会离你而去。还有RSS这个使传统媒体又爱又恨的技术,不想做但不做又会被网络用户丢弃。过去你买一份报纸,要看很多不太想看的东西 (主要是跟内容不太相关的广告),才能完成你的阅读。今时今日,你只要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在数十秒间便可以得到满足,订阅RSS新闻更是大部份网络用户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已取代了看报纸新闻的习惯。   

  不过,最可恨的还是社交网吧。博客也不用写了,很多人会自愿地在状态更新中编写或转发大量的内容,跟亲人朋友无私分享,感觉上可信性总比任何报章杂志电视等都来得高吧!虽然……这不是实际的情况。试想一下,最近有那一个江湖传闻不是 由社交网传出的?但社交网的威力可使人盲目相信很多传闻。   

  笔者想说的,在互联网科技发达的今天,内容本身会自然而言地,因应读者的喜爱度,而找到最合适的载体,可以是万维网,也可以是一个iPhone App或者是RSS Feed。其实 Google以至Facebook的壮大,都是因为内容在这两个载体上找到最佳的栖身之所,自然而言,地因主而显贵,两家公司自然能够在其中找到利润。   

  但是最有趣的是,这一类型的内容都绝不是钱可以收买或者制造出来的 (最少大部份不是)。所以相信传统媒体最不解的,便是为什么这两间公司都只像路人甲跟路人乙一样,在旁边卖广告,却可以赚到最多的钱;而自己含辛茹苦的生产大量高质内容,却得不到用户及广告主的垂青?   

  如果用一个程式来写出来,应该是这样吧:钱+人=制造大量内容 <> 大量用户 <> 广告客户。   

  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内容不再为王了,最少不是「一般」的内容可以为王。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重要性,但配合内容特性的载体,就比内容本身更为重要。硬要将电视台的东西搬到互联网,你不会成功。同样地,硬要将互联网的一套放到杂志报章内,也绝不会成功。可惜的是,了解互联网这载体特性的人,远远比制造大量内容的人少。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