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华人影视媒体的历史、科技与未来

2000-05-15

  由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在四月十九至廿一日假九龙塘浸会大学林护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会议邀请了美国、澳洲、英国、台湾、中国和香港本地的四十多位学者,一同探讨华人影视媒介,面与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之间关系的课题。本次会议的题目为:「千禧年之后:跨国华人影视媒体的历史、科技与未来」,共分为十四场专题报告,题目包括:否想复想跨国华人媒介的「中国性」、香港∕好莱坞、全球化语境的香港电影、跨国华人媒介的市场行销与发行、中国与台湾电影的当前课题、跨国华人媒介的概念与形构、跨国电视:身份与科技、女性与同志、流行文化:音乐与明星、跨国华语电视:性别、文化与接受、城市、历史研究等。这些题目涉及的范围广泛,但不空泛。论文报告者都针对其专擅的研究领域,提出对跨国华人媒介的分析与评估。每一场的专题报告并请来讲评员,对每一篇宣读的论文和专题的整体性作回应。

中文电影即世界电影

  在这个通讯全球化、快速化的年代,华人影视媒体已不单是华人社会的文化消费产物,更是跨国、跨文化交流网络的重要场域。远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来的著名电影学者大卫鲍威尔(David Bordwell),就这个「跨文化空间」的题目,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中文电影(Chinese films)无疑是中国性的,但它始终是电影,包含着电影具有的特点(如在特定的视、听模式下讲述故事,以求观众能充分了解剧情),因此一开始就是跨文化。鲍威尔教授的论点说到,中文电影一开始,就在世界电影的体系范围内运作。而从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看来,中文电影早已跳脱出中国性、中国观众等自我设限的论述与市场界限,跨进到全球不同国族、文化和语言的观众群。他更指出,电影可以达致跨文化的明显途径,是在视听认知的层面上去接触观众,让电影返回其原来的「爱现」状态。为证明他的论点,鲍教授还展示了许多幻灯片和电影片段作为例证,将香港、中国和台湾的电影分别放到电影史的脉路中。在现今以文化研究、认同政治、全球化等议题挂帅,学术研究愈趋同质化的情形下,鲍教授的演讲,提供在场观众,特别是大陆和香港本地的影视研究学者,一种新的(经验主义)视点。

跨国华人媒介的形构

  第一场专题报告:「否想复想跨国华人媒介的『中国性』」,由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的叶月瑜博士主持。他提到,跨国华人媒介的实践和研究中,「中国性」一直是最令中国学者感兴趣的问题。跨国主义在这个全球化的政经与文化网络中,无法避免,并使得眼前的问题变为,既然中文电影已步向世界电影的大银幕,它的中国性又是怎样的表达、演变、异化和伸延?跨国性的事实与霸权是否会,或已经,把中国性压抑下去?从这个脉络去理解跨国中文电影和中国性,再一次把中文电影与电影研究的历史连结起来,探讨文化本位或本土主义、东方主义等长久以来纠结电影生产与分析的理论框架。国际知名的中文电影学者和历史家如丘静美、倪震、裴开瑞(Chris Berry)、鲁晓鹏和张建德从不同的角度,如国族电影、中国电影理论的话语变迁、全球/在地身身份、便利公民(flexible citizenship)等议题发表论点。

  第二场专题报告:「跨国华人媒介的概念与形构」,由电影电视系的吴昊博士主持,请来著名的历史家和影评人罗卡先生和浸会大学的卓伯棠副教授,梳理香港电影的跨界史实,和香港电影数码化的道路。另外也有俄亥俄州大学的刘帼华副教授,讨论中国第六代导演作品在跨国领域的制作与发行。

全球化与中文电影电视

  会中最重要的,是有十多位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对两岸的电影和电视发展趋势发表意见。在跨国的氛围下,往前察看,诸如中国大陆的译制片、台语片与世界电影的相斥性、历史上好莱坞在台湾的势力等有关历史的问题。往后看,有关中国和台湾电影的逐渐向外拓展市场、生产合拍电影以开拓多元化的新路向,和中国电影内向化与外向化的辩证关系等问题。这当中也涉及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融合与冲突,还有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等。台湾电影开始了跨媒体整合行销,以求在好莱坞电影的霸势下,延续奄奄一息的本土制作业好莱坞势力的更形巩固,和国际电影风格的不断渗透,加上新的市场行销与发行策略,也影响着中文电影在亚洲内外的接受情况。这些都是在全球化的形构下,华语影视媒体已经发生,和将来还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大陆、香港和来自美国的报告,也显示出对跨国电视与在此脉络下,如何进行电视观众研究的重视。这些初步但发人深省的论文,希望对未来电视研究的蓬勃,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名电影学者大卫鲍尔就「跨文化空间」发表专题演说。

  对处理全球化这个问题,要以香港电影最为多面,也较受争议。数位学者忧心香港电影的前景,藉近年若干文化研究概念,如在地性、香港身份、好莱坞化、国际化、后殖民主义、散居等,为香港电影把脉。香港被吁为「东方好莱坞」,在中文,甚至是亚洲的电影市场,曾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香港电影中的「在地性」,似乎在近年来多位电影工作者纷纷被好莱坞吸纳的情形下,有了动摇。香港最为顶尖的演员,在不管是好莱坞,或者是第二电影欧洲艺术电影中,所扮演角色的身份,甚或他们自己本身的文化身份,都因着种族和文化差异,而变得更模糊、混杂。就连港产的流行文化,也逃不了美国化的浸淫,再次制造了中西文化的(势差?)交㶅点。如美国伊里诺利大学的Gateward博士便在街舞文化(Hip Hop Culture)中,找到了来自中国(黄飞鸿电影)的影响,展示了逆向的文化遭遇和对话。此外,在科技不断自我更新,以求取数目更多、速度更快的消费,媒介的行销在近年VCD消费中看到了第三世界的仿制,对第一世界科技做出的因应之道。英国伯明罕大学的研究生胡幸琦,对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盗版VCD,提出一种区域性的在地观察,认为是第三世界对第一世界高科技的游击战策略,成功地做出经济与科技的颠覆。

  与会学者对本次会议的回馈相当肯定,咸认为是一次真正的「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台湾、欧美、澳洲、和香港本地的学者和研究生,各自拥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族裔,和学术、专业背景。他们在此项活动中,一同探讨华人电影电视的跨国性等问题。这当中包括了经验丰富、地位超卓的学者,也有锋芒初露的研究生,各抒己见,并透过相互交流,对跨国华人媒介,做出众声喧哗、但不求一统天下的讨论。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国电影发展现况与问题

史文鸿
吴昊
陈嘉欣
2014-03-15