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媒显微镜下的香港

1997-05-15

  离开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只 有个半月,「香港回归」世界瞩目。如何「瞩目」?我尝试罗列一些数字,大家便能想象得到:估计回归当日会有超过八千名外国记者云集香港,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愈二百五十家新闻机构,规模小如越南通讯社,到规模大如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单看CNN,其驻港新闻主管Mike Chinoy就表示,六月中将会抽调一百二十名记者及工作人员来香港采访主权移交。

  八千外国记者再加上数目庞大的本地记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CNN Mike Chinoy的形容最贴切:「所有人物的举止言行,会被传媒有如用显微镜般一一检视。全世界会即时看到,即时回应。」

历史照妖镜

  在海外传媒显微镜下,被检视的除了香港近期的政情变化外,还有正处于洪流中的香港传媒自己。「九七」是个大时代,「迎接回归,明天更好」高唱入云,有不少本地传媒是加入「唱好」行列。在这见证历史的时刻,本地传媒如何自处?在香港采访的海外传媒,既是同行,亦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看清楚自己。民主党立法局议员李柱铭的一番话,一针见血:「一个时代的改变,一个主权的改变,将一个人最好的和最差的都反映出来,一个照妖镜。」我们正面临严峻考严,事实上,香港传媒经历好些考验,美国新闻周刊驻港编辑Dorinda Elliott对香港的细微变化特别敏感。她观察到「要政治正确」的压力越来越大,自董建华获甄选为特区行政首长以来,这个压力亦越来越明显。所谓「政治正确」,就是要言论亲北京,对中国政府不要太多批判。事实上,中国官方不只一次指责西方传媒「抹黑」香港,「唱衰」香港。


香港回归世界瞩目,预计将有超过八千名外国记者云集香港。

  在采访西方传媒的过程中,我都必定会问一句「你们的报导是否很负面?」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我们的报导是否很负面?」答案很清晰,这不是一个「唱衰」、「唱好」的问题,问题是我们是否如实详尽地报导真相。 Mike Chinoy八九六四事件时在北京采访,他的经验之谈值得借镜:「我在北京采访八年,有时中国政府认为我的报导无问题,有时中国政府因我的报导而大发雷霆,但我的职责不是去取悦某个政府,我的职责是尽我所能如实详尽地报导事实。」其实这个观点,在大学读新闻学时不是早已耳熟能详的吗?


CNN驻港新闻主管Mike Chinoy表示,CNN将抽调一百二十名记者采访香港主权移交。

如何打擦边球

  在采访的过程中,跟本地同行谈过现时行业「新闻自由」的状况。我有个感觉是:大家都认定了压力的来源,虽然这种压力很多时是无形的,然后大家都在「想办法」,引用行内术语,就是如何「打擦边球」。在访问英国泰晤士报政治评论编辑Jonathan Mirsky时,我有这样一个感觉:或许在这个「大时代」下,我们需要的是一点「吉士」(guts)。

  Jonathan Mirsky不讳言自己反共,他甚至认为如实报导的记者都反对共产党,因为共产党只会阻碍记者工作。他很清楚中国政府憎恨泰晤士报的言论,他也很清楚报纸大老板传媒大王梅铎完全有能力左右他发表言论。事实上,梅铎曾经为了卫星电视在大陆的发展,而暂停转播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报导。他说倘若梅铎跟他说从这刻开始要「唱好」中国政府,他会立即离开报章,这是「新闻自由」的问题。

  我不想令大家以为「外国的月亮特别圆」,事实上,Jonathan也承认外国记者处境不同。「打擦边球」对在大陆采访的香港记者来说,是个无可奈何的办法,不竟大陆的法制与香港截然不同。问题是:邓小平不是说「一国两制」吗?「香港五十年不变吗?」当情况还未发展至某某传媒老板指令属下记者如何写、如何报导时,我们便想定方法「打擦边球」是否言之过早。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陈坚明在访问中说,「转軑并不是坏事,倘若「转軑是因为愈来愈了解中国内地情况之下的结论。我同意,倘若他们内心真相信自己报导的角度。情况是否这样?只能抚心自问。

  「壹传媒」行政总裁张剑虹在访问中说现在本地传媒的情况是巨人站在前面,大家便四围乱窜,纷纷「拣位」。他们选择「企硬」,但「企错」、「企对」未有定论,可能你根本不需要去理他。或许在「大时代」下,我们也需要一点「平常心」。以往我们是这样报导的,为何九七之后就要担心这样不能报导?当我们认定九七回归之后,「新闻自由」必定会减少,那就会「如愿以偿」。我同意记者协会执委卢永雄的看法,可能各方对「新闻自由」根本未有底线,可以向前走几远,视乎我们如何去争取。

习非成是的自我审查

  不幸的是,新闻行业早已存在「自我审查」,中大新闻系的调查,令所谓「自我审查」是一种「感觉」、有几多是事实、如何下结论等等,都不再成立。接着下来的问题是,「自我审查」会否继续恶化下去?到最后,会否大家都习非成是,习以为常?

  Jonathan Mirsky的一番话很有警醒作用:「若果你要训练犬只去做特定的行为,每当它做不对,你用棒子打它的鼻子,过了一段日,它便会做你想要的,但我们不会说犬只『自律』了,我们会说它学乖了。我觉得香港记者学乖了。」


英国泰晤士报政治评论编辑Jonathan Mirsky认为,如实报导的传媒工作者必须争取新闻自由。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从报章报导看近年香港大学生形象的变化

黄浿沂
王硕禧
郑梓峰
郑晓怡
莫浩廷
苏钥机
2019-03-0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