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收音机广播服务 数码电台开展新空间

1997-09-15

  今年九月,「世界数码电台广播联盟」(World DAB Forum)在德国柏林正式宣布数码电台广播投入市场服务。十家电器制造商在柏林同时展出最新型号的数码收音机,这也是历来最大规模的数码电台广播会议。柏林广播机构更提供六组数码电台广播,包括四十套数码电台节目。如果你身在柏林,肯定可以享受数码电台广播的优质服务。

智能收音机即将面世 接收多元化数码资讯

  有人说:「数码电台是未来音响的指标,因为所有广播讯号均是数码化。」我们现时在香港接收最好的立体声广播是由超短波(FM)传送,但超短波广播容易受到干扰,而不同地区需要调校不同频率接收同一的电台广播,这些弊端将不会在数码电台广播中出现。

  数码收音机接收的音乐质素,可以媲美镭射唱片。这种具有镭射唱片质素的广播,更可完全排除干扰,让家庭听众、司机及户外听众不断地享受第一流的广播服务。听众又可以用单一的频率在香港不同地区收听同一的电台广播,听众亦可以使用同一收音机接收来自卫星的广播。

  数码电台广播的优点是充份利用大气电波资源。同一宽度的波段可容纳众多的电台,例如香港电台第一台占用92.6至94.4兆赫(共2兆赫),但2兆赫的空间可容纳六至八个数码电台。因此,电台数目会因数码年代到来,而大幅增加,服务将更多元化。

  由于电台广播数码化,数码收音机等同一部接收数码资料的终端机,简称「智能收音机」。数码资料可以包括声音、数据和图像等。听众除了收听音乐,更可在收音机的显示屏,阅读歌曲名称和歌词,甚至歌星肖像。调校接收频率的方法将会进一步简化,听众只需要选择「第一台」,收音机便会自动调校至「第一台」。另一种调校方法则以节目类型划分,听众选择「中文金曲」,收音机可自动追踪播放「中文金曲」的电台。

  「智能收音机」一旦推出市场后,广播机构可利用数码电台广播提供另类的数据传送服务。数据传送服务主要分为三类:
(一)与广播节目有关的资料(如节目类型、歌词、对白、主持人介绍等)
(二)与广播节目无关的数据广播(如旅游资料、交通消息、航班状况等)
(三)为特定用户而设的数据传送(如传呼服务、传真服务、软件公司通讯、银行资料交换等)

  目前数码电台广播技术只可传送固定的图像,但假如电脑科技进一步突破,将来「智能收音机」或可摇身一变成为一部「智能电视机」。传统的收音机服务在廿一世纪将会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智能广播」。

技术测试如火如荼 发展难题仍待解决

  数码电台广播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一九九四年,瑞士推出首个试验计划,翌年,英国、德国、加拿大和瑞典均先后引入数码电台广播技术。现时,很多国家经已加入数码电台广播试验行列,包括美国、澳洲、丹麦、芬兰、荷兰、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挪威、印度和中国等。香港亦将会在未来一年进行数码电台广播测试。

  虽然数码电台广播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技术的标准制式及收音机的价格仍是两大发展难题。

  现时,大多数国家采用欧洲开发的EUREKA 147技术标准,所以很多欧洲国家均参与试验计划。相对而言,作为科技大国的美国起步较慢,原因是他们希望数码电台广播可以和中波、超短波波段共存。根据EUREKA 147的技术标准,数码广播将会采用Band III及L-Band波段,尤以L-Band为主。采纳L-Band的好处是可同时接收卫星电台广播。根据美国设计的IBOC及IBAC的技术,听众可以沿用现行的中波及超短波段接收数码电台广播,换句话说,新旧广播可以在同一波段内共存。可是,此项技术仍在开发中,未能成为数码电台广播的主流。

  另一难题是收音机的设计和价格。现时数码收音机的价格动辄高达万元,均超乎一般家庭用户的负担水平。不过,根据欧洲一项消费调查显示,百分之三十七的家庭非常有兴趣购买数码收音机,甚至订购「自选数码电台广播服务」。既然市场有庞大的发展潜力,预期收音机制造商将会很快突破技术限制,推出价廉物美的收音机。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相信可以见到配备多种颜色显示的「智能收音机」,甚至腕表也可接收数码电台广播。

迎接科技新挑战 香港应用与思考

  世界先进国家经已先后起步,香港应急起直追。现在,政府计划在未来一年,连同三家电台,开展数码电台广播测试。由于数码电台广播超越旧有的电台广播技术,香港各界应用新的角度去迎接这一场科技挑战。笔者仅提出下列问题,供各方参考。

■电台方面——广播电台应尽早制定发展策略。究竟只发展声音广播,还是兼营其他数据传送服务呢?电台广播多元化,电台数目大幅增加,「窄播」兴起,「大众广播」的电台又如何自处呢?如何由旧有广播模式过渡到新的广播模式呢?新的技术标准又怎样厘定呢?

■政府方面——数码电台广播涉及电台服务、资讯服务、甚至电视服务。究竟监管条例和守则应如何厘定呢?如何引入新的竞争者呢?新旧的电台经营者应否在同一时间向市场推出数码电台广播服务呢?电台经营者的外资限制如何?应否限制宪星电台广播呢?电台经营者可否同时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传送及增值服务呢?看来,政府应尽早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研究有关政策。

■厂家方面——新的「智能收音机」将有广阔的市场。香港厂家如何在这一场竞逐当中占有先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资讯服务机构方面——数码电台广播为资讯服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究竟提供资讯服务的机构如何参与呢?资讯服务应否开放,还是加以限制呢?

■社区方面——既然数码电台广播提高了资讯流通的效率。社区和公众服务机构应如何利用这个网络与公众加强沟通呢?政府应否鼓励社区和公众服务机构运用大气电波资源呢?公众又怎样利用新技术去推展教育服务呢?

  最后,我们还应该思考公营广播机构在数码电台广播发展中的角色。公营广播机构应否发挥领导和推动角色呢?公营广播电台是否应提供传统电台广播以外的服务呢?如何与社区、公众服务机构合作,利用新的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广播服务与更快的资讯?

  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会带出更多的问题。可是,香港作为一个先进的国际城市,我们理应早人一步,发展新技术和开拓新空间。

  不过,这些问题的答案相信要到二十一世纪才可揭盅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