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定位解析

2012-08-13
  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是一个24小时全英文播出的新闻频道,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8500万观众可收看该频道节目,被视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增强在国际舆论领域的声音, CCTV-NEWS今年以来推出两个新举措:1月12日,非洲分台(CCTV Africa)在肯尼亚开播,聚焦非洲新闻;2月7日,美洲分台( CCTV America)在美国华盛顿的新闻中心正式运营,播出在当地制作的节目。

  CCTV-NEWS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成为与BBC和CNN比肩的国际一流英语新闻频道。以前,CCTV-NEWS总是将CNN和BBC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上与它们比影响力,但如果像BBC和CNN那样时刻关注国际重大事件,又显得力不从心。何况,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官方传媒,它又注定了在报道内容、方式、立场等方面不可能与BBC和CNN相同或相似。它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CCTV-NEWS在多年对外传播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将自己定位修正为:中国立场、亚洲视野、国际化表达。

中国立场
  中国立场首先表现为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和与中国有关的新闻,要能在第一时间报道,发出中国的声音,体现中国的立场,维护国家的形象。例如,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首次进行的载人交会对接、中国各种经济指数的发布、中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政府的应对措施、中国与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岛礁之争等等,理所当然地成为CCTV-NEWS及时报道的对象。

  CCTV-NEWS在成就宣传中很容易做到第一时间报道,但对负面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却总是受到宣传口径的影响,往往不报或延时播报,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话语权,其公信力在国际上倍受质疑。一年多来,CCTV-NEWS经过不断努力,在报道负面新闻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例如,深度报道栏目《China 24》对渤海湾漏油事故、中国足球反赌案的过程和影响、广西柳州镉污染等负面新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大胆的披露。

  中国立场也表现为一种「中国观点」,即在重大的国际事件中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表达中国的态度和观点。今年2月6日,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叙利亚问题的提案,引起了国际社会很多质疑和批评,受众很希望了解中国否决议案的理由。CCTV-NEWS在当天12:00档《新闻一小时》节目,邀请到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研究中心的李国复教授作为评论嘉宾,分析了中国在安理会上投反对票的原因。23点的滚动新闻节目又采访了中国社科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贺文萍,她以利比亚为例,说明了中国否决议案的考量。尽管说服力还有待加强,但毕竟及时回应和解答了一些全球受众的疑问。

亚洲视角
  CCTV-NEWS认识到自己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没有能力与CNN和BBC这样的国际一流的英语频道争夺受衆,实事求是地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策略:以亚洲为基点、在发展中国家铺开、最后影响欧美主流人群。中国作为亚洲强国,CCTV-NEWS有责任、也有能力更多关注亚洲发生的事件,更多地代表亚洲的声音,于是提出了“Your link to Asia”(为你链结亚洲)的口号。

  为此,CCTV-NEWS于2010年4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加大了亚洲新闻的报道力度。除了保留原有的《今日亚洲》之外,增加了《财经亚洲》和专题类栏目《东方》。亚洲栏目的周播时长从改版前的420分钟增加到了将近1600分钟(不包括以报道中国为定位的栏目),增幅近3倍。另外,也策划了一系列与亚洲相关的议题,比如《中国记者眼中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的未来》、《黎巴嫩冲突》、《利比亚重建》、《东盟系列》等,力求向世人展现真实的亚洲面貌。

  然而,仅仅加大对亚洲的报道量并不能完全体现亚洲视角,要成为在亚洲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频道,还应该从亚洲的视角去看问题,体现亚洲的立场或者观点,才能真正的体现「亚洲视角」。而且,从一年多的节目来看,CCTV-NEWS所主动设置的亚洲议题还比较少,节目形态也较单一,亚洲事务的报道内容尚不能够满足亚洲不同地域的受众需求。

  在这一方面,新加坡CNA(Channel News Asia)的「亚洲视角」定位(Reports on Global Developments with Asian Perspectives)值得借鉴。CNA注重在亚洲区域的受众细化工作,有关亚洲的栏目就有20多个,例如《新加坡新闻》、《新加坡今夜报道》、《东南亚晚间报道》、《东亚晚间报道》、《亚洲报道》、《中国报道》、《日本一小时》、《欢迎来台湾》专题等,能充分满足各个地域观众的不同需求,在区内颇具影响力。

国际化表达
  聚焦亚洲事件、传播中国立场和观点,却离不开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国际化表达是使节目充分被外国受众所接受的重要途径。

  首先,国际化表达是指新闻播出形式要国际化。以前英语频道以编译新闻居多,注重以简单的新闻片来陈述事实,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国际化水准。改版后的CCTV-NEWS正在努力加大首播和自采的力度,增加连线和嘉宾的数量,强化评论,增加新闻的深度。为了充分与国际接轨,CCTV-NEWS北美分台在播出形式上将传统的「主持人口播+新闻背景片+记者自采+连线」的播出方式调整为「主持人口播+记者自采+记者引出自己所制作的新闻片+出镜总结」的方式,以增强记者报道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国际化表达还指内容编排上要遵循国际传播规律。旧版的央视英语频道按照对内宣传的方式,惯于将时政新闻置于头条,很多新闻是领导人的活动报道,这并不符合国际新闻报道规律。CCTV-NEWS正在试图打破这样的编排格局,按照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程度来进行版面编排。

  第三、国际化表达也体现在员工队伍和嘉宾的国际化。国际化的面孔更能够吸引国际受众,让他们觉得节目有亲切感,从而增强传播效果。改版之前,CCTV-NEWS就有一定数量的外籍主持人,改版后,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形象,CCTV-NEWS招聘了更多外籍传媒工作者,在演播、编辑、采访、后期制作等各个岗位上工作。近年来,CCTV-NEWS也在积极组建世界范围内的嘉宾队伍。例如,《世界观察》(World Insight)是一档观点交锋激烈的评论节目,所选择的嘉宾来自世界各地,有的嘉宾不能到达现场,就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交流互动。这种嘉宾资源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可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也能使报道和评论显得多元、平衡。

  第四,国际化表达还要求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国际化。尽管可能编辑和记者能够写出没有毛病的英文,但在外国人眼中,这些文字总是有些异样。比如报道中外领导人会谈的稿件中经常有「举行了热烈隆重的欢迎仪式」、「回顾了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里程」、「表达了良好祝愿」、「将双边关系推向新高」的套话,外国观众不习惯,听起来费解。现在,CCTV-NEWS有了众多的外籍主持人和在世界各地聘请的众多特约报道员,他们所制作的新闻片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可以更接近国际化水准。

  当然,中国立场、亚洲视角和国际化表达之间还应该维持一种平衡。一方面,报道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亚洲视角,表达中国的观点和声音;另一方面,又需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表达的能力。虽然目前看来,CCTV-NEWS离自己的定位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它毕竟有了对外传播的明确方向,同时也正在不懈努力以争取成为国际舆论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式公关」

刘书贤
2021-03-3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