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现况与问题

2014-03-15








  中国大陆的电影业发展飞快的铁证有两方面,首先是票房由二零零五年的年收入人民币16亿,逐年增长至二零一三年的217.69亿。

  二零一三年的收入中,国产片占百分之五十九的127.67亿,而进口片占百份之四十一的90.02亿。

  在放映的银幕增长,也由二零零五年的2668块增至一三年的18195块,并仍以平均每天14块的速度在增长!

  若以中国人口是十二点九亿,平均票价是三十五元,二零一三年的年收入只是二百一十七亿多,说明中国观赏电影的年人次占总人口还不足半次,若以美国这饱和市场的人均入塲四点三次来算,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至今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七点五的票房增长速度发展,估计中国若不经济下滑,至二零二零年还大有可为!

  二零一三年中国故事片生产达六百三十八部,上映的只占二百四十五部,国外入口电影上映了六十部,其中六十部票房过亿,国片占三十三部,进口片二十七部。中国票房收入于一三年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是全球各国,特别好莱坞虎视眈眈的巿场。不过,中国市场虽然大,发展潜力很高,中国大陆的电影业还是有不少局限,需要跨越及克服。

制作局限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期就检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点出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弱点,就是技术落后,无论在制作技术,电影业的规模和特别运作模式受到制肘。好莱坞制作有极大自由及商业自主度。相反,中国电影是政府主导,首先是严苛的检查制度,由剧本到最后的作品,都受到管控,如《无人区》(2013)的结尾,就以那女主角妓女回到家乡,可以参与教导小学生跳舞作终结,在风格及拍摄的温馨和之前的萧刹和暴力,看起来像两部电影。可见电检的制肘到了「超乎现实」的程度,或可说是狗尾续貂!另一方面,也由于官方的大力支持,才可以使一些电影如《金陵十三钗》(2011收5.9亿)、《建国大业》(2000收4.2亿)及《建党伟业》(2011收4.09亿)能有不计成本的大开支预算和收入保证。若没有政府支助及发动支持制作到观赏,根本无法合符成本效益。

  中国电影另外一个持续的现象是高度官能及景观化。大场面及充满官能刺激的作品,撇开官方政治历史大片不提,由《赤壁》上、下集(2008/9共收5.8亿)到《唐山大地震》(2010收6.7亿)都是售卖大塲面、官能刺激及煽情的典型例子,个中原因包括要模仿及追逐好莱坞的《阿凡达》、《钢铁侠》等典范。当然还要满足中国观众对功夫及历史大片的一贯需求。结果被边看边駡的如《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收2.9亿)、《无极》(2005收1.79亿)及《十面埋伏》(2004收1.5亿),也还是收!当然,这类大片在上一阶段获得成功是因为中国还主要靠大戏院营运有关,小制作根本不受青睐!但这现象的持续也说明看电影的观众还是对电影的要求还是以娱乐及官能的刺激为主导!和这类煽情大片相对应的是讲求笑料及刺激的疯狂动作片及喜剧,《泰囧》(2012)到《大闹天宫》(2014)就是好例子。这些都是通俗电影的充份反映!

可喜清新气象
  随着中国近年教育普及和提升,生活现代城市化及优质化,中产阶级大量崛起,使电影出现了崭新可喜的现象。反映城市小人物及小中产生活和忧苦喜乐的作品如二零一一年的《失恋三十三天》、《钢的琴》到《神探亨特张》(2012)及二零一三年的《101次求婚》、《分手合约》及《被偷走的那五年》等,均反映出中国电影的一些新气象。《失恋三十三天》以流畅的叙事,快节奏及处处惊喜来打动人心,娓娓道出现今城市小中产追求幸福的失意与欢乐;《钢的琴》则以温馨的手法表现低下层守望相助及甘苦与共的精神;《神探亨特张》就以庶民及粗糙的写实主义手法来呈现现今中国城市光怪陆离的人际及社会关系;而《101次求婚》则以机缘巧合的穿插来描写城市小人物的感情世界;至于《分手合约》及《被偷走的那五年》就以讥讽及煽情剧的方式来描写城市年青小中产的感情与生活和事业的矛盾。它们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和类型,也充满强烈时代感。

  非主流的中国电影还有像《天下无贼》、《让子弹飞》到《无人区》这些混合类型的,结合笑料、动作及暴力等元素在一起,呼应着义大利粉西部片、塔仑天奴(Quentin Tarantino)到高恩兄弟(Coen Brothers)的作风。

高潜质发展市场
  总结近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在生产及创作模式,已经结合了中台港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凝聚出一种规模经济,面向内地十三亿人的高潜质发展市塲。无疑大型商业电影还是主流,但中台港自身的创作还有各自自身的空间,各自开拓相信也最终是希望在共同的领域可以有更多元化的发展和突破。最后,要中国电影走出模仿好莱坞的死胡同及如今的局限,中国政府应首先提升中学的视觉艺术的教育,使年青人成为有品味的电影观众及专业人仕。政府的角色,也不应以过度的检查来操控和窒息创作。相反,应以更多奖励的方法,使创作者有更多诱因拍更好的电影。

  最后还有西方国家,特别美国埋怨有关中国电影的保护主义,尤其是「国产电影保护月」,不鼓励在六月十日到七月十日的暑假期间引入海外分账大片,以保证这段时间的国民可看国产片,特别放假的学生。虽然保护主义往往是把两刃剑,不单伤害外国入口片,也干预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归根究底,若果好莱坞片不是有规模经济,而中国电影不是处于弱势,保护主义就不应存在。但目前形势是中国观众还是更醉心于好莱坞片,过份单对美国片开放只会充斥单元化的美国娱乐片。其实欧洲及其他不少国家都有优秀的电影可供引介和选择。虽然对比过去国片票房已超过外片,但如果使国片生产更有效率、票价更便宜、选择更多,都是比保护主义的限制方式来得更有效!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微电影是时候标准化

何纬丰
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