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美国传媒与商业

2000-02-15

  传媒是一个奇特的行业。首先,在欧美,传媒是家族生意,无论是华盛顿邮报的格兰家族,加拿大的谭臣家族及跨国的梅释新闻集团都是数代相传,子(或女)承父业,一脉相承。第二,传媒与广告是一对欢喜冤家,传媒靠广告生存,但资讯内容以求公正和权威性,不能被广告商左右报导。两者的关系极微妙。当资讯及评论者向广告商低头,报导偏差,自然读者减少,广告商则顾而之他。第三,传媒倘若被政府或利益集团操纵,公信力减低,读者唾弃,生存则成问题。第四,自从电子传媒面世后,传统的纸张刊物面对新挑战,当互联网出现,网址如雨后春荀,网页作家不再受纸张刊物所控制,一连串社会、文化、法律问题应运而生。

保持评论中立的禁忌

  笔者对比较内容严肃的刊物和财经评论传媒接触多于娱乐「八卦」刊物。当「多媒体」出现在美国,一些专栏作家在电视营光幕担任评论家,茶余饭后议论纵横,出镜赚钱机会倍增,有些更曾常作巡回收费讲座,以前作家薪酬是独沽「写作」一味,现在更多元化。这个趋势是否健康,见仁见智。有些权威报章为了保持评论中立性,明令禁止雇员滥用职权作收费演讲。收了赞助机构的「茶礼」便要立场妥协。不少报章甚至禁止从业员在公、私营公司内任董事,以免评论这些公司投鼠忌器。传媒从业员遵守「不成文」的守则,洁身自爱。

明星级记者专栏地位高

  在美国,新闻从业员的地位高与低,很难一概而论。明星级的当然是一字千金,洛阳纸贵。无名小卒和新扎师兄/姐入行薪酬颇低,而且职位僧多粥少。

  美国报章「首版」作家最被重视。譬如《华尔街日报》首版的编辑和记者有五十人之众。笔者曾读到一位长驻首府白宫的女记者自传,数任美国总统对她尊敬如宾,她对总统的一言一动如数家珍,她情愿一生当记者也不求升职,拒绝被分派到其他单位,十年如一日,敬业乐业。

  有些报章杂志,刊登文章不登作者姓名,目的在防止制造明星级专栏人,记者作家全是无名英雄,不能以个人名声冲淡刊物的「雅号」,《经济学人》就是采用这个「不记名」报导方式自豪。但美国刊物比较鼓励专栏记者成为媒体明星。不少卓越记者报导得个人奖。而报社亦乐意给记者假期从事写书,甚至到大学作研究和当短期学人「充电」,从而可见他们的专业认真程度。

  美国的权威专栏作家的社会地位极高,有些「组合专栏作家」(Syndicated Columnist)更可一稿数投而名成利就。明星级的更自聘「代理人」和报社讨价还价,跟体育或电影明星没有分别。

新世纪文化产物

  从各方面的报导,廿一世纪的传媒、科技与商业将面临一个大变动,但没有人能肯定预测变动所带来的文化产物。

  试探讨书籍印刷。以传统的印刷商出版书籍计,零售商在美国已达到了店铺零售与网路销售的双轨渠道平分春色,而后者可能淘汰前者。以往以垄断性的大学校园书店的出售教科书市场,已被网路售书商打破。未来的书店极可能是「即买即印」,再没有存货压积的头痛问题。电子书本的前景又如何?没有人能确定它是否能够取代纸张书本。自从音乐可以从电脑网路「下载」,唱片和CD碟便成历史遗物。

  网路企业、音乐商、传统传媒唯一能够和平共存于新世纪是相互兼并和收购。而最令金融界惊异的新趋势是历史极短、没有经营经验的网路企业的资产估值,比历史悠久的传媒还要高数十倍。三十来岁的网路初生之犊领导年愈半百的「企业人」。经验成为「绊脚石」的代名词。

  在美国差不多所有关注新动向的专家学者议论纷纷,各样的研讨会、论坛、刊物、顾问应运而生。最著名的顾问公司,如麦健士、波士顿顾问公司,更大力发展高科技前瞻性的企业辅导。

电脑新科技全面渗透

  过往十年,出任企业总裁的生意人最有价值的本钱是理财经验,未来十年将会是如何明了科技从人事管理到市场拓展,传媒的每一环节将会被科技影响。譬如电影制作的镜头设计、医学上的立体器官画像,已是电脑技术员空前绝后的技巧表现。


传统书店正面对被网络书商淘汰的威胁。


  大学校园的图书馆课程改名资讯管理学,商学院创设互联网商业学位。在美国的大学本部,新生入学配给的不是阅读书籍目录而是电子邮讯号码。就是最保守的学科(如历史、文学)教授也被校方强迫自设网址,否则不能够和学生沟通。

  活在廿一世纪,不懂电脑的人极可能不能够生存。在美国,有人作实验,整个月足不出户,只靠电脑,生活仍正常,从购买厕纸到付税看医生也不需与人接触。可以想像高科技改变人际沟通关系。

  电子通讯并非万能。到目前,教育界的研究证明,老师站在学生面前授课,比较任何遥控的远程教学方法更有效和保持学生求知欲水平。电子书籍还未能取代纸张书本,虽然在统计数字上,在美国,购买书本的人是以四十岁以上最众多。年纪愈轻,从电脑得取资讯的接触时间成正比。这个新趋势不容忽视。最奇怪的景象是电视观看的时间,愈年轻愈减少。相反地,电脑已开始取代电视。

传媒商业结构呈变化

  传媒的商业结构,同样出现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传递资讯的工具改变。纸张传媒的企业倘若不革新电子化,随着资讯消费者年轻化,盈利下降。但是怎样的传递资讯方式才迎合新的口味?吸引新的读者?在美国,纸张书本的销路数量有增加没有减退的迹象。企业的广告费更大幅上升,全国性的广告商收入逐年增加,令人鼓舞。

  电子传媒如何改变阅读方式?这些变化是否持续或将会「平顶」?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以历史为证,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泡,书本的销售量以几何级数上升。阅读成为人类消闲的重要活动,连带所及,资讯的广泛传播是由一个破天荒和可以说是毫无关连的科学发明带动。

  传媒面对的变化,阻力不在商业而是文化差异和政治制度。资讯的传递已再不是被国界所限制。每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制度的差距。譬如,以中文为共同文字语言的中国、香港、台湾三地,如何能够制作一个三个不同社会制度但语文共同的电视节目,而有同样普遍接受和欣赏程度?资讯不是产品。一个商标的饮品可以在不同角度享有同样的欢迎程度,但是一个电视节目并不容易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听或观众的共鸣。这是传媒与商业互通的焦点。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